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公共标识语韩译的“三维”转换
——以青岛市为例
2018-02-10董栋
董 栋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各方面建设都在不断地发展加强,城市品牌的建立也逐渐开始被重视。青岛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港口城市和国际旅游胜地,每年有大量外国游客、学者来到青岛进行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青岛成为了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城市公共场所标识语是城市文化形象和对外宣传等城市软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准确的标识语翻译则是城市营造良好国际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笔者前期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青岛市很多地区还存在公共标识语翻译不准确或者不恰当的问题,影响着青岛市国际品牌的构建与发展。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充分认识到公共标示语翻译对城市软环境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翻译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合理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制定统一规范,强化监督管理,从而确保城市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发挥其最大作用势在必行。
一、生态翻译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的启示
1、公共标识语翻译研究的理论背景
公共标识语也称公示语,或者标示语。公共标识语翻译属于外宣翻译研究领域。在西方,公共标识语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59年(刘丽芬,2016),发达国家对公共标识语体系的研究相对于国内比较超前,国外城市的公共标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术领域。他们多将前期规划、必要功能性以及城市文化植入到长久以来形成的典型风格中,服务于城市形象,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实践体系。比较典型的有通过“设计首尔”将品牌、文化与城市风格进行有机融合,配合完备的中、英、日等多语种翻译,使首尔市的国际品牌价值得到极大提升。
国内对于公示语的翻译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相对来说缺乏体系性与规范性。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国内对公示语英译研究的首探(丁振祺,1989)。200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成立、“汉英公示语翻译研究”课题获立项资助,“公示语”这一名称正式开始使用,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才逐渐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热点。2005年9月举行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此后以北京市为首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示语翻译地方标准以供参考,英语公示语翻译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代表研究主要有梁雷(2013),王颖、吕和发(2007),吕和发、蒋璐(2011),耿殿磊、宋红波(2007),黄鸣(2012)等。此外,还出版了专门针对公共标识英文翻译的规范专著及译法手册。主要有杨永林撰写的“标志翻译1000例”和“常用标志英文译法手册”等。这些研究对公共标识语的英语翻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研究对象仅限于英语翻译,对其他语种的翻译研究并不多见。
根据青岛市旅游局的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岛市每年境外旅客约140多万人次,主要来源于日韩等亚洲国家。为持续扩大青岛市作为旅游城市的国际影响力,青岛市政府、旅游局加强与韩国等重点客源驻外机构的宣传联络,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和国家自贸区建设,围绕“中韩旅游年”,开展韩国“青岛周”、“青岛啤酒故乡”、“探寻道教之源、品味青岛啤酒”等系列促销活动吸引韩国游客到青岛旅游观光。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教授在“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明确指出,从国家资源储备的角度来看,社会各领域需重视非通用语种的规范和应用,不能把使用英语误以为国际化的标准,更不能把外语的概念外延缩小为英语。各地方应当建立应急的外语人才库,以解决在特殊任务、紧急状况发生时对朝鲜语、蒙古语等小语种的需求。为保证各种国际盛会的顺利召开,北京、青岛、上海等大中型城市,在道路交通、旅游、餐饮、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除提供英语外还应制定日文、俄文、韩文的译写标准,促进公共领域外文使用的规范化(李宇明,2010)。
在这样的历史契机与政策背景下,尽管青岛地区对公共标识语的韩语翻译有较大需求,但是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韩语公共标识语翻译的实践及理论研究还非常欠缺。截至目前,除了林苹·肖梦(2015),刘淋(2016),曹昊(2017)等少数研究外,先行研究非常有限。并且这些研究仅限定于旅游景点,只是对韩语语言本身的误译现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究,并没有结合翻译理论提出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原则及建议。综上所述,无论从青岛与韩国的地理位置还是国家及民间交流往来的频繁程度,构建专业化、人文化的韩语公共标识体系,对树立青岛国际都市品牌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2、生态翻译学应用于公示语翻译
综合前期的先行研究可以发现,公共标识语翻译主要建立在文本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变译理论、归化和异化理论等基础之上,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公示语翻译进行理论阐释。本文主要从近年来兴起的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理论入手,运用“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翻译方法来系统论述公共标识语韩语翻译的准则和方法。
20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在工业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为之付出的代价便是对地球气候、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为拯救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得不正视和解决生态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也促使了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于是,“生态平衡”成为了全球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包括翻译学在内的社会各学科也将这一概念引申到相关领域进行研究。70年代,挪威生态哲学家Naess将生态学引入哲学与伦理学领域,提出了“深层次生态学”(Deep Eco logy)的概念,并提出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此后,Newmark,Katan,Phillipson等语言学家又将“生态”理论引入到翻译中,提出要关注语言界的“翻译生态”(ecologyoftranslation)问题,呼吁在不同语种的翻译之间要保持“健康平衡(healthy balance)”(胡庚申,2008b∶12)。
在国内,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最先提出“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他主张翻译活动“应着力于构建完整的翻译生态系统,并以其生态翻译学视角,对翻译做出全新的阐释与解读”。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适应选择”学说相似,翻译界生态环境中也存在“适者生存”、“优化选择”、“汰弱留强”的法则,只有适应了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对象、译文才有可能生存。这一理念即胡庚申教授所所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他主张翻译的实质即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其中翻译方法侧重“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只有积极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作出至少“三维”的选择性转换,才有可能创造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最佳译文(胡庚申,2006;胡庚申,2008)。
公共标识语是对公众公开展示的一种特殊应用文本,属于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向人们传达提醒、警示、请求、引起注意等意图。它具有很强的语言功能和社会价值,反映着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对外语言发展、文化适从程度以及交际环境状况。而这三点也与翻译生态理论中提出的“三维”相吻合。由此可见,以“翻译生态学”为理论指导公共标识语翻译是科学合理的。因此,译者在对公共标识语进行翻译时,要发挥其主体性积极适应其所处的生态环境,遵循“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力求译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佳作。本文的目的就是以“生态翻译理论”为指导,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策略,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剖析青岛市公共标识语的韩译翻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释公示语韩语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以期进一步深化公示语韩译研究。
二、“三维”转换翻译方法指导下的标识语韩译
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胡庚申,2008a∶2)。具体到翻译策略上,生态翻译学家认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不论是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直译还是意译,这些翻译策略或者方法都可以看作是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积极努力、动态灵活的选择(宋志平,2014)。译者做出选择的目的是在翻译过程中“维持、协调、平衡、重构”源语系统和目的语系统的生态。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等应用功能,服务对象为在华的外国人,而非本国人。因此,对于警示作用明显的公共标识语,笔者主张应多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使用该国国家人民习惯的用语表述方式,使读者一目了然,才能充分发挥公示语的应用功能。
与汉语的表意文字不同,韩语是表音文字。句式为主、宾、谓结构且具有黏着语的特征。即,通过名词后面黏着的助词和谓词后面黏着的连接语尾,以及句末的终结语尾实现各自的语法功能、体现其在句中的成分。在韩国,公共场所的韩语公示语也是通过助词和连接语尾保持句子的完整准确性,并且句末大多采用动词名词化的终结语尾。这一点与中文的表达方式有较大差别,如果译者在翻译时不考虑其所存在的语言生态环境、不从语言维层面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不按照符合韩国人的语法结构及阅读习惯进行翻译,就会出现各种错误,导致公示语的提示、禁止、警戒、指引的作用无法实现,从而给国际游客留下不良印象,影响青岛市的整体形象。
比如,汉语中常见的“禁止吸烟”公共标识语,韩语应该翻译为“”,但是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旅游区的标识语误译为了“”和“”两种表达方式,虽然读者看完后大致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语序和表达习惯没有按照韩国人用语习惯进行选择性转换,从而导致了用词不当的情况出现。再比如,在青岛市某商场内,在将“小心地滑”译为韩文时,出现了“”的表达方式,此翻译完全是按照中文的语序一一对应,并且终结语尾没有使用韩语中常用的名词化结尾,因而这个翻译方式是不可取的。
此外,在单词的选择使用上,译者也要将自己置身于翻译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有选择性的适应转换。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不遵从韩国人的用语习惯,完全按照词典的翻译照搬照抄,则会出现用词不当甚至词不达意的情况。如公示语中同为“区域”一词,在翻译“吸烟区域”时应译为“”,但是在翻译“游玩区域”时则多译为“”。两个名词是不同的,“吸烟区域”的“区域”是韩语汉字词,而“游玩区域”的“区域”是韩语外来词。类似一词多译的情况还有很多。由此可见,即使是中文的同一单词,在翻译为韩国语时也应该选择性地转换为不同表达方式。这样的翻译方式及区别在词典中并没有明确的标识,译者如果没有长久置身于该国家的文化氛围之中的话则很难把握其中的差异,做出准确的适应性选择。
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关注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胡庚申,2008a∶3)。
邹彦群等在“公示语翻译研究十年综述”一文中对527篇相关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调查,学者们将误译的首要原因归结于“文化差异”,并且在对策建议中提到最多的一项也是应该“注重文化差异”(邹彦群等,2011)。中国和韩国同属于东方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语言的使用上有尊卑之分。中国古代敬语数量众多,而现代汉语中以前繁琐的敬语大多被淘汰,常用敬语词汇中代表性的有“您”、“请”、“劳驾”等。同汉语相比,韩语中敬语词的数量远远多于汉语,形式上也复杂的多。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决不可忽视韩语的敬语,引起双方语言沟通交流上的误会。比如,在青岛某公园绿地园区的公共标识语“禁止踩踏”翻译为了“(正确翻译为‘’)”,此翻译方式虽然从语法角度分析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因为没有使用面向大众的尊敬形终结语尾,因此放到公共场所作为标识语翻译便不合适了。
另外,韩国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注重礼貌和礼仪的国家,韩国国内在对公共场所的卫生间进行性别标注时,出于礼仪很多情况下会委婉地写为“(绅士)”和“(淑女)”。但是在青岛绝大部分旅游区则直接翻译为了“(男)”和(女)”。尽管翻译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上升到精神和文化层面则有所欠缺。再比如,“老弱病残专座”是城市地铁或公交车上经常可以看到的标识语,如果在翻译时不进行选择性适应,采用“老”、“弱”、“病”一一对应的直译方式的话,势必会造成两种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但是译者如果按照韩国人的表达和接受习惯,译为“(关怀座)”,则会显得更加委婉、间接,韩国人的文化适从感将会得到很大提升。文化维度的适应性转换的核心是译者的文化意识(刘法公·徐蓓佳,2008)。因此,处于翻译的中心位置、对翻译过程起主导作用的译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本土文化界限,重视不同国家人民的文化背景及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性,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融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要素,创造出形意恰当的译文。
我国外宣翻译界泰斗段连城先生将对外宣传材料英文译文的“常见病”概括为“甲型病状”和“乙型病状”两种。“甲型病状”主要表现为拼字错误,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病因主要是译者外文水平不高,而且工作不够认真,甚至未经校对就付印了;“乙型病状”指拼字无误,语法不错,但外国读者会感到难懂甚至不懂。原因就在于中外文化的差异甚大(段连城,1990)。而针对这两种问题的解决办法,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求译者要从语言维和文化维两个维度进行适应性的选择转换。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不仅应符合译文的语法规则,也应该符合其文化习俗、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达习惯,从文化维层面进行适应性的选择转换,并从翻译美学角度出发柔化译文,给读者以愉悦和美的享受。
3、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到体现(胡庚申,2008a∶3)。公共标识语存在的根本目的即实现其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等特定的交际意图。由此可见,生态翻译学的交际维与公共标识语翻译的交际意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因此,在交际维层面,译者需要发挥主体性的特质,对译文进行适应性的选择转换,以达到双方交际顺利实现的最终目的。
Newmark指出:“交际翻译首先忠于译语和目的语国读者,即要求源语服从于译语的语言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当信息内容和效果发生矛盾时,交际翻译重效果而不重内容(黄冬群,2016:38)。”根据笔者前期调查发现,在公共标识语翻译中译者有时会只注重译文语言对应,缺乏从游客角度出发的翻译服务意识。比如,在针对历史古迹景点的固有词翻译中,如果译者只是按照发音单一地译成韩文,而不做任何说明的话,读者便并无法了解这个景点的由来及历史典故,交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种现象也正是著名学者王东风提出的“文化缺省”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译者就应该在交际维度进行适应的性选择转换,在对固有名词进行直译的同时,使用增译的翻译方法,简单介绍此固有名词的来历及意义,使读者一目了然,引起参观的兴趣,这样便达到充分交际的目的。而这种翻译策略也被称为“交际补偿”。夏廷德把翻译补偿界定为“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或规范的其他语言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修复或弥补(夏廷德,2006:68)。”换言之,译者在传递语言和文化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补偿手段解决语言内和语言外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减少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损失,使交际意图在译文中得到体现,实现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公示语具有统一、简洁、易懂等原则。为达到更加顺畅无阻的交际目的,在同一景区或是同一区域,译文应尽量达到内部一致,避免混乱。但在实际翻译中,区域内译文不统一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旅游区在翻译“游乐场”时,有的标志牌译为“”但是同样的游乐设施另一处则译为“”等等。出现地区内译文不统一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地区内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虽然从语法角度看没有大的错误,但是上升到交际层次,便有多欠缺了。
公识语翻译需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目的语国人民的实际需求,体现翻译行为的行业服务特色,充分发挥其交际功能。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场所缺少旅游翻译行为行业服务特色,影响了交际功能的顺利实现。例如,近年来,青岛市公共场所新增共享自行车这一服务,但是在绝大部分区域并没有相对应的韩文标识,以至于很多来青的韩国人因为不了解使用规则方法而无法使用共享自行车这一社会服务。
旅游景点的所有公示语翻译所服务的对象为外国游客,因此要从外国游客的需求出发,突出其实用功能,要紧跟旅游业发展,体现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充分体现为游客服务的特色与交际意图。应当深入进行公共外语服务的科学调查,看来华的外国公民需要哪些方面的外语服务,当前满意度如何,应如何改进,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公共外语服务的行业需求(李宇明,2010)。
结语
软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公共设施等硬环境得以产生价值和效应的关键因素,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辛程?程建丽,2017)。对国际旅游城市青岛来说,正确、得体并融合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公共标识语不仅能为外国游客提供良好、便捷的帮助,还可消除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文化障碍、促进文化适从,从而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反之,错误、不得体的标识语会给游客带来理解上的障碍、误区和情感的折损。本文基于近年来兴起的“生态翻译理论”,运用“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方法,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剖析了青岛市韩语公共标识语的翻译现状,阐释了公示语韩语翻译上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笔者认为针对目前青岛市公共场所存在的韩语公共标识语翻译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充分认清公共标示语翻译对城市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统一规范及监督体制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和完善城市文化软环境的建设,继而进一步提升青岛市城市品牌,推动青岛市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