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十九大精神对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指引作用

2018-02-10陈敦山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藏发展

陈敦山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在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报告。整篇报告高屋建瓴、主题鲜明、内涵深刻、思想深邃,闪耀着伟大的无产阶级理论光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十九大报告在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提出了八个明确以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十四条基本方略。在讲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六条举措。同时,报告中还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些重要内容明确宣示了我们今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对全国未来的发展意义深远。当前,全国各地及全国各族人民正在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十九大精神凝聚力量、指引航向。对于西藏自治区来说,全区上下、全区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意义重大。在新时代背景下,全区各族人民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将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与长治久安。

一、以十九大精神指导西藏扶贫工作,打赢西藏脱贫攻坚战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西藏由于高寒缺氧、土地贫瘠、草场沙化退化、自然灾害频发、农牧业生产条件差,致贫因素交织叠加,致使西藏贫困问题比较突出。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自治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面临点多面广、基础薄弱等严峻挑战。国务院扶贫办批准的2015年西藏新一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59万人,2016年减贫人口14.7万人[2],2017年又实现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705个贫困村退出,25个贫困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条件。[3]但是毕竟西藏贫困面广、贫困人口比例高,脱贫工作任重道远。在西藏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的背景下,十九大的召开给西藏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脱贫的工作原则,并且明确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党中央在十九大上的庄严承诺,让西藏各族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更加坚定了西藏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西藏今后实施精准脱贫应在如下方面努力:其一,充分发挥现有全国各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各地市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对口支援的资金和人才集中地汇聚于扶贫领域,特别是聚焦于相应对口支援地市的贫困县、乡、村。其二,自治区应努力加大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思想观念的帮扶力度,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转变贫困农牧民群众“等、靠、要”思想观念,将被动受政府帮助、外力支援与贫困群众主动自力更生相结合以推动脱贫工作。其三,自治区应根据贫困地区和贫苦户实际情况,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扶产兴业抓脱贫;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易地搬迁抓脱贫;教育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推进教育扶贫。

二、以十九大精神指导西藏农牧区快速发展,推动西藏乡村振兴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内容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新的重大举措,他讲到“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有土地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八分之一。西藏自治区人口较少,现有人口320多万。整个西藏人口分布较为分散,除了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那曲市、昌都市、林芝市和阿里地区所在地噶尔县等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外,另外还有数十个县的县城人口相对较为集中,西藏自治区的其余人口都散布在西藏广大的农牧区。由于西藏城镇缺乏产业聚集功能,导致西藏城镇化速度缓慢,城镇化率滞后于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农牧民居住分散,西藏广大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而发挥社会效益低,难以根本改变西藏农牧民生产生活现状。再加之,西藏高寒缺氧、土地贫瘠、草场沙化退化严重、农牧业生产条件极差;农牧民市场经济意识不足,靠天养畜,靠天吃饭,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不强,即使有少数农牧民想外出务工却因缺乏技能难以成行。另外,西藏自然灾害非常频繁,特别是雪灾已经成为影响西藏农牧业生产的最主要灾害性因素,除了雪灾之外,还有旱灾、毒草、鼠灾、虫灾、风灾等灾害影响着农牧业。仅鼠害就造成大约333.5万公顷的草场减产15%-50%[4]。从以上分析,整个西藏广大农牧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制约因素多,造成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缓慢,农牧民增产增收渠道有限,农牧民贫困面较大,导致西藏的“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优先发展,而且对支持农村优先发展提出了详尽具体的举措,这对“三农”问题突出的西藏自治区来说是个福音。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加快西藏农牧区发展速度,通过推动西藏农牧区乡村振兴,有效解决西藏的“三农”问题。

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西藏实施乡村振兴要创新思路。其一,对于交通便利、景色优美、资源禀赋优越的乡村支持建设特色小镇的模式,推动这些条件比较好的乡村率先发展,起到示范效应。其二,对于纯农业、半农半牧业、纯牧业不同类型的乡村,根据不同乡村实际情况努力推动土地、牧场流转,促进农牧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推进剩余劳动力从土地、牧场上解放出来进城务工,全面提高乡村农牧民实际收入。其三,对于适合发展传统手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蔬菜大棚种植业等特色产业的乡村,努力推动其发展乡村产业。通过各种适合不同乡村发展的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西藏广大农牧区得以顺利实施。

三、以十九大精神指导西藏协调发展,推动西藏与其他省市协调发展及西藏各地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发展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就西藏来说,西藏自治区经济连续快速发展,在2016年底时西藏经济发展连续保持了24年的两位数增长[5]。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了自治区2017年经济发展数据,2017年GDP增速达10%,增速在全国省市自治区中位居前列,仅次于贵州省,这样一来,西藏经济发展连续保持了25年的两位数增长,可以说成绩辉煌。但是,我们同时还要看到全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南沿海经济发展速度快,整体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水平高,东南沿海有些地方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全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上还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西藏自治区的农牧民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大一部分农牧民尚处于贫困线以下。而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西藏自治区各市县之间发展不平衡、城镇与农牧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如果不能得到根本改变,将会影响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会严重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1]中央提出的这一战略,将对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对于缩小西藏与祖国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西藏各地市经济发展差距,以及缩小西藏城镇与农牧区经济发展差距都具有重大指导作用。一方面,国家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推动像西藏这样的集中连片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西藏自治区会按照十九大精神从顶层设计、制度安排方面努力促进全区各地协调发展,而且处于落后状态的市县及人民群众也会受十九大精神鼓舞主动奋力追赶以谋求与其他市县协调发展。因此,可以期待,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西藏经济将实现协调发展,未来必将推动西藏与祖国内地其他省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西藏各地市以及西藏城镇与农牧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推动西藏与其他省市协调发展以及西藏各地协调发展。一方面,西藏自治区应借十九大精神东风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南亚大通道建设等重大国家政策和战略在西藏落地开花结果,争取国家资金在西藏重大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的支持,促进西藏快速发展,缩小西藏与全国其他省市发展差距,促进西藏与全国其他省市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西藏自治区应根据各地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产业布局、资金分配、政策调控等方面照顾相对落后地市,促进西藏相对落后地市实施追赶超越,以实现西藏全区各地市协调发展。

四、以十九大精神指导西藏意识形态工作,切实维护西藏意识形态安全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我国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45%。除藏族外,西藏自治区还居住有门巴族、珞巴族、汉族、回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等民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等。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居住、生活在青藏高原上,长期历史发展形成了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民族团结关系,“和睦、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自从十四世达赖及旧噶厦政府反动上层叛逃以后,达赖分裂集团就开始对西藏和谐的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耍两面派,蓄意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隔阂。西方敌对势力乘机把达赖分裂集团当作其对抗、遏制中国的一颗棋子,大打“西藏独立”牌,恶意以“西藏人权问题”、“西藏文化毁灭”、“西藏没有宗教自由”、“西藏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汉人向西藏移民抢了藏族自然资源和工作饭碗”等子虚乌有的问题挑起藏汉民族之间矛盾,制造民族心理隔阂。而且,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加紧实施“和平演变”,在渗透策略方面有了新变化,借助互联网这一全球文化传播媒介持久地传播西方的价值观。一直以来,国外敌对势力力图把我国民族地区作为其分裂渗透的突破口[6]。而且,国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渗透的重点对象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尤其是西藏青少年。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与现实状况致使西藏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明确讲到“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十九大精神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具体措施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现实可操作性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面对的意识形态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涉藏意识形态压力极大。西藏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主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能很好地维护西藏意识形态安全,确保西藏长治久安。

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维护西藏意识形态安全要多管齐下:其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各族人民头脑。其二,促进西藏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讲究文明的新风尚。其三,在西藏全社会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四,加强网络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其五,以敢于亮剑的态度和气魄加大对反动信息及各种不良言论查处力度,惩处危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各种违法案件。

五、以十九大精神指导西藏反分裂斗争,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引起了西方敌对势力的嫉妒和恐慌心理,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分化”我国来遏制中国发展。近年来,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直接通过军事手段“分化”我国的图谋难以奏效,其实施“分化”我国的图谋时,第一种途径是通过直接派遣间谍在我国刺探情报,实施破坏活动;第二种途径是通过直接向我国输入反动分裂思想意识,企图在我国推行“颜色革命”;第三种途径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我国培植西方文化、西方“民主”政治代言人,以温水煮青蛙式的渐进模式在我国实施“分化”企图;第四种途径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我国境内外扶持分裂分子实施分裂中国的阴谋活动。近年来,受西方敌对势力的挑唆、撑腰,几股分裂势力蠢蠢欲动,以热比娅为首的“疆独”分裂势力、以李登辉、陈水扁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以香港“占中”事件狂热分子为代表的“港独”分裂势力和以达赖分裂集团为代表的“藏独”分裂势力对我国的分裂活动最为明显,他们甚至相互勾连、沆瀣一气,共同向我国发难。特别是十四世达赖与旧噶厦政府反动上层叛逃境外后,始终从事着分裂祖国的活动。达赖分裂集团实施武力的、非武力的分裂活动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甚至梦想将包括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藏区在内分布有广大藏族同胞的大片国土分裂出去,提出所谓“大藏区”、“建立享有比香港、澳门更高自治权的特区”,变换手法企图分裂祖国。面对达赖分裂集团分裂祖国的企图,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十九大精神指导西藏反分裂斗争非常迫切。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坚定而铿锵有力地讲到“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1]十九大报告当中关于反分裂斗争的这一段讲话内容是对各类分裂分子的严正警告,也是对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总动员,是对全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正义力量的精神鼓舞。因此,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必定能够挫败达赖分裂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切实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西藏反分裂斗争应该从如下方面加强:其一,在西藏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努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切身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美好,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夯实反分裂斗争的群众基础。其二,在全区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族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三,通过外交途径在国际社会同以十四世达赖为首的分裂集团进行坚决斗争,挤压十四世达赖披着宗教外衣在国际社会窜访活动空间。其四,严防西方敌对势力和达赖分裂集团分裂反动思想向我国境内渗透,对于境内少数策应达赖分裂集团的分裂分子实施严厉打击。

六、以十九大精神指导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建设美丽西藏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世界屋脊”,而且又有“亚洲水塔”的美誉,是全国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且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西藏水资源、草场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动物资源都很丰富。西藏各种丰富资源能够为我国乃至整个人类造福,前提是西藏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生态环境良好。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资源禀赋,要求西藏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就指出: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中央又进一步强调了对西藏的“两屏四地”的战略定位,可见其中的“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个定位对于西藏以及全国来说多么重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讲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1]而且他还强调要“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上相关内容是十九大报告对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精神。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它的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抗干扰能力较低的特点,一旦遭到破坏后,则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恢复。由于青藏高原还处在不断抬升的过程中,加之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的雪线上升、冰川退缩、湖泊干涸等使西藏这块土地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面临着日趋恶化的严峻形势[7]。近年来西藏有些草场由于过度放牧而出现沙化、荒漠化等问题,甚至有昧良心的私营老板铤而走险非法采矿破坏自然环境等问题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对西藏生态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今后西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以十九大精神指引西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西藏,确保西藏这片广袤大地真正成为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切实推进美丽西藏建设,首先在西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使全区各族人民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其次,西藏各级政府应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地质灾害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措施。再次,西藏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引导人民群众选择适宜的脱贫致富门道,防止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破坏生态。通过合理规划,扎实工作和各族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美丽西藏建设必成现实。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刘洪明,赵东东.西藏“1+N”政策体系力挺脱贫攻坚[N].经济参考报,2017-05-18.

[3]齐扎拉.2018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N].西藏日报,2018-02-10.

[4]李继刚.西藏农牧民脆弱性贫困与减贫政策[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6(2).

[5]王军,黄兴.西藏经济连续2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生产总值达1148亿[EB/OL].新华网: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6_12_31_387096.shtml.

[6]张浩.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障碍及对策[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7(3).

[7]狄方耀.西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迫切性、措施与机制问题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西藏发展
都是西藏的“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们一起去西藏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西藏:存在与虚无
西藏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