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10滕如萍

乡村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水景造景水面

滕如萍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水生植物的类别多种多样,总体来看都要傍水而生,水中、沼泽地、岸边潮湿土壤等多种水体环境都适宜其生长发育。对于园林而言,水景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将水融入园林的规划布局中,故而水生植物的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1 水生植物在水景建设中的作用

对水生植物的应用涉及多个方面,但主要用于水表面的景观建设。在观赏园林景观时,人眼的视线通常要高于水面的景观建设,这使得水表面的景观设计与岸边景观设计相辅相成,水表面和岸边的景观设计又会在水中形成倒影,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由此得到大大提升。

水生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使得水景内的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丰富了生态多样性。在光合作用下,水生植物可以实现水下的气体交换,使得水中拥有较高的含氧量。与此同时,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水生植物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此,有些种类的水生植物能够丰富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提升土壤肥力。

因此,在设计水景的过程中合理配置水生植物,无论在提升整个园林景观的艺术观赏性方面,还是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持物种多样性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2 水生植物造景原则

2.1 在习性上与水体环境相适应

首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要遵从适地适树的原则。因此,在进行水景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适宜在此种植的水生植物种类。其次,在进行水生植物群落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水体的底质因素,如淤泥质、泥沙质与砾石质等不同类别的底质上,水生植物群落的配置应有所不同。研究表明,淤泥质适合大部分水生植物生长,泥沙质适合生长的水生植物相对较少,而砾质和石质适合生长的水生植物更是寥寥无几[1]。另外,水体质量和水位高低对水生植物能否正常生长也起着关键作用。

当然,植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水环境对水生植物的种类起选择作用的同时,水生植物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且绝大部分水生植物对水质都发挥着改善作用。水生植物能汲取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净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天然的净化器[2]。大多数水生植物会将水中过量的营养物质全部收为己用,因此,水生植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体的营养含量,从而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趋势。部分水生植物拥有将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自己的导管运输到水体中的能力,而水中的微生物就可以利用被运输来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

不同的水生植物对水体环境的适应性和影响有所不同,所以污染程度不同的水体所选择的水生植物类型也不尽相同。观赏型水生植物主要应用于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体,而浮萍、睡莲、水葫芦、水葱、水花生和菹草等植物则多用于受到混合型污染的水体。只有做到因地适宜地设计水景,水体与水生植物方能和谐共存。

2.2 在美学上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水生植物是联系水体与周围环境的重要途径,园林中建筑、山石与水体的相互映衬少不了水生植物的协调。因此在种植水生植物时,层次理论就成为造景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无论是驳岸处的种植层次,还是整个水面空间的层次,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水生植物配置位置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湖边置亭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建筑的线条通常直硬,而水生植物却拥有一种充满生机的活力,其线条柔美而顺滑、色彩明艳而多变,其风姿更是绰绰风华,水生植物与水边建筑二者刚柔并济、相辅相成,使观赏者感到和谐自然、心旷神怡。在传统园林的设计中,为了能够增添与自然的和谐感,驳岸的材料通常选取天然山石,将水的设计融入其中,从而形成“山池”之景,而被安放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则作为一种充满灵动的过渡,将山、水、植物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 水生植物的配置模式

水面的类型不同决定了其植物搭配方式的不同,这样才能营造出适宜自身、和谐且富有美学效果的景观。

一方面,水生植物在占地面积不大的水面环境中占比不高,所以水生植物的配置需要注重细节,通常对水生植物的形态要求较高,所以睡莲、萍蓬草等就成了常见的选择;另一方面,若是水面占地面积相对较广,则可以配置大型水面花卉,如荷花等。当水面面积足够大时,可以选择的水生植物种类随之增多,配置方式也随之变得更复杂多样,在不违背水生植物本身特性的情况下,通常按照挺水植物—浮叶、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的层次进行配置,从而形成高低错落、动态有致、壮阔恢弘且富有韵律的水生植物景观[3]。

4 水生植物应用现存问题及改进措施

现今在进行水生植物的应用选择时,局限于常见的植物种类,如荷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旱伞草等,应用类型较为单一,导致水生植物的优化应用配置受到制约[4]。另外,对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不够了解,在水生植物的种植及后期养护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与此同时,在造景过程中更要意识到有些水生植物繁殖能力很强,如果仅仅为了一时的观赏效果而大片种植,不采取防范措施,最终会影响整体景观效果,而且会破坏周围的生态平衡。

因此,为改变水生植物的应用现状,除了引进优良品种之外,也应注重对野生植物的开发。将水生植物引入园林景观中,在符合配置要求的前提下,更要注重新意,遵循上述水生植物设计原则,按需配置。

5 结语

现今,园林设计师对于水景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于水景的开发设计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在设计中应将设计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优化植物配置形式,以确保将水生植物的实际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水景造景水面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水黾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创造足以乱真的水面反光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