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伦理思想分析
2018-02-09柳小龙
摘 要:《淮南子》是一本集大成的哲学巨著,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其清静恬适的人性论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思想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的重要财富。为汉朝统治者提供了一副修身、治国的良方妙药,对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起到深远影响作用。
关键词:无为而治;人性;本静;政治伦理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刘安与所召集的宾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学术巨著,内容包罗万象、集百家之说。伦理学思想在《淮南子》中有独特的地位,它的伦理思想是以道家的“道德”论为主体,融合了儒家学说,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伦理观,同时,也是其“无为”治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人性的认识
人性之本在于体“道”,而“道”表现在人的身上则是“性”。《淮南子》中关于对人性的阐述是其自然天道观的延续,即在重视人的基本生理的要求上,它认为人性更本质的东西是内心恬静寡欲的状态;同时,又强调人性向善和后天的自身修养。
1.人性本静;“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原道训》),“凡人之性,乐恬而憎悯,乐佚而憎劳。”(《诠言训》)人性的静含有两层意思:首先,人的天性是纯朴自然、清静恬淡的,精神上需要的是平和清静的状态;其次,人的本性是少欲寡求,自足自得,不溺名利。《原道训》讲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可见,《淮南子》静漠恬澹养性之法,和虚无养德形式是带有形而上学的本体意义,它是人性本身內在修养的必然要求,此处“性”和“德”是一个概念。这里“性”指人形而上学的本性,“德”指天地万物自然之道德,因为人亦是万物中包含的一物,德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人性。牟钟鉴在《<淮南子>思想研究》中也认为人的本质是恬静状态,他说人性是“安静恬愉”(《俶真训》)、“和愉安静,性也”(《齐俗训》),“人性欲平”、“凡举事必先平意清神,神清意平,物乃可正”。(《人间训》)表明人性好内静而不喜外动,不急躁、不偏见、平和清醒的理想状态。所以,《淮南子》中的人的本性是来自天道,天道自然无为,人也应该效仿它。
2.人性与欲望相对立;人虽具有恬淡的天性,但人的无私、无欲的本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恬静之性是容易丧失的,欲望会干扰人性。《原道训》中说:“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俶真训》也说:“人性安静而嗜欲乱之”,喜怒、嗜欲等有人过分追求外物而造成的,会损害人的健康与生命,最终使人丧失纯朴的天性。因此,人想要从嗜欲中超脱出来,就要“返性于初”恢复人的纯朴天性。这就要求人克服自身的私欲和不良的嗜好,身体力行地去养性返性。《诠言训》的办法是:“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憎,适性情,则治道通矣。原天命则不惑祸福,治心术则不妄喜怒…欲不过节则养性知足。凡此四者,弗求于外,弗假于人,反己而得矣。”提出返回本性的修养方法是加强个人道德素质的修养,即在自身上“修身”,而不去向外界和他人寻求。可以看出,《淮南子》始终以自然的道论作为认识人性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人性是自然无为的。表现在国家政治方面则要要求君主依据人民各方面的本性来制定道德规范和法度,引导回归自然本性,实现“无为而治”的本然状态。
2 政治伦理的表现
《淮南子》写作的目的是为“纪纲道德,经纬人事”,即整治道德、规划人事,为西汉王朝的安邦治国提供理论依据。在《要略篇》“著书二十篇,则天地之理究矣,人间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备矣。”中看,就是为了实现如何治国,因此,政治伦理成了全书中不可或缺的思想。
1.君主要以“无为而治”治国
君主要以“无为”的姿态体现仁德、智慧、宽容、正直。《主术训》开篇言:“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意思是要随顺处事。同时君主应节制欲求,不能“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君子要处静修身,起到勤俭节约的表率作用。因此,君主自身的修养、素质很重要。在《缪称训》中展开论述君主修养的方法,强调治道唯在“精诚”,以真情诚仁的修养才能达到“不降席而天下治”的效果。具体要以“道”和“德”为准则,做到“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和“心小志大”、“智员行方”、“能多事鲜”。就能把国家打理的仅仅有条,国家就会国泰民安一片祥和。
2.君主要依靠群臣实现治国之道
充分发挥臣子的作用,运用众人的才智,让他们以国君,各尽其责,从而达到天下大治,是《淮南子》提到的治国方针之一。“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君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所以,国君要在任用官吏时要选用贤才,同时也要彼此做到相亲,国家百姓才会安康。另外,任用臣子应公正无私:“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无故无新,唯贤是亲”,要重视忠正之士。
3.要实行德治
“德”表现在治理国家上就是“德治”,德治是中国古代所崇尚的政治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以道德作为支撑国家政治治理活动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试图依靠道德的内在约束力来调整各政治集团的利益和各种关系,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淮南子》说:“上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不坏,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说明了“仁义”对于治国来说就是一种准则,那么仁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君主要怀抱着道德而推行诚信。《泰族训》中也提到君王的美德在内心形成,是治理好天下的根本。作为国君必须“从天之道”,“循理受顺”,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但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心治”,达到治理的最高境界。所谓“心治”,就是要以仁义作为行为标准,积善成德,以真情去感化人。
4.德治的同时还要实行法治
在无为而治的前提下,作者认为要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也要依靠法制。因此要严明法纪,做到“法不法,赏当赏”,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公正,“不为丑美好憎,不为赏罚喜怒”。同时在《淮南子》中极力反对枉法酷刑,主张“神化为责,至精为神”,“慎所以感之”,通过感化,使群臣上下的灵魂得到净化,能够返朴归真。其次,作者认为作为国君,应当遍爱人类,强调“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的民本思想,主张推行仁义礼乐教育,做到“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重视农耕,爱惜民财。借法之公、正、平制约全体成员,以仁、义、礼、乐辅佐无为之术,最终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3 结语
《淮南子》的伦理观承袭道家之说,它不仅不否认人的生理欲望的存在,而且还积极的将道家的万物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的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从人性自然论转入人性社会论,根据人们性之自然为之制订行为规范,从而实现了自然论与人的伦理论顺理成章的合流,这正是《淮南子》伦理价值观念的独到之处。它不仅为汉初的社会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面对现在社会对价值观的认同时也会一定起到很好的作用,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文典著 《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3,第2版。
2.朵文华著 《淮南子》的伦理主题述略,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学报,2006。
3韩娜著 《淮南子》伦理思想探析,江苏: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第6期。
4.牟钟鉴著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7。
5.任继愈著 《中国哲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张小宁著 试论《淮南子》中的伦理思想,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第5期。
作者简介
柳小龙(1989-),男,汉,甘肃平凉,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中国哲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