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先进典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

2018-02-09李有群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先进典型爱国诚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覆盖了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先进典型作为公民中脱颖而出的楷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的有力倡导者与模范践行者。

所谓先进典型,是指同类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它从一般人物中概括出来,具有自己的个性,同时它又是同类事物或事件中的突出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典型,他们成为了各个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深深扎根于普通人民群众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业绩的先进典型,以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增进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可,推动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时代需要航标,社会需要榜样。运用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让人民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可以产生示范作用,引导人们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通过宣传,可以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形成一种精神力量,进而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还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起人们的斗志和信心,从而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先进典型作为时代先锋,社会楷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在其身上彰显得最为完善,表现得最为彻底。先进典型身上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敬业作风,“以诚处世、以信立身”的诚信精神,“与人为善、厚德载物”的友善品格,其内在精神与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高度契合。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危险困难的时候,越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先进典型的爱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表现。近现代史上,面对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的境况,志士仁人拼死抗争,邓世昌在生死关头喊出“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慷慨赴死。林则徐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誓言,表明了不顾个人安危,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的坚定意志。革命战争年代,以左权、 杨靖宇、赵尚志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志士,在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抛头颅,洒热血,以“宁死不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英勇抗争、不畏强暴,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彰显了先进典型的爱国之情。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众多的先进典型,毛泽东赞誉他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从“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 ”邓稼先、钱学森,到“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全国道德模范候杨善洲……,一批批先进典型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以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复兴为己任,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

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充分体现,这种精神通过人们对待劳动和工作的态度展现出来。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英模人物,他们是先进典型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组成,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竖立起一面面旗帜、一个个标杆,成为群众效仿的榜样。

敬业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伦理或职业道德,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他人提供好服务,从中发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时传祥作为一名掏粪工,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铁人王进喜凭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职业各有分工,只要安于其职,乐于其道,都将成就非凡的职业人生。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會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先进典型的诚信精神,承载着维护社会道德的重要使命,固守着社会价值观的道德诉求,诚信与先进典型,总是相共而生,相伴成长的,诚信精神支撑先进典型的行动,先进典型承载诚信精神的要求。

诚实,诚信之基。守信,诚信之途。诚是信的基础,信是诚的外化,将诚信内化于塑造品质的追求之中,外化于为人处世的言行准则之中。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取信于民,“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使新法得以顺利推行实施。安徽霍邱县“信义兄妹”张仁强、张仁秀主动为亡兄承担120万元的债务,为兑现诺言,哥哥张仁强到省城收购废品,妹妹张仁秀在家养猪养鸡,把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还给病逝大哥的债主,用五年时间还清了亡兄欠款,用艰辛义举演绎了感人至深的诚信故事。

友善即与人为善,要求人们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善待亲人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以凝结牢固的友谊,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善待自然以形成和谐的自然生态。先进典型是来源于群众而高于群众的杰出代表,往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格修养,具有友善的态度和温良品性,在他们身上,友善所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雷锋是友善品格的最佳代言人,他的一生都在模范地遵循友善的价值准则,雷锋精神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品质,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风范和甘为社会主义“螺丝钉”的奉献情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是雷锋精神的最好写照。雷锋精神历久弥新,经久不衰,释放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树立了高尚的人格示范,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先进就是榜样,典型就是旗帜。先进典型精神,是滋养社会主义道德的源泉,是遵循群众路线的典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在新形势下,大力宣传先进榜样事迹,弘扬典型事例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作者简介

李有群(1969-),男,安徽肥西人,汉族,研究生,肥西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及法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先进典型爱国诚信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先进典型传递榜样力量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习近平:广泛宣传学习先进典型 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四步把脉”塑造先进典型——洛阳供电公司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