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策略研究

2018-02-10张锦雀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张锦雀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近年来,频发的恶性伤医事件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可见,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高等医学院校应探讨如何培养兼具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医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高等医学院校可继承先人优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而实现医德素养创造性塑成。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在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7个专业抽取7个班级,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67%。

(二)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问卷,统一分发,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医学生对医德的理解、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的知晓情况、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共计35道题。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

二、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598人,男生189人(31.61%),女生409人(68.39%),年龄在18-23岁,一年级169人(28.26%),二年级103人(17.22%),三年级108人(18.06%),四年级118人(19.73%),五年级100人(16.72%)。

(二)医学生对医德教育及自身认知情况。

调查发现,分别有33.13%和32.53%的学生认为医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修养和医学伦理学,可见这两门课程建立了医学生的医德基础,但也反映医学生对医德的范畴认识相对单薄。同时,对自身医德素养的认知显示,分别有46.82%、22.0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有必要提升自身医德素养,当然,仍有14.21%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有19.72%的实习生认为无法与部分患者进行正常沟通交流,可见其对患者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

(三)医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认知情况。

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高,12.87%的学生认为其博大精深,可继承发扬,85.12%的学生认为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85.6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可改善当代中国医患关系;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仁爱精神、完善人格品质。然而,医学生担忧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认为传统文化势力强劲的学生仅占9.36%,状况一般、正在消逝、很难判断分别占53.01%、31.94%、5.69%;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非常乐观仅为26.42%,一般、悲观、说不好分别占38.13%、9.2%、26.25%。综上,医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但对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不乐观。

(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调查显示,94.82%的学生认为学校会举办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88.96%的学生认为学校设立了倡导传统文化的社团或组织,97.66%的学生认可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可见,医学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认为校园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学生仅8.36%,氛围一般和无氛围分别占82.61%和9.03%。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主要是选修课,集中在一、二年级,分别占54.85%和36.79%,少数在三年级,占8.36%,大学四、五年级未安排传统文化课程,那么在医学生医德养成的关键时期——临床实习阶段,传统文化教育是处于缺位的现状。第二,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形式老套,没有兴趣参加的学生占46.99%,宣传不到位占17.05%,自身了解不够占22.09%,学校提供的资源有限占13.87%,这些均提示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内容、形式与当前形势脱节,不符合当代医学生的发展要求。

三、对策建议

(一)理念上提高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文化自信作为十九大报告文化建设的总纲领,涵括了古今中外的时空维度,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不竭动力[2]。可通过建立传统文化讲师团,重点介绍传统文化价值、发展、变革、趋势,传统文化与医德教育的关联、改善、促进、强化,提升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同时,注重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医学生自觉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医德素养。

(二)内容上加强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建设。

借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让传统文化进入必修课体系,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医学人文理念。对照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目标,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典故、名言等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在讲述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的问题时可对儒家经典名言警句、修身处世的篇章进行阐释,让学生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或开展医德与医术何为重、收钱与救人何为先等辩论[3-4]。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在附属医院医护员工中广泛征集反映临床工作案例,让医学生真实演绎,切身体验医学伦理原则,体会生病的不容易,实现医德教育从课内到课外、从认知到实践的转化。

(三)方法上丰富传统文化互动体验方式。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凭借其开放、交互等特点带来了教育方式的巨大变革,可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材课件、教学反思、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5],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生动地表达、传递,通过碎片化、案例化的形式进行传播,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让医学生更灵活、自主地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同时,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校医德教学课程的设置,借助附属医院的资源,开展顶层设计,以传统文化中“仁爱、奉献、责任”等理念为中心,建立体系化的医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模式作为医德素养的有效补位和实践载体,帮扶弱势群体,逐渐将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内化为医学生的自我约束,外化为医学生的自主行为[6]。

(四)实践上加强带教老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医德教育是一种以人培育人,以人塑造人的事业,应该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特别是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所展现的审美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为人处事以及文化、艺术涵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熏陶作用。现阶段,临床带教老师的内心主导思想是医学,更关注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对医学生的教育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依托。因而,医学院校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制定规范的制度,通过定期培训、考核,提高带教老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以期能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医学临床带教中,通过其价值理念推进医学生医德的养成,从而实现对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叉渗透[7]。

医学院校只有培植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全面提高从医者医德水平,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定医学生的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