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6例临床体会

2018-02-10王寿兰刘超刘方铭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9期
关键词:针刺

王寿兰+刘超+刘方铭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6例,采用针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针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刺;早期康复训练;格林巴利综合征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可能与感染和免疫机制有关的急性或亚急性特发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发病前2周可出现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也有患者有疫苗接种史。症状表现为四肢肌肉瘫痪,伴有四肢手套、袜套样感觉异常或障碍,少数以颅神经受累为首发症状,严重者累及呼吸肌。確诊需要行腰穿脑脊液化验,蛋白细胞分离是本病特征性现象,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NCV)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F波和H反射异常在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病程中出现较早且很常见,异常率97%,是其诊断的高度特异且敏感度较高指标。

资料与方法

收治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患者16例,年龄56~68岁,男6例,女10例,均起病急骤,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无疫苗预防接种史,以突发一侧肢体运动无力,发展到四肢、躯干肌的对称性运动障碍,末梢感觉障碍。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困难,急行气管切开,重症监护室对症支持治疗。脑脊液检查见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电图检查提示周围神经损害,符合1993年中华神经杂志编委提出的格林一巴利综合征诊断标准,经神经内科综合救治,病情稳定后来我院康复医学科综合治疗。

16例患者治疗前临床评价均为四肢麻木、无力;四肢肌张力低下;双上肢肌力近端O级,远端0级,双下肢肌力0~1级;双肘、膝远端痛觉减退;双侧腱反射(+),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无法完成,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双霍夫曼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坐位平衡O级,站位平衡O级;Holden步行能力0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20~30分。日常生活能力极严重功能缺陷。极严重社会功能缺陷。中医诊断:痿证,气血亏虚型。

治疗:①针刺:a.点刺:颈胸腰夹脊穴,督脉、百会、大椎、神道、至阳、身柱、脊中、命门;点刺极泉、委中,要求针感传导,使上肢、下肢分别抽动3次,达“气至病所”,通络之目的。b.针刺: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双侧取穴);1次/d,留针40 min,每10min行提插捻转手法1次。1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 d,共4个疗程。②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物理疗法。a.运动疗法:加强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耐力训练,平衡训练。从减重位到抗重力位,再到渐进抗阻力运动,从简单到复杂。康复训练中,粗大动作的训练顺序:翻身一坐起一床上移动一长坐位一床边坐起一端坐位一站起一站立位保持一站立位动态平衡一迈步一行走一上下台阶。b.作业疗法:捡木钉、磨砂板、滚筒等改善肩、肘、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强度逐渐增加,提高上肢肌力及手指精细功能。c.物理治疗:肌肉反馈低频脉冲电刺激,诱发肌肉主动收缩。1次/d,每次40min。1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 d,4个疗程结束后评估。③康复护理: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是关键。吞咽肌及呼吸肌受累时咳嗽无力,排痰不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咳嗽训练;加强瘫痪肢体护理,功能位摆放,手位置高于肩部,防止重力性肿胀。

疗效评定标准:①肌力评定:采用徒手肌力测定,Lovett6级分级进行评价,即0级、1级、2级、3级、4级、5级,检查肌力情况。②坐位平衡、站位平衡、Holden步行能力分级。③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16例患者治疗4个疗程结束时,肌力、平衡、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见表1。

患者肩、肘、腕、髋、膝关节活动正常,手指伸展力稍差,上肢扶助行架可站立,缓慢挪步行走,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

疗程结束后3个月电话随访,患者均可自行缓慢上下楼梯,日常生活基本自理,能处理简单家务。

讨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中医“痿证”范畴,由于肝肾气阴不足或邪热伤津耗气,致筋脉失养。气血不荣,阴精不充,筋脉、肌骨失养、肢体不能随意为用。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病变主要在神经根、脊神经根节和周围神经,以假性脱髓鞘病变为主,但受损的周围神经髓鞘具备再生能力。在急性期尽早康复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针灸治疗可振发阳气,濡养筋脉。华佗夹脊穴,内夹督脉,外邻足太阳膀胱经,调五脏之精气,通百脉。①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可调节阳经气血,是“阳脉之海”。其脉入髓,上达清阳之窍,下及元气之根,统摄周身之阳气。②夹脊穴:《素问·缪刺论》:“从项数脊椎夹背,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疳立已。”刺法:采用28号毫针(1.5~2)寸,对所选穴位局部行常规消毒。针尖向椎体方向稍偏。与皮肤呈45°快速进针。手法以提插为主。得气后施行补泻,出针。“针灸之道在于调整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针刺夹脊穴可激发肌体的抗病能力。现代解剖观察到夹脊穴每穴附近均有脊神经后支通行,在穴位点刺可引起针感传导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③百会穴又称三阳五会,为百脉聚会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气在头者,止之于脑”,对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重要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针刺百会、前顶、四神聪等穴,对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改善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④大椎穴: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针刺大椎穴,可振奋督脉之气,使阳气上达清窍以养神,布达四肢以养筋。⑤神道:神,天之气也。道,通道也。本穴为灵台穴传来的阳气,在上行至本穴的过程中,由天之上部冷降至天之下部并循督脉的固有通道而行,有壮阳益气之功。⑥《素问·痿论》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选阳明经之腧穴以疏调阳明之经气,有健脾和胃、濡养筋脉之功。

早期介入系统科学康复训练,强调腹式呼吸训练、咳嗽训练的重要性;强化核心肌群肌力训练,尽快建立平衡,有效避免长期制动造成的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僵硬。早期康复介入能更好地促进运动功能恢复,使患者回归家庭。endprint

猜你喜欢

针刺
调神宁心针刺法治疗静脉滴注后呃逆验案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1则
独取“内关”针刺临床验案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针刺治疗踝部扭伤136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