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疗模式下的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评价

2018-02-1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学质量

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使得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单纯治疗型和为个体被动式服务向为群众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和主动服务转变,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预防医学正是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类卫生学科[1]。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疾病谱的变化要求不仅是未来的预防医学工作者,包括临床医生在内的医务人员,都应熟练掌握预防医学知识及相关技能[2]。这对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1 当前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以各校自建为主,主要对课堂授课质量进行评价,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结合预防医学的重要地位以及教学实践,提出三点体会。

1.1 现有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质量。

目前各医学院校对教师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估以课堂授课质量为主,较少涉及到教师大量参与的实践课、见习课等。事实上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形式及内容应当是有较大区别的,医学课程更注重实践操作[3]。且现代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教育强调“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这一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4],因此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评价的建设与发展也必须始终坚持和围绕这一理念,增加实践教学以及见习等过程的评价环节,并且增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可持续性。

1.2 指标专业针对性不强,可信度有待提高。

目前,医学院校采用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多为全校共用的一套指标体系,看似公平公正、规范统一、操作方便,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教师评估的专业性[5]。在医学院校,用同样的标准来评估医学专业课程和非医学公共基础课程,分数一致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却未必相同。例如,预防医学专业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本专业教学任务和非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在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是按照分支学科分别完成学习任务的,即本专业学生需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分别修完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等预防医学类学科。然而对于临床医学等非预防专业学生而言,他们所学的仅仅是一门预防医学或预防医学概论,以上分支的学科内容经整合后由各个领域的不同教师共同完成授课。因此,根据不同的培养方案和目标,针对不同的专业,授课计划、授课形式、考核要求及方式都是不相同的。评价教学质量时应有所侧重。如在针对临床医学、中医学等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开设的预防医学整合课程中,学生对于课程内几大学科的内容架构、难度及重要性认知不同,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及参与度不足,会导致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预防医学理念、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效果不佳[6],而最终影响教学效果的评价。

1.3 评估结果对于教学工作的反馈作用不够。

评估结果只有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并对其教学行为产生影响,才能激励教师查漏补缺,不断改进[7]。有些院校在处理评估结果方面一味与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挂钩,虽在某种程度能稳定教学质量,但长此以往,教师主动求进步的积极性可能被功利心取代,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真正发展[8]。因此在建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要保证指标的科学性和整体性,还要充分注意该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改变性,即指标的评价标准要与评价人的评价能力和水平相一致,并且指标所反映的事实能够促使教师找出自身的不足而做出改进[9]。

2 新形势下关于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

对于预防医学的教学而言,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应分为三大块——基础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基地见习。当医学院校对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评价活动进行分析时,应当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表。

2.1 基础理论课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对医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实验和见习所无法取代的,与此同时,由于医学专业教师几乎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基础理论课堂的教学与实验和见习带教相比,更需要教师学习和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知识。所以,教师更需要研究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为改善教学质量提供指向性的作用。

2.2 实验课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实验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基础课的内容,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0]。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应该适当增加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11],因此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也应根据不同的课程相应倾斜,重点考查实验课教学对于学生设计、创新、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评价的方式促进教师对学生科研素养的关注。

2.3 实习基地带教质量评价

基地实习是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在学业即将结束,专业课修完之后进行。这是在学生毕业之前对于将来的职业生涯最贴近的一次模拟演练,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现场能力的重要培养环节[12]。预防实习带教单位不仅是提供给学生接近工作状态的场所,更是培养其良好职业道德以及各项实际工作能力的场所。因此对实习老师的带教评价应当突出对于学生现场应变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学科形势以及不断变化的医疗卫生环境,才能使他们更好地以专业的、灵活的、批判的、创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工作,更好地融入促进人群健康的实际挑战当中去。

3 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评价应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标,以评促建,促进教师和学科的发展

预防医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内容会随使用指标的主体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所有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应以“上好课”或“带好学生”作为他们的共同特点。教师按照这样的要求来指导教学和实践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怎样才能符合医学专业认证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在本质上更加注重教师个性和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提高教师基本功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创新和个性化,不仅是学校管理者也是教师自身应努力实现的目标。教学评价也应遵循这样的目标来开展,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评价结果,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全面剖析,排除评价结果中学生个性因素和人际因素等非必要因素的干扰,使教师更容易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并能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更好地建设一支专业技能过硬和职业情操高尚的队伍,促进学科的长足进步。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学质量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的进步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