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道路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

2018-02-10

关键词:活力道路改革

方 建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道路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中国道路何以自信是树立道路自信必须回答的问题。近些年来,中国道路何以自信的研究日渐丰富,形成了道路自信源于中国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源于中国道路内涵的科学性、源于中国道路深厚的历史根基、源于中国道路广阔的发展前景等观点,为坚定道路自信提供了学理支撑。纵观已有研究成果,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并不均衡,同前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相比,从发展前景的角度论证道路自信还显得不够。这一不足使已有研究面临着一些追问,以“发展成就论”为例,在以成就说服人的同时如何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发展成就是暂时的还是可持续的?等等。中国道路根植历史,但面向未来,对中国道路发展前景能否抱有信心必然会影响到道路自信的树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中国道路有没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最终取决于其是否建立起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本文试图从学习、改革、纠错的角度探讨中国道路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继续深化中国道路何以自信这一问题的研究,以期在“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的背景下为坚定道路自信争取话语权。

一、学习:增强中国道路适应能力的基础

回顾中国道路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道路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种种压力和问题面前,中国道路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关于适应能力,社会科学家们知之不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基础是学习能力。”[2]中国道路善于把前进过程中的问题转化为学习内容,进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在中国道路形成发展过程中,“学习”被寄予诸多期待,至少在以下六个方面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本领,不断增强中国道路的适应能力。

第一,使思想认识适应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要求,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奠定思想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虽然党内外有着改变现状、奋起直追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存在思想僵化的障碍,实践发展举步维艰。此间,有两次学习有效地推动了全党的思想解放,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开辟中国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次是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大讨论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突破思想禁锢,“党内外思想日益活跃,开始出现酝酿对外开放和对若干体制进行改革的新局面”[3](P652), 成为开辟中国道路的思想先导。另一次是出国考察学习。出访人员亲身感受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增强了通过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当然,形势是不断发展的,在领导和推动中国道路过程中,针对围绕重大决策公与私、社与资、对与错争论不休的情况,党及时通过学习释疑解惑,推动思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凝聚走中国道路的共识。

第二,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 ”[4](P309)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不仅在于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更体现在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国道路过程中,仍然强调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一是坚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分析解决问题;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遵循;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正是因为坚持了而不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发挥了而不是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第三,优化知识结构,为解决问题提供多学科知识支撑。中国道路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领域。解决好每一个建设中的问题都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在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干部业务荒疏、知识贫乏、文化水平比较低,懂得专业知识的人太少的情况,党提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习要求,千方百计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知识学习的内容随着中国道路发展而不断丰富。现阶段,党中央要求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有效提高决策部署、政策措施的科学性,也为决策、政策的贯彻执行奠定了基础。

第四,尽可能多地占有实际材料,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要掌握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从具体实践中寻找思路和办法。调查研究是掌握实际情况,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重要途径。中国道路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并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5]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推动领导干部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以编制“十三五”规划建议为例,为了做好“十三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中央领导同志深入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的中西部地区、加快振兴发展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进行实地调研。习近平总书记还先后在浙江、贵州、吉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18个省区市主要领导同志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6]

第五,开阔视野,从历史经验教训和其他国家发展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正是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才成功开辟了中国道路。同样,中国道路发展过程中,党保持着学习和总结历史的自觉,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历史经验中获得启迪和警示。二是用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国问题。强调国际视野,目的在于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把握发展趋势,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有益做法,为研究解决中国问题提供宏观背景和经验借鉴。党明确把“具有世界眼光”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了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环保等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据统计,从2002年12月至2017年7月,中央政治局共开展了119次集体学习,其中有“世界”“国际”字眼的专题占到五分之一。

第六,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政治忠诚,增强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坚持路线、贯彻方针、落实政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党员干部是否认同改革开放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做到绝对忠诚于党,直接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了增强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一方面抓好党内集中教育,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解决好因为党性意识不强而不愿担当的问题;另一方面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缩小中央政策意图与基层政策认知的差距,解决好因为能力不够而不能担当的问题。

上述学习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的放矢。这得益于党以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为导向,在继承重视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学习制度和机制。即使海外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肯定党在学习方面的努力,认同学习之于中国道路的价值。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高级研究员薄智跃认为,中国在过去的30年内之所以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与中国人的学习、首先是中国领导人的学习是分不开的。在这一意义上,“中国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模式。[7]

二、改革:中国道路充满活力的源泉

“活力是事物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标志和动力。”[8]因此,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充满活力,是人们判断这个国家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些国家注意激发生机活力,发展优势和潜力明显,发展势头向好;也有一些国家难以持续激发发展活力,长期处于停滞乃至衰退状态,发展势头疲软,发展前景不被看好。改革是激发和保持活力的源泉。改革,就是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破除体制机制的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从而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中国道路要发展完善,同样需要发挥改革激发活力的效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9](P93)。

当代中国的改革具有鲜明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促使人们反思不同改革模式的优劣。通常认为,与俄罗斯激进式改革不同,中国走的是一条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改革路子。“渐进式改革”这种概括虽然同已经失败的俄罗斯“激进式改革”区分开来,但严格说来,这种认识并不完全准确。事实上,当代中国的改革能够一以贯之推进下去并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在于坚持了正确的方向,避免南辕北辙。回顾我国改革的历史进程,关于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争论时强时弱但从未间断。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开出这样那样的改革药方,试图用自己的理论来分析和解释中国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企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甚至国家的道路选择。有人声称“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主张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有人把西方国家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包装成“普世价值”加以推广,主张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有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视为“民主”制度,提出政治上搞多党制、三权分立;有人提出放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经济上搞私有化;也有人提出不再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搞单一公有制……面对形形色色的改革主张,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十分明确,强调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表现出很强的战略定力。

40年的接力改革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构筑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为中国道路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改革的推动下,“体制活了,机制活了,管理活了,政策活了,思想活了,社会资源的流动活了,整个社会和国家都活了,尤其是人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活了”[10]。

首先,为增强中国道路活力夯实了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道路充满活力的前提和条件。在中国道路形成发展过程中,改革的首要目的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1](P1851)。 从 1978 年到 2016 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74412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1元增长到53980元,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财政收入由1132亿元增长到159552亿元;国家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长到30105 亿美元。[12]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反对平均主义,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推进分配领域改革,逐步确立起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分好“蛋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壮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之前被压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释放出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其次,为增强中国道路活力凝聚了精神动力。改革发挥着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思想观念的障碍一旦破除,长期被抑制的思想活力便竞相迸发,平等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法治意识等取代狭隘封闭、平均主义、因循守旧等思想观念,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大为改观。改革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着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显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出越来越丰富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了较强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总之,改革开放40年的理论和实践,铸就了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最后,为增强中国道路活力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道路的活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需要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当代中国的改革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起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与此同时,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13](P512)。改革的制度成果就是逐步确立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为增强中国道路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纠错:中国道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

中国道路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现成方案的直接搬用,更不是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简单照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其形成发展过程是一个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偏差乃至挫折。“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14](P293-294)成功的探索固然是走向真理的通道,失败的探索同样可以成为接近真理的过程,关键在于能否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中国道路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为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停滞,而是把错误作为正确的先导,在及时纠正错误中实现自我完善。

中国道路的纠错能力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优秀品格。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的论断,强调“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 ”[15](P1095)在中国道路实践探索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也多次强调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有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以事实为依据、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勇气和正气,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 ”[9](P26)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品格融入中国道路的实践探索之中,成为中国道路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

发现问题是纠错的前提。党对中国道路发展中的问题表现出高度的警惕性,避免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潜在问题演变为现实问题。一是从经验教训中发现问题。召开重要会议时总结经验已成为制度化的方式。从十二大到十八大,历次党代会都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此外,领导人带头总结经验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仅邓小平就曾多次总结过改革开放经验,比如他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16](P376)二是从突发事件中发现问题。1989年政治风波、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非典”疫病灾害等突发事件虽然是中国道路发展中面临的严峻考验,但也暴露出值得注意的问题和不足。党中央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及时觉察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三是从国际比较中发现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既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经验,也有经济徘徊、社会动荡的教训。通过国际比较,在吸收有益经验的同时,警惕自身发展过程中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尽可能少走弯路。四是从群众期盼中发现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党坚持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尺子来衡量工作成效,从中发现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纠错不是“病急乱投医”式的无章可循,纠错的依据来自于四个方面:社会主义的价值规定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意愿。也就是说,改革探索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不能脱离我国社会的具体国情,不能违背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不能背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坚持从这四个方面的统一中探寻解决之道,在纠正错误中把发展方向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例,在经济体制问题上,为了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探索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既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规定,把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统一起来;在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修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经济发展好与快的问题上,纠正经济发展中以“快”为主,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倾向,政策取向由“又快又好发展”调整为“又好又快发展”,把原来的“经济增长方式”修改为“经济发展方式”;在政绩考核问题上,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纠错绝不是简单地否定或单纯地追究责任,而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探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那么就会出现失误,这就意味着干得越多、干得越深入,出现失误的概率就越大。有人形象地把这种现象总结为“洗碗效应”——打破碗的概率同洗碗的多少成正比,碗洗得越多,失手打破碗的概率就越高。一旦打破碗,洗碗的功劳会被忽视,转而招致指责和批评。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 ”[17](P42-43)这一论述为正确区分失误过失与违纪违法划清了界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容错与纠错结合起来,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要求。逐步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了探索者的创造活力,保护了改革者的积极性,使中国道路的探索不会因为缺乏勇气而裹足不前,也不会因为出现问题而停滞不前。

四、学习、改革、纠错的有机统一构成中国道路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

学习、改革、纠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改革则是实践的过程,而纠错则是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清晰地揭示了学习、改革与纠错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其一,学习是认识的过程,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形成改革思路和决策的过程。越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决策越是离不开学习。通过学习这一环节,各方面知识和信息经过比较、论证、分析,透过现象掌握事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改革思路和决策往往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和群众的意愿。而忽视学习或学习不够,关起门来作决策、拍拍脑袋作决策或凭已有经验作决策,容易使主观与客观相脱离,无疑会提高决策失误的概率。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9](P404)。

其二,改革是实践的过程,是学习成果运用于实际、检验学习成效的必要环节。“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看,坐而论道式的学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同样,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改革思路和决策束之高阁,不运用到实际中,也是没有意义的。改革的思路和举措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包含了各方面学习的成果。学习能够促进中国道路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改革这一环节使两者之间发生了联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改革实践中,正确的认识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认识才能被发现。因此,评判学习的成效不能光看学了多少时间、看了多少本书、考了多少分,最终还是要看改革的成效、依据改革的结果如何而定。

其三,纠错是再学习、再改革的过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纠错来解决。虽然在实践之前尽可能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和减少失误,但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一些改革思路和举措自身难免存在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地方,也有一些改革思路和举措运用到实践中时现实条件发生了变化,还有一些改革思路和举措在彼时彼地是适用的,但是运用到此时此地可能不符合实际,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再学习、再改革进行纠正和完善。只有及时纠错才能在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改革效果。

客观地说,世界上其他一些政党也会强调学习、也能推行改革、也有纠错的努力,有的取得了积极效果,也有不少遭遇挫折和失败,实际成效大相径庭,问题在于没能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学习、改革、纠错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学习、改革、纠错,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道路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当前,中国道路面临着诸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矛盾和问题,有人据此否认中国道路具有可持续性,竭力炮制、渲染“中国崩溃论”。这种论调是对中国道路的误解和偏见,忽视了中国道路自我完善的能力。中国道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学习、改革、纠错中寻找解决办法。正是建立了三者统一的自我完善机制,中国道路在面对种种矛盾和问题时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成功地把解决问题转化为自己发展完善的契机。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有理由对中国道路的发展前景抱有信心,有理由坚定道路自信。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

[2]王绍光.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8,(6).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4] 列宁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N].学习时报,2011-11-21.

[6]全面建小康扬帆再起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诞生记[N].人民日报,2015-11-05.

[7] 薄智跃.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与“中国模式”[J].南风窗,2010,(3).

[8]韩民青.从改革开放看社会活力[J].山东社会科学,2009,(7).

[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李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07,(1).

[11]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N].人民日报,2013-11-06.

[13]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4] 毛泽东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 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 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活力道路改革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活力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