APP下载

门静脉主干内径在慢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18-02-10陈秀凤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9期
关键词:超声

陈秀凤

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在慢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分为3组,超声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比较组间门静脉主干内径检测结果。结果: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门静脉主干内径随着慢性肝炎的进展逐渐增宽。结论: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在慢性肝炎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门静脉主干内径;慢性肝炎;超声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病区,感染率5%~18%,慢性乙型肝炎随着病程进展可逐渐发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肝细胞免疫性溶解和肝脏组织纤维化是乙型肝炎主要发病机制。随着肝炎进展,慢性肝炎进入肝硬化阶段,肝脏组织纤维间隔沉着是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因此抗纤维化是推迟肝硬化、延缓肝硬化病情发展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所以,在慢性肝炎进展过程中,及时发现慢性肝炎的发展程度,成为传染科临床研究的热点。肝脏纤维胶原蛋白明显增加,可通过检测血清蛋白含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判断纤维化程。但超声检查通过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的变化,也可以间接判断慢性肝炎的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受试者共有90例,分为A组(正常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理纤维化SO~1)、B组(慢性肝炎组,病理纤维化为S2)、C组(早期肝硬化,病理纤维化≥S3,可见少量假小叶形成)。上述受试者年龄31~48岁,平均(39±5.7)岁,各组年龄及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本院门诊接受超声检查,由传染病专科医院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通过回访获得病理资料。

仪器与方法:GE彩超P6,腹部凸阵探头3.5~5 M。嘱受试者在安静、室温适宜的环境休息10 min以上,平静呼吸,平卧位检查,必要时左侧卧位。测量标准切面:以右肋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测量位置距第一肝门1~2 cm处门静脉主干,测量门脉主干内径,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部分显示切面欠佳者可饮水500 mL。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先对三组数据进行单样本正态性检验,再将A组与B组、B组与C组进行组间方差齐性检验及组间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门静脉主干内径在健康组(A组)、慢性肝炎组(B组)、早期肝硬化组(C组)3组中逐渐增大,见表1。

门静脉主干内径组间方差齐性检验结果:A组与B组检验,F=0.006,P=0.936>0.05,具备方差齐性。B组与c组,F=1.603,P=0.211>0.05,具备方差齐性,见表2。

讨论

肝脏组织纤维化多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进而发生胶原纤维增生,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而形成一。在慢性肝炎早期,肝细胞周围形成网状纤维化,形成胶原纤维,取代肝脏实质细胞,纤维化进展到纤维间隔形成,最终形成假小叶,纤维化最终阶段是发展成弥漫型结节性肝硬化。

本文A组30例受试者仅有汇管区轻微炎症,纤维化SO~1,无肝功能异常的发病史,这些情况对肝脏门静脉血流无明显影响,门静脉主干内径无明显增宽的改变。B组30例受试者汇管区炎症重,炎症范围增大,组织纤维化程度均为S2,部分伴有中度碎屑壞死,桥接样坏死广泛,累及少数小叶,并见纤维间隔沉着,但小叶结构基本完整(未形成假小叶)。C组受试者反复慢性炎症,导致汇管区纤维化、肝窦毛血管化等改变,由此形成窦前性、窦性阻塞及窦后性门脉压力增高,这些因素是门静脉主干增宽病理基础。

肝脏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有效控制肝脏纤维化的发展,才能防止肝硬化发生。因此抗纤维化治疗在逆转纤维化、阻止及延缓肝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传染科医生选择抗纤维化治疗时机和评价疗效及调整用药,主要依据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目前超声在肝脏纤维化方面检查,主要做定性诊断,肝硬化特征性的声像表现:肝脏萎缩,肝尾状叶增大,尾状叶与肝右叶横径比>0.65,尾状叶与肝左叶前后径比值≥0.5。这主要是失代偿期声像图,不利于选择最佳的抗纤维治疗时机。

门静脉压力由肝内阻力和门静脉血流所形成,改变肝内的血管阻力和门静脉血流会影响门静脉高压的进展,肝内阻力增加是血管收缩和纤维化的结果,可见肝脏纤维化促进门静脉压力的增加。目前认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主要依赖于门静脉阻力增加和门静脉血流量增加,阻力增加是门静脉高压发生的始动因子,而血流量的增加又维持和加剧门静脉高压,进而并发门静脉高压相关的全身症状。

很多研究证实门静脉内径增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门静脉高压程度。随着门静脉压力的增高,门静脉主干内径也随之增宽。门脉主干内径≥1.25 cm作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标准,而门脉主干内径≥1.20 cm则是门静脉高压症存在的依据。

综上所述,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程度与肝内血流阻力及门静脉压力呈正比,肝脏组织纤维化是构成肝内血流阻力增高和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主要机制。因此,门静脉内径增宽在慢性肝炎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