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钟梁语文美育观浅析
2018-02-10刘宸
刘 宸
陈钟梁语文教育思想中对美育的诠释是通过美的教学启发学生追求美的生活。其语文美育观大致可分为明晰美的观点、明确美的内容和明了美的方法三个部分。启示我国当下构建中学语文美育教学机制时,要注意合理渗透美学元素,系统培养美学思维以及综合提炼美学策略。
一、明晰美的观点,合理渗透美学元素
随着当今“美学热”的逐渐升温,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体现教学内容美和教学过程美,这就关涉到对美的观点的认识。美的观点的首要内容,就是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基于教学在美育中的独特地位与标志性的构筑作用,陈钟梁对于教学的美育功能,有着三大考量:一、教学要求能合理渗透美学元素;第二,教学内容能有效联系美学元素;第三,教学方法能适时激发美学元素。
二、明确美的内容,系统培养美学思维
学界对语文教材中美的内容的基本论述,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对教材中的美文多一些了解。陈钟梁认为以教材这一物质实体作为探索美的“抓手”,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感悟中将美的内容逐步明确。在他看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内化,而且可以从中学到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美学思维。陈钟梁还用他的审美观解释了美与丑的两重性问题。他认为,美和丑不可割裂开来,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陈钟梁认为美与丑的问题,也是美学思维的问题。在美学思维的场域里,同一自然物有多种属性、品性,其中有的特征是美的,有的特征是丑的。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物与生活的联系,还表现在同一自然属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成为美的或是丑的。
三、明了美的方法,综合提炼美学策略
教学是一门提炼的艺术,可以这样说,没有提炼,便没有艺术活动,也没有教学活动,语文教学更是如此。陈钟梁认为这种提炼就是一种对美的方法的讲求。陈钟梁在潜心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刘勰《附会篇》中“总文理,统收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的观点,将语文教学活动中美的方法提升到“杂而不越”的美学观念上,他认为“杂”是作品的各部分,“不越”则是不超出作品的整体一致性,“杂而不越”即是作品的各部分、各细节表面上是各不相同,具有不一致性,但实质则是体现了一种单一性和杂多性的统一。陈钟梁提倡从“杂而不越”的美学范畴看教学,可视教学为一件艺术作品,这种透视的方法便是美的方法的明了,是刘勰所称“约”与
“博”的结合,即单一性和杂多性的统一。陈钟梁强调在教学中明了美的方法,主要是希望人们重视对艺术作品的提炼。
从单一性方面来说,艺术作品必须首尾一贯,各个环节都围绕着共同的主旨,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不允许越出题外的骈拇枝指存在。语文教学要改变随意性、散漫性的现状,克服东拉西扯、旁逸斜出的缺点,焕发其教学美的光辉,必须要遵循单一性的原则。
从杂多性方面来谈,在语文的广阔土壤里,艺术作品又必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对于语文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因为语文教学若只注意单一性,就很容易落入陆机《文赋》所批判“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的境地,结果流于单调、贫乏和枯燥,使本来应该有血有肉的生动教学过程,变成为了传达主旨而传达主旨的抽象形式或单纯符号,将教学之美消散尽净,不留踪影。
所以,陈钟梁认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提炼,如果只注意到单一性,就会形成“约则义孤”的缺陷;而若只注意杂多性,又会产生“博则辞叛”的弊病。在美学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中,陈钟梁认为提炼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探索经验的综合,形成科学有效的美学策略,从而用最节省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最丰富的知识,收获美的教育。就美学策略而言,陈钟梁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美学策略是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提炼的艺术。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并不是不加选择、不加处理地把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搬到课堂上塞给学生,而要经过教师独到的提炼才能形成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相应地,基于教学过程的美学策略势必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深厚的美学知识储备和美学经验才能提炼得出,因此美学策略所具备的创造性是毋庸置疑的。
其二,美学策略需要教学作为其与生活的纽带。正因为有了教学这一纽带,美学策略的开展有了凭借,从一篇篇具体的文章教学中不断汲取来自生活之美的源泉,促进教师的美学策略不断获得思考和发展。
其三,美学策略是简洁的。在当代语文美育的实践中,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为了找到比较简洁的表现形式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广大语文教师需要付出极大的智慧和努力去考量文本本身,并综合生活反复咀嚼所提炼的美学策略,使其在精当之余获得内容和形式上的简洁。教师的这些探索,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对美的教学和美的生活的追求。
缺少美育的教育是欠缺完整性的教育,是不能适应未来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尤其需要美育,也呼唤美育。中学语文课程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审美活动。陈钟梁在其语文美育观中强调要明晰美的观点,合理渗透美学元素,同时还应明确美的内容,系统培养美学思维,并且呼吁明了美的方法,综合提炼美学策略。启示当下在建构中学语文美育教学机制时,教育者应当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身,将教学作为美育发展的永恒“绳梯”,不断在困境中寻求成长和突破,以期美育的日新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