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应用意义评价
2018-02-09
糖网病全称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全国高发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出现并发症会引起患者视力快速下降甚至失明,病变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DR)[1]。患者病情逐步恶化,发生的病变逐步发展为失明。而且糖尿病眼部产生的并发症具有较低的治愈率,控制比较难,特别是在病变的后期[2-3]。好的确诊方法能够有效防治糖尿病眼部病情的恶化。本研究对糖网病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评价并研究其应用价值,作为本院临床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我院接收的糖网病患者224例,男130例(患眼180眼),女94例(患眼160眼),年龄均在26~78岁,平均(64.1±6.2)岁。病程为2个月~26年,平均为(6.5±3.9)年。对心、肝肾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或荧光素钠过敏者进行排除。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实验对象均给予常规视力检查、眼压检查和裂隙灯检查,记录患者的基本病历资料。给予常规的眼底检查的结果作为常规组的检查结果;常规检查完毕后再使用Topcon-50E x眼底照相机[4],拍摄双眼彩色和无赤光黑白对比像,主要观察眼的选择视随机选取,然后给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其结果为试验组的检查结果。
1.3 诊断标准
1.3.1 视网膜病变分期诊断指标 本文依据1985年中华眼科学会组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期[5],共有六级分期。诊断指标分为:Ⅰ期:微血管瘤合并小出血点;Ⅱ期:硬性渗出合并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Ⅲ期:Ⅰ或者Ⅱ期病变合并棉絮斑;这三期为非增殖期。Ⅳ期:新生血管或者合并玻璃体出血;Ⅴ期:纤维血管增殖膜;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后三期为增殖期。
1.3.2 视网膜病变类型 毛细血管荧光渗漏;黄斑水肿;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微血管瘤。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的比较则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状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结果为:Ⅰ期:常规组 19例,试验组38例。Ⅱ期:常规组 17例,试验组30例。Ⅲ期:常规组 22例,试验组29例。Ⅳ期:常规组 16例,试验组38例。Ⅴ期:常规组19例,试验组29例。Ⅵ期:常规组 24例,试验组35例。常规组检查出视网膜病变共计117例,占比例为52.2%,试验组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199例,为8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造影表现
Ⅰ、Ⅱ、Ⅲ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主要临床表现是32例无灌注区、33例毛细血管扩张、45例微血管瘤,大多表现在黄斑颞侧。Ⅳ期、Ⅴ期、Ⅵ期临床表现是新生血管增生。黄斑病变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黄斑水肿、黄斑缺血。
3 讨论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较为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有资料显示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和糖尿病病程时间和血糖波动情况等密切相关,该病不可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情恶化就会导致失明[5-6]。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视网膜病变分期的依据是眼底状况,但常与FFA检查的结果不符合,FFA检查结果具有清晰的图像,明显的病理变化表现等优点。视网膜出现病变会引起患者视力降低甚至失明,其中最早出现且发生率最高的病变类型是微血管瘤[7]。检眼镜下仅观察到大小、形状近似的红点,通过FFA检查进一步发现其作用机制是毛细血管壁丢失一些内周细胞,从而形成部分囊样膨隆[8]。FFA检查能够在早期就检测出异常的细小视网膜内微血管,在确诊视网膜病变程度等功能均优于ICCA检查。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是最易发生病变的区域,尽早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干预,能够避免新生血管破裂、玻璃体出血甚至是突然失明[9-12]。FFA能够在早期发现无灌注区,确定视网膜病变程度。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方法也需要FFA来评定。本次研究结果为:常规组224例患者检查出视网膜病变共计117例,占比例为52.2%,试验组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199例,为88.8%,收集两组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得出的结果为:糖网病诊断过程中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能够有效诊断出不同种类的视网膜病变分期,并且诊断正确率能够保障,灵敏度极高,具有安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