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祈福北方花馍
2018-02-10编辑翟梅宇
编辑/翟梅宇
“腊月廿八,把面发”,在以面食为主的北方地区,每年邻近春节,都有蒸制花式馒头的习俗。它们花样丰富,讲究手艺,既是一种吃食,又是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艺术。有的地方称其花饽饽,有的地方叫花馍馍,虽然在形态、色彩、制作流程上略有差异,但是都表达了人们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深深祈盼。
陕西 关中花馍馍
在陕西关中,流传至今有千年之余的花馍馍造型别致,形态逼真,堪称一绝。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在关中农村有互送花馍馍的传统习俗。因此,关中地区的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花馍馍的高手,其中尤以年长的妇女技艺更是高超。
花馍馍的制作工具很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等物,再加上一双巧手,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和火候,按照式样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模形象就会脱颖而出。在这里,梳子和剪刀成为了最普通最好用的造型工具。
关中合阳县的花馍馍,不同于其他地方直接在馍上作画,而是用馍做基底,在上面插上细棍,支撑小的花馍,最终成为一个整体造型,因此更具观赏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合阳花馍馍经过能工巧妇们的精雕细琢,逐渐形成了造型生动夸张,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细腻、花式多种多样的特点。
尽管花馍本身并不能久存,且它本身还是一种普通的吃食,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却一代又一代传承并发展了下来,成为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一座与人类共存的丰碑。
甘肃 庆阳花馍馍
在甘肃庆阳,每逢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祭祀等不同场合,人们都会做花馍馍。庆阳的宁县地区,人们还称花馍馍为牛馍。
在宁县东区地域,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做“看灯子”,其形状像一个娃娃的样子,用黑豆填在面部上方当做眼睛,把馍馍当做灯笼,形状生动,既能形象的反应节日的隆重,又可以食用。在农历的七月初七,宁县人喜欢制作“巧娘娘”,俗称“面娃娃”,因为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织女巧手早巳成为人间妇女崇拜之偶像,农村妇女期望自己心灵手巧,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个美丽的神话爱情故事,就制作出巧娘娘来食用,它既有装饰性,又是营养品、调味品,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宁县的“巧娘娘”、“看灯子”在制作过程中,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注重彩色点染,花色绚丽,造形生动,并富有雅拙的美感,带有着鲜明农耕文化色彩的民间风俗。
山西 闻喜花馍
在山西省闻喜县,闻喜花馍是当地的传统名点,因花式各样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闻喜花馍2006年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
闻喜花馍的制作工艺相当讲究,从选择小麦到选择面粉;从发酵过程到制作工艺;从蒸制到着色、百道工序精制而成。一不小心,一个闪失,都将影响花馍的品质。
选择上乘的小麦粉是做花馍的基本条件。北垣,地处峨嵋岭腹地,为闻喜的一处台地,是闻喜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此地盛产的小麦生长期比别处长数十天。用此地小麦面做出的馍,清香筋道、营养丰富,吃在嘴中,甜中带香。
闻喜花馍选择的就是生长期长、温差较大的北垣小麦粉、头道粉,同时还应存放30余天才能使用。这样才能保证面粉的白度、面性和筋度,制作时应用北垣自制的玉米面酵和面。不仅要用北垣麦子,还要用北垣的水,因为北垣地势较高,水位深,水质好。所以只有用北垣面粉和北垣水制作的闻喜花馍,才是最正宗的,吃起来,才能感觉到它的香甜味。
不用发酵粉发酵,而用面酵。面酵是一个微妙到不可言传的技术,用玉米面做原料,阳光下自然发酵,没有娴熟的技艺和足够的经验积累弄不成。面酵制不好,馍的成色口味都会大受影响。花馍要在重大场合出现,更是要求好酵。
和面时应严格掌握水温和比例,和出的面还应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用发酵好的面酵掺面,经过八道揉面进行捏制,在捏制过程中,经过搓、捻、擀、剪、切、扎、接、卷、拨、揪、压等工序,使用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工具,才能制成雏形的一个花馍,然后将制成的半成品进行二次醒发。
醒发时应当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根据湿度和温度,严格控制醒发的时间,这样才能使醒出的花馍湿润光滑、逼真、不变形、精细而不干裂。
待花馍发虚后上笼蒸制,蒸制应急火上气,按时放气,大小分蒸,落气出笼等一整套经验,急火上气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花馍外皮结晶,保持花馍的良好形状;放气是花馍外皮组织得到充分的强度;落气出锅保证了花馍揭盖而不裂口;花馍出锅后应趁热着色,这样使花馍色泽艳丽不易脱色。
每逢佳节吉日和民俗活动,人们总要畅开想象,蒸制出各种各样吉祥物花馍,用以寄托美好的期盼和祝愿。有龙凤、老虎、遮风火邪、谷积、书包、砚台及各种禽畜家用物什等,真可谓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正月十五有民谣“大门狮子,二门狗,三门上边鸬鸽吼,猪头放在猪圈边,羊头摆在羊栏前,鱼儿要和水缸连,布石上有棒槌杆……等。
山东 胶东花饽饽
在山东胶东地区,称馒头为饽饽。花饽饽是饽饽的一种,有许多栩栩如生的花样所以称之为花饽饽。胶东花饽饽早在汉代就已经有文字记载,历经两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被评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亲自蒸制或者定做胶东花饽饽迎接新春佳节,寓意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
花饽饽讲究纯天然手工制作,原料全部采用优质面粉和新鲜的瓜果蔬菜,无任何添加色素,融合了粮食瓜果蔬菜的营养,营养价值极高,老少皆宜。造型上,花饽饽有的用专门的模具来压模成型,比如鱼型花馍寓意“年年有余”;莲蓬型花馍寓意“多子多福”等等。也有不用模具,手工捏成的各种造型,丰富生动,堪称民间艺术的精品。
花饽饽制作的各个步骤中,最为重要的是和面和整形。有的花饽饽造型讲究,和面就要硬一点。有的花饽饽则可以软一点。而且和面的程度要达到手光、面光、盆光。和面不仅是力气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需要肩膀、手臂和手腕协调用力,均匀地揉。面“守”得越好,蒸出来的花饽饽就越筋道、越好吃。
随着现代物流业与通讯技术的发达,各种式样美观的花饽饽以及花饽饽的模具都可以在网络上买到,快速满足了人们对传统饮食文化的需求。
河北 花馍
在河北邢台地区,每年春节前有蒸枣花馍的习俗。依照当地旧俗,从大年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有的地方时间更长些。所以要在年前蒸出足够全家人吃上十天半月的花馍,这叫隔年吃。
邢台地区的花馍与别处最大的不同在于,制作时点缀了大量的红枣,且花样繁多,造型各异。年前蒸枣山、枣卷、枣花,是普通家庭妇女都会做的家常手艺。除了枣花馍外,邢台人还会做小老虎、小兔子、小刺猬、大鲤鱼、胖猪娃、大寿桃等。小动物则用绿豆、豇豆、花椒粒点缀出一双双活泼灵动的眼睛。
在河北沧州地区,每年正月十五前夕,家家户户有“蒸刺猬”的习俗。每次蒸两锅,其中一锅专门用来上供。上供意味“填仓”,用来上供的刺猬对馅料有讲究,以白菜、粉条儿、馃子、豆腐皮为馅儿,不能放木耳和鸡蛋。另一锅刺猬的馅料制作则在以上基础上加木耳和鸡蛋。
刺猬有嘴儿、有刺儿、有眼儿、有项链儿,憨态可掬地驮着银条、元宝。原来沧州民间把刺猬叫白仙,是财精,白花花银子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