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CBL+TBL整合教学法在急诊本科护理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10王倩梅张燕群艾美梅朱朝娟
王倩梅,张 莉,张燕群,艾美梅,冯 婷,朱朝娟,郝 璐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32)
当今世界医学已步入“整合医学”时代,要求医护人员具有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可有效将各专科实践经验有机、整合、灵活地应用于临床[1]。急诊医学是一门多界面的学科,与临床各学科均有密切关联,属特殊临床医疗范畴。其最重要的特点是高度时效性,即在有限临床资料的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挽救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这就要求急诊科医护人员具有更宽泛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急救技能、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合作的沟通技巧[2]。相比其他专科而言,急诊医学学科在整合医学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是时候抓住机遇展开一场基于“整合医学”的急诊临床护理实习教学改革。近年来,关于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团队式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等的研究很多,但多数集中于临床专业理论教学或以某一种教学法为主。为全面系统提高我院急诊本科护理实习学员的急救技能与思维能力,我们紧密结合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特点,并有效利用PBL、CBL和TBL三种教学法的特点,展开教学改革与整合探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选择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87人作为对照组,2012级同专业96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授课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实验组则采用 PBL、CBL和TBL整合教学法。两组教材、教学大纲、带教教员与实习学时等均一致。
(二)方法。
1.对照组。按照实习大纲及科室教学计划相关要求进行LBL教学,出科前给予考核。
2.实验组。设置典型病例,采用整合教学法进行带教。大体设计如下:(1)将学员分组,每组约9-10人,设组长1名。(2)提前一周发布病例资料,并列出关键问题5-8个。(3)每隔一周进行一次实习小讲课,教员简要介绍;小组谈论发言;教员归纳总结。
(三)教学效果评估。
采用多种考查方式综合评估教学效果。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一)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与综合素质的考核结果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实习学员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实验组学员的对急诊急救技能和综合分析思考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学员(p<0.01)。
(二)满意度测试。
对照组护理实习学员对传统带教方式满意率较低,相反,实验组多数学员对PBL+CBL+TBL整合教学法表示满意 (p<0.001)。
(三)问卷调查。
实验组绝大多数学员认为整合教学法有助于掌握专业知识、加强急救技能、锻炼逻辑思维、培养合作意识、提升主动自学以及获取沟通技巧(p<0.01)。
三、讨 论
(一)整合医学时代对急诊临床护理带教提出的新要求。
世界医学的走势大致可分成三个时代[3]。经验医学时代科学以经验和整合为特点。生物医学时代医学迅速发展,但无法解决关键和根本问题。因此,下一个医学时代必然是整合医学时代[4]。
急诊科多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有着整合的迫切需要和绝对优势。“三分治疗七分护理”[5],现代整合时代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6]。年轻高素质护士的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与培养理念与方法亟需革新。
(二)PBL、CBL、TBL教学法的劣势与不足。
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首创[7],将学习与问题挂钩[8]。但科学问题设置不好则影响知识拓展[9]。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等也是我国限制PBL教学的障碍与因素。
CBL的教学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学员为主体”[10]。将理论和临床结合,培养学员面对病例抓主要问题[11]。但构建选择高水平的案例和问题是个难点。
TBL强调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性主动学习[12],要求教员数量多、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强[13]。
(三)整合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优势。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我们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中开展了整合教学法,集中编写整合教学材料,筛选病例、设置问题,极大整合了教学资源,弥补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与不足,也充分激发学员主动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该整合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急诊本科护理教育水平,与社会需求相一致[14]。
四、小 结
在整合医学时代来临之际,以整合为核心的教学革新必将极大推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