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2018-02-09冯励军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服务管理高校图书馆创新

冯励军

摘 要:现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找准自己的路,做好特色服务,建立创新的管理内容,创新信息服务途径 ,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图书馆水平的高低并不仅仅是在于它所拥有的藏书量,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内部环境和管理水平,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社会日趋信息化,信息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为此,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如今,信息社会的挑战,市场经济的驱动,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以及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加速进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探索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更好的确保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我们有必要在这一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1 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现状

在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还没有达到最大化,还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信息资源结构需要进一步改善。对于实体馆藏资源,存在无法满足读者需求与部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而数字资源方面,缺少针对本馆读者经过深层次开发的特色数据库。 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人士。由于受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影响,管理者往往认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低,以至于把图书馆作为安排教师家属工作的场所,使高校图书馆具有“博士后”工作站之称,馆员队伍严重缺少专业人士。 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不足。在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馆员与读者之间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馆员尚未做到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收集并整理读者的信息需求,而读者在馆藏资源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也尚未做到主动向馆员反映信息需求。受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大学图书馆一直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得大学图书馆成为学校层次、地位较低的部门之一。服务方式落后(大量的日常工作仍然以流通和阅览为主),工作人员学历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

2 以人为本,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1、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的价值是通过服务读者来实现的,所以要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开展多种服务方式、如馆内服务,网上服务、定向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好务,尊重读者的平等人格、理解读者、方便读者,对读者一视同仁。不对读者设置不符合政策、不尊重的障碍,给读者提供对文献信息自由选择和平等获取的权利,实行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 同时,图书馆员工在为读者服务中,应谦虚和气、谈吐文雅、举止端庄、动作稳重、作风严谨、工作细致,具有百问不厌、百拿不烦、百跑不倦的精神。工作上做到热心、精心、耐心、细心、专心。对读者充满关怀、友谊、谅解、温暖,以诚实的态度、周到的服务去感染、影响读者,让读者从内心对图书馆员工产生真挚的敬意和谢意。

2、找准自己的路,做好特色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师生,教师除了教学外,还要大量的搞科研,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也在搞学术研究。因此,图书馆应对庞杂的文献信息进行整序、归类,根据师生的研究对象,开展特定的咨询服务,如建立学科馆员制,既加强了图书馆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又能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图书馆的新知识、新服务和新动向;定期到系部上门服务,把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介绍给他们,使他们有时间集中精力搞科研。图书馆应经常通过电子信箱、电话等手段开展互动服务,由智能软件完成的全自动检索推送,一般由用户向系统输入自己的个人档案信息+需要的信息+信息主题,由人工智能软件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检索,最后系统定期将信息推送到用户终端。这充分体现了信息服务的主动性。

3 建立创新的管理内容

1、管理机制创新

内部管理机制包括理顺内部关系、转换运行机制、调整结构、优化队伍、改善条件、提高待遇、调动积极性和增强内在活力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能本管理的作用,使被管理者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2、内容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创新是其服务创新的主体,是信息资源服务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内容创新有重视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强化特色信息服务、开展个性化服务、举办培训和讲座、自建数据库等形式,内容的丰富创新,极大的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体现了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3、技术创新。技术要素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信息描述、标引、分类、存储、检索,以及信息分析、信息传播和提供等都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技术使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时间、空间、方式等有了无限扩大、完善的可能,使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发生了就近、快速、个性、互动、一站式、无障碍、无缝链接等诸多变化。

4、方式创新。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读者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来获取所需的信息,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创新主要有:建立手机图书馆、进行学科化个性化服务、进行网络咨询与参考服务等。

4 创新信息服务途径

不断丰富实体馆藏资源,开展实体馆藏资源数字化。高校图书馆应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丰富优化实体馆藏资源。还要在取得法律支持的前提下开展实体馆藏资源数字化的工作。

注重深层次资源开发,建立特色数据库。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建立自己有特色的实用的数据库,这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建立服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专业性数据库,为教师提供国内外学术动态、理论研究、学科发展方面的信息等。

完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提高读者检索信息的速度。高校图书馆根据读者群的信息需求完善网上信息资源导航服务,可以帮助读者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也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建立适应网络发展的管理模式。随着网络技术潜移默化的进入各个领域,其开放性使得图书馆管理模式也要与之相适应。从图书馆的角度而言,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广阔的资源来充实图书馆的内容;也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建立一种整合多种资源的服务平台,在平台上完成资源的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最大化,这样可以更好的服务大众。

5 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

1、重视培养馆员一专多能,实行图书馆员轮岗制度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收集、分类、阅览咨询等项工作互相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适当地实行轮岗制,有利于馆员了解图书馆工作全貌,树立全局意识。

2、建立馆员与读者的信息通道

读者和管理员应该是平等的,读者可以随时向图书馆员提出建议和请求,对读者来说这比站在馆员的办公桌前拘谨的陈述要人性得多,无形中拉近了馆员与读者的距离,读者服务工作也更好开展。这种亲切自然的交流环境设计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理念。

3、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培训

网书馆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必须充分熟悉馆藏、重点专业及各种检索刊物的使用,及时辅导和帮助读者使用。另外,馆员还要了解本学校的学科设置及学校的重点科研课题,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者利用期刊,使服务工作更有成效。因此,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者应根据馆员的个人特点和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全面知识培训,培养具备特定岗位技能的馆员。高素质的馆员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因此应建立一整套系统的馆员持续教育与再教育体系。

4、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高校图书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人才队伍老化,人才组合不够合理。这需要高校图书馆在引进人才方面多引进些图书专业以外的各种人才,如计算机、外语、历史等各种学科人才,进行图书专业培训之后,如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交换馆员、派出进修、做访问学者等途径,逐步改变目前高校图书馆人才单一,匮乏的局面。从尊重人的个性化特征出发,了解人的所能所长,结合培训结果,大胆起用新人,合理配置部门人员,让他们在适合自己兴趣爱好,能够发挥自己所长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潜能,在管理者的协调下互相配合,最终达到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新水平。

总之,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化的基地,必须创新服务管理,发扬图书馆精神,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寇宏.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16-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管理高校图书馆创新
如何做好电力行业客户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