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减贫:成效、问题与策略
——基于西南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实地考察

2018-02-10王俊程胡红霞

关键词:贫困户

王俊程,胡红霞

(1.云南师范大学 精准扶贫评估与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减贫成效

1986年至今,我国先后确立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592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680个,扣除交叉后共有832个贫困县[1]。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和质量快速提升。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 899万减少至2017年末的3 046万,累计减少6 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2017年末的3.1%,累计下降7.1个百分点。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377元,扣除价格因素,2013年至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4%,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2]。

2017年2月江西省井冈山市、河南省兰考县,经评估检查符合脱贫退出条件和标准,由省级政府批准退出。2017年11月河北省望都县、海兴县、南皮县,江西省吉安县,河南省滑县,重庆市万州区、黔江区、武隆区、丰都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四川省南部县、广安区,贵州省赤水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昌都市卡若区、林芝市巴宜区、山南市乃东区、日喀则市亚东县,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同德县、都兰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民丰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托里县、青河县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省级政府批准退出[3]。这2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是1986年国家设定贫困县31年来中国扶贫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贫困县数量的净减少。在2017年申请退出的125个县中,第一批40个贫困县均达到脱贫摘帽条件[4],第二批85个县专项评估检查情况将于近期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建立了脱贫攻坚的制度体系,包括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保障[5]。这些顶层设计和实践安排推动了包括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资金项目管理、分类施策、第三方评估等重点工作有序进行,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二、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特殊问题

目前,我国尚未脱贫的679个县大部分集中在边疆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末云南88个贫困县有贫困人口279万、广西28个贫困县有贫困人口246万、西藏74个贫困县有贫困人口33万,上述3个西南边疆省区2017年末乡村总人口527 4.1万,占全国乡村人口的9.15%,但贫困人口尚有558万,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例高达18.32%[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改革开放40年 云岭扶贫铸辉煌,http://www.dczd.yn.gov.cn/gjdczd/3315775225651527680/20180913/132341.html;广西财政网.广西财政下达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1.32亿元 助力24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攻坚,http://www.gxcz.gov.cn/gxzzzzqczt/gzdt/jgdt/201805/t20180514_77928.html;中共中央统战部.西藏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破万元,http://www.zytzb.gov.cn/szjjfz/254351.jhtml;光明日报网.2017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46万人,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2/02/nw.D110000gmrb_20180202_6-01.htm等。,脱贫攻坚任务和压力可见一斑。更复杂的是这些贫困县大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教育滞后,干部群众观念落后、素质偏低,历史欠债多,部分沿边跨境地区因婚、因毒、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这些地区成为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基础设施的制约

两年多来,笔者参与了近20个西南边疆民族县的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工作,评估发现目前还未脱贫的县区自然地理环境都相对恶劣。从地质和土壤看,这些贫困县区大都有山高坡陡、河多谷深,山区多、坝区少,山地多、水田少,人均耕地少、土地贫瘠等一种或多种特征[7]。一些地区干旱缺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崎岖、通达率低、运载能力差、运输成本高、相关物产资源变现难等问题使这些地区陷入恶性循环,个别边远村寨处于山腰或山头,因地势陡峭无法使用农机具。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立体气候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这些地区的真实写照,在坝区可能气候宜人,一年两熟,农作物品种较多,在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则仅能一年一熟,作物品种单一。云南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贵州92.5%的面积为山地、丘陵,盆地(坝子)仅占3%。贫困发生率高的地区大都在山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丘北县、富宁县,红河州金平县、绿春县,临沧市的耿马县、双江县,德宏州芒市、陇川县,普洱市的西盟县均有这样的典型地区。即便在县政府驻地的乡镇,仍然有不宜人居的村寨,一些村寨甚至难以找到建设运动场和安居房的连片平地。这些地区因为无法集中连片开发,加之受地质、土质、气候制约,农作物品种单一、亩产低,农民增收渠道有限,不仅贫困发生率高,脱贫致富的难度也较其他地区更大。为确保脱贫质量,在贫困县整体退出时,产业发展和贫困户持续增收能力被列入重要考核指标,但一些地区因客观条件制约,确实不具备规模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主要脱贫手段是鼓励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短期看这是最有效的手段,只要一户有一人相对稳定在外务工,脱贫出列标准大多能达到,但仅靠向城市转移劳动力脱贫致富不具有可持续性,不符合农业大国的国情,仍属于短期脱贫致富的手段,存在转移农村矛盾的风险,不是有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最佳途径。

(二)住房改造难度大、安全隐患多

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安居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力度,但目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危房农户占比仍然较高。究其原因,一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历史欠债多、改建成本高,即使各地政府竭尽全力推进,但截至目前仍然大面积存在C/D级危房[注]按住建部门标准,A级、B级住房为安全稳固住房,C级、D级为危房,若建档立卡户的住房是C级或D级,则不能申请退出贫困。。我们在至少6个县发现为数不少的贫困户、非贫困户住房是石头垒成的墙体,这类住房虽能遮风挡雨、结构完整,但抗震性能不达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二是民族习俗或气候因素所致,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相当比例的农户住在木柱承重、竹篱笆围挡、透风的竹木结构住房和墙抬梁住房中,据说因为砖房不透风,有些农户不愿搬进政府援建的砖混结构住房。这类住房比例太高,整体改建难度极大,部分地区尊重民俗,将这类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房定为B级,显然认定标准偏低,由此导致定级整体系统风险偏高。三是因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县均有需要易地搬迁的村寨,但搬入点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主要靠转移劳动力增收致富。一些老人户、不具备务工能力的农户在搬迁时较为被动,甚至迟迟不搬,于是在拟搬出点几乎都会出现放弃对老宅修缮以致仍住危房的农户。四是一部分非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隐患远比建档立卡户大,有一些是边缘贫困户,按政策不符合纳入建档立卡户,在政府的有限条件支持下确实暂不具备改造住房的经济能力;另有一部分农户自己具备改造住房的经济能力和相关条件,但看到建档立卡户改善住房的帮扶力度远大于非建档立卡户,受争贫比穷不正之风的影响,期待下一轮贫困对象动态调整时能获得更多的帮扶和投入,于是一直观望,不愿改建住房。

(三)群众文化素质偏低与教育发展滞后叠加效应明显

事实证明,无论自然条件多恶劣、多艰苦,拥有知识和技能的群众总能先富起来,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反之,即便在城镇周边,没受过教育尤其是“等靠要”思想严重的群众,仍然可能一穷二白。观念落后、技能缺失、增收致富和发展能力不足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而观念落后、技能缺失的深层原因则是长期教育发展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导致群众受教育程度低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因山区占主体、区域差距大、民族众多、居住分散、经济基础薄弱等历史和现实原因使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极为稀缺,一些地区陷入“教育发展滞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偏低→群众不重视教育→知识技能匮乏→区域人才匮乏→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教育发展滞后”恶性循环的怪圈。总体上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就学保障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因经济原因辍学的孩子,自身厌学或是身体原因无法完成学业的孩子也较为少见,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有极大改观,但中小学撤点并校后绝大部分自然村无教学点,一些行政村也无完全小学。调查发现,云南省昭通市、文山州、德宏州,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尼木县、林周县、曲水县、丁青县均有部分边远村寨的低年级学生需要步行数小时上学的情况。因为长途跋涉,教学质量和安全受到极大挑战,云南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的“冰花男孩”只是贫困地区儿童上学远、上学难的一个缩影。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子女协调到县城乃至更好的学校就读,于是农村生源和师资状况处于恶性循环,城乡教育资源和质量差距越来越大,“世代农民”的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在沿边跨境地区,一些边民听不懂普通话。在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过程中还发现,有一些20岁左右不识字的人,在抽调过的上万户建档立卡户中,没有一户家庭有大学生(若将有公职人员的家庭纳入则是典型的错评[注]精准扶贫专用词语,将不该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村家庭纳入建档立卡户进行帮扶简称错评。),有6户家庭成员上过高中或职高还是2014年基层工作人员理解政策偏差而纳入建档立卡户的[注]2014年左右,部分地区将有一定扶持基础、不是该村最贫困的农户列为建档立卡户,村中个别最贫困的农户因为“无力脱贫、无业可帮”当时未纳入建档立卡户。这类最底层的贫困户在2015年和2016年按政策属于纳入的备选对象。,在2016年前就已脱贫。事实证明,受教育程度与贫困发生率呈负相关趋势,农村教育缺失和城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一是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求上进、好逸恶劳、得过且过,争贫比穷,脱贫意愿不强,缺乏致富的内生动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科学文化素质低,脱贫无路、致富无门。如有的地方政府为支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给贫困户发放猪仔和羊羔,但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的贫困户因缺乏常识、技术和责任心致牲畜死亡。调研发现,一些贫困地区出现越穷越悠闲的现象,如有贫困户壮汉上午10点多调查员入户时尚未起床。更严重的是因群众受教育不足,缺乏健康意识和社会公德进而害人害己,如有些养猪户用激素含量高的劣质饲料,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甚至还在猪饲料中添加安眠药,以达到促睡催膘的目的。种植户在给蔬菜、果树喷洒农药时,一些农户只追求效果和低价而选择高毒性和残效期长的劣质农药。

(四)扶贫干部素质与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历史和区域差异,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因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急需高能、高效干部队伍。但是教育发展滞后、在职培训资源不足导致西南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干部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精准、高效、高强度的脱贫攻坚工作。一些领导干部缺乏站位意识和审时度势的能力,工作不实或按部就班成为习惯,缺乏规划意识和领导才能,对精准扶贫缺乏系统研究和思考,决策失误或政策朝令夕改使一线扶贫人员不知所措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县急于脱贫、急于出政绩,主要脱贫手段就是注入产业资金、大力推广一年就可见效的短平快项目,于是给农户发猪、牛、鸡、羊或鼓励种植蔬菜,更有未经科学研判就盲目种植药材的。因培训培养体系不健全,贫困户能力素质未得到同步提升,违背脱贫致富基本规律,广种薄收或病灾绝收等情况频发。一些地区虽略有成效,但传统种养殖项目相对优势不足,当大面积推广粗放项目时又会出现局部过剩或供需不平衡现象。某些扶贫人员理解政策和文件精神存在偏差或教条,如某地文件中要求“非建档立卡农业户籍农村常住人口,2016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2 952元,且满足(1)实际居住C级、D级危房且自身无力改造;(2)家庭因病致贫,且成员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家庭适龄成员因贫辍学或家庭因学致贫中任意一条的按程序纳入贫困对象管理”。实践中发现个别干部缺乏综合研判意识,把人均纯收入2 952元认定为必要条件,于是出现将收入勉强达标,但因病、因灾、因学致贫,无力改善住房的贫困户漏评[注]漏评为精准扶贫专用词语,指因各种原因将本该纳入建档立卡户管理的农户遗漏在外,进而无法按政策对贫困户开展系统帮扶的缺位行为。的情况。更严重的是精通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严重匮乏。这方面领导干部尤为突出,很多领导习惯动口不动手,认为技术是年轻人的专利,于是借故不参加技术培训。事实上,当前各部门重复采集信息、数据鸿沟及扶贫干部加班严重的最主要原因与领导干部缺乏信息意识和大数据常识不无关系。也正因为领导干部缺乏对技术带来高能、高效的了解,贫困地区对一线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才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调研发现,很多扶贫干部不会使用VLOOKUP函数进行转移性收入的批量匹配,更不会使用数据透视进行分类统计,对批量处理必用的“邮件合并”技术也很陌生,计算机技术缺失导致关键性资料缺位和忙乱现象。因高等教育盲区多、在职培训机会不足和自身学习探索不够,贫困地区基层干部计算机网络技术缺失非常严重。

(五)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调查发现,只要是农村基层干部得力的地方,不管是群众工作还是产业发展都做得比较扎实。凡是贫困户漏评率、错退[注]将尚未达到脱贫条件的建档立卡户提前脱贫的简称。率、错评率高和脱贫群众认可度低的村寨,无一例外都是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基层干部不得力的村寨。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但在贫困面广的地区,行政村、自然村干部胜任力有待加强,于是,几乎在所有贫困村都派驻了工作队。因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大部分贫困村居住分散、信息闭塞,农民普遍有“财不外露”的习惯,加之瞒报财产和收入对自身有利等原因,贫困户识别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甚至家庭发展历程,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具体工作仍离不开行政村和自然村干部。因为体制机制和经费短缺等原因,目前西南边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待遇普遍偏低,虽多方积极争取但始终未能有效解决。此外,按政策凡是村三委以上干部家庭均不得纳入建档立卡户,这体现了党员干部先人后己的优良传统,值得点赞,但也很容易使村干部产生不公平心理,严重偏低的待遇还会导致更多、更突出的问题。一种情况是村干部利用权力寻租。在某地调研时我们了解到当地政府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养殖业,为避免贫困户挪用买幼崽的资金,政府采用直接给贫困户送幼崽的方式,照理说这是合情合理、负责任的做法,可县乡干部一方面对牲畜行情不了解,另一方面也没有精力为贫困户买幼崽,于是将这项采购、发放幼崽的工作安排给行政村干部。行政村干部领命执行,发现整个地区因幼崽供不应求,市价猛涨,于是“头脑灵活”的干部到外地采购,虽距离稍远但采购成本远低于本地市场,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市场价核定幼崽成本,这其中的价差自然流入采购人的口袋。另一种情况是因边疆民族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才刚起步、不成规模,在村干部待遇低、发展受限的现实背景下,村干部岗位对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年轻有文化的村寨精英吸引力不足,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村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素质低、能力不足、组织涣散的现状。

(六)边境一带致贫返贫情况复杂

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有近35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居住在边境地区的边民虽然国别不同,但语言、习俗和文化几近相同,民间互往和边民互市频繁,有的甚至世代通婚。云南沧源县就有跨境婚姻1 594对,其中领取结婚证的只有474人,未领取结婚证的1 120人,得不到法律保护的事实婚姻占到跨境婚姻总数的70%[7]。广西某边境市最近一年涉外通婚增至5 000多对,但只有22对办理了合法手续。近年来,因我国的惠农、教育、社保政策较邻邦的政策有明显优势,外籍妇女嫁到云南、广西边境一带的人数逐年递增,但因外籍妇女无法入籍,导致医疗、社保等办理困难,加之嫁入这些地区的外籍妇女慢性病、离异,甚至带着子女和父母嫁入的比例偏高,更糟的是与其通婚的男子也大都属于弱势群体,不同程度存在身体缺陷或家庭变故,其中不乏吸毒人员。于是在西南边境一带,因跨境婚姻导致家庭更加艰难的农户是一类特殊群体,这类家庭特别脆弱,家庭关系稳定性较差,因病、因灾致贫的可能性极大,有的组建家庭一段时间还未办理相关手续就因矛盾或生活困难而离散,有的生活数年育有子女但因各种原因未办结婚手续,尤其是带家属嫁入的家庭其户籍人口与实际家庭人口的偏差给贫困户识别和动态管理带来更多困难。此外,因西南地区地处中缅边境,毒品、艾滋病问题严重,一些本来幸福的家庭因为染毒或感染艾滋病而走向贫困。2018年1月对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抽调的616户中,就有4人因吸毒、1人因患艾滋病导致各自家庭陷入灾难。

三、脱贫攻坚的措施与路径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是各种错综复杂原因长期交织积淀、循环累积的结果,具有多因性和长期性。推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需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因地制宜、标本兼治、以“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方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两手抓

对于有改造可能或者不符合易地扶贫政策及无合适安置点的地区来说,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确保当前对贫困户投入力度只增不减的前提下,加大对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及公共服务等项目的资金投入,为降低生产生活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牢基础。在整体退出贫困时,除个别边远村寨外,要确保自然村硬化路、手机和宽带网络、自来水、动力电、广播电视的通达率达到100%,实现村村有活动室、议事室、运动场、农家书屋、广播室。对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要实施易地搬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和组织方式,完善相关后续扶持政策,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8],确保搬迁对象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鉴于搬入点大多在城镇附近缺乏土地的现实,要对实施易地搬迁的群众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务工的技术技能,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出台、落实相关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实施细则,确保易地搬迁户都能够参与实用技能培训,达到户均转移一名以上劳动力。

(二)分类整改全面消除C/D级危房

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应分类推进危房整改,确保在整体退出贫困前全面消除C/D级危房。一要全面清查整改C/D级危房。各级地方政府要不甩包袱、不怀侥幸心理,在尊重地方习俗的前提下,以事实为依据,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客观定级,定级有异议和分歧的住房要邀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或专家进行裁定,尤其要将当地认定为A/B级的安全稳固住房但实际可能被第三方评估机构认定为C/D级危房的识别出来,彻底排除安全隐患和错退、漏评风险。二是对于当地已认定是C/D级危房的贫困户要按计划支持贫困户进行修缮或重建;对于已经脱贫,但存在住房定级偏高,实际达不到A/B级的住房,要支持农户迅速修缮或重建,确保已脱贫户不错退。三是对于非建档立卡户自身有改善能力的要动员敦促其修缮或重建。为激发这类农户整改住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建立资助力度与修缮或重建速度关联机制,让早整改的农户得到更多实惠;对有整改能力,但争贫比穷,期待在后期能纳入建档立卡户获得更多补助的非建档立卡户,要多方动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督促其加快整改进度;对疑似无力整改的非建档立卡户,要引入群众评议机制,并联合金融部门核查其存款和最近三年银行流水,对确实无力整改的非建档立卡户,可酌情参照建档立卡户标准进行帮扶。四是对拟实施易地搬迁的建档立卡户,要加快易地扶贫实施进度,确保贫困户在新搬入点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并将老宅拆除,避免重复占用耕地。对拟实施易地扶贫的非建档立卡户,按政策搬迁后老宅需要拆除,修缮或重建老宅确属重复建设,对这部分农户要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减轻其新安居房建设投入的同时,创新投融资模式,采用银行质押房产或与农户共享产权等方式帮扶[9]。

(三)构建多元化增收渠道和持续增收格局

按照国家《“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相关精神,将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后,绝大部分地区是具备生存发展条件的。对于不涉及易地搬迁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在农业科技部门的助力下,结合当地地质、土壤、气候、水源等因素,在强化农技培训的前提下,靠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增收。我们发现一些地区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走弯路的原因主要是一村一品的研究不足、盲目跟风和技术培训不力。在研究选择项目时要做到自然村级研判,行政村内错位,选品避免扎堆,技术培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各自然村先试种,每村确保有三户成功案例再推广。随着脱贫标准的提高,国家第三方精准扶贫评估机构越来越注重脱贫户的收入来源、结构和稳定性。预脱贫的县市应尽量做到户均两种以上稳定增收渠道,自然村内要确保传统、现代、生态三种业态并存,行政村要做到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交叉错位,为防止病虫害还要实施轮作。农户要退有农业保底,进有转移劳力突破,并做到所有的家庭都能接受实用技能培训,避免仅有传统农业确保口粮或仅有务工收入养家的单一收入现象。此外,在有带头人和有基础条件的村庄,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做到“一村一品”无死角,积极探索和引入新的运营模式,将散落的资源整合形成组织化、标准化、科学化、市场化、规模化的经济实体,做到信息共通、技术共享、市场同盟、群防群控,共建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实体。

(四)开展教育对接帮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借鉴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模式,开创教育对接帮扶新模式,快速扭转贫困地区群众的教育观念,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首先,扶贫、扶智与扶志并举。要通过责任帮扶人、驻村工作队、墙体标语、网络、手机短信、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宣传正能量,要将“以争贫比穷为耻、以自立自强为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缺不能缺文化”“文化知识是最大财富、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等观念根植于群众的内心深处,用本地的鲜活案例让群众看到重视教育、重视培养下一代的意义。其次,借鉴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和高校师范生顶岗实习模式,可从省州市县选派教学骨干到乡村教学点进行对接帮扶,省州市县要出台配套政策,将驻村级教学点(或完全小学)两年以上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提拔的前提条件,激励优秀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支教。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扩大寄读生比例,对离家远、缺监护、确实存在客观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尤其要加大贫困家庭寄读生的帮扶力度,解决撤点并校后边远村寨“上学远、上学难、上学险、教育保障不足”等问题,在整体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同时,不断缩小贫困地区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激活群众的内生动力。

(五)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议

当前在职教育培训普遍存在“重理念、轻实务”的倾向,导致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眼高手低、善于动嘴、不愿动手、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因此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要用最短的时间、最直观的案例使领导干部感受到实用技术对提高扶贫工作效率的重要性,改变决策层、执行层对实务培训的消极态度,彻底扭转对培训持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偏见。要加强对相关部门干部进行规划意识和领导才能的培训,强化规则意识,确保出台的政策机制科学、严谨、接地气、无硬伤、无漏洞、耐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要加强对各级干部职工的计算机信息化技能培训,尤其是EXCEL文档信息化处理等技能培训,要做到VLOOKUP函数、数据透视、邮件合并等必用、实用功能全员掌握。特别是要对各县涉农干部开展综合轮训,内容要紧紧围绕扶贫工作,注重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工作技巧、工作模式及政策解读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电子政务培训,出台和完善各级扶贫干部培训相关管理办法,确保涉农干部培训规范化、定期化、制度化。

(六)强化跨境婚姻、毒品、艾滋病家庭的减贫工作

为减少沿边跨境群众因婚致贫,要全方位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基层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对适龄青壮年及与邻邦有业务往来的高危人群进行前馈控制,晓之以利害,使其理性、谨慎抉择,对按正常程序办理结婚手续的跨境婚姻家庭,免费为夫妻双方做婚前体检并扩大潜在疾病筛查范围,避免中国籍男性与有艾滋病等潜在恶性疾病妇女通婚。对于未按程序形成的非法跨境婚姻家庭,鉴于个别婚姻家庭关系不稳定的现实,加强动员和疏导,将婚姻关系不稳定和带多人入户的外籍人员劝回原籍,为双方提供一个理性选择的机会,避免家庭人口与户籍人口的严重不符。同时要加强对蓄意带家庭成员蹭中国惠农政策和扶贫福利的外籍人员的管理,防止更多人跟风效仿。要加强毒品源头治理,加大对贩毒、吸毒的打击力度,加强宣教和引导。鉴于近年来性接触在艾滋病传播中的比例逐年升高的现实,要加强防艾宣传教育工作,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尤其要做好对中青年的宣传教育,避免侥幸心理,避免因病(艾滋病)致贫[10]。

中国的扶贫工作已成为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事业”,扶贫攻坚成效显著,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2018年到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决胜期,各地区计划退出的县越多,退出的难度也会越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随着一部分县区的退出,更多的项目、资金、人力、物力可集中投向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地区,地方政府要扎实稳步推进,不求快、不冒进、不作假、不折腾,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起来,以深度贫困县为重点,项目到村、精准帮扶,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让扶贫扶到点扶到根,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猜你喜欢

贫困户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河北永年:超70%贫困户至少三重产业带动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真心帮扶贫困户的“甜蜜事业”
加价收购贫困户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