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学生如何做好实验型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2018-02-09高静茹郭潇韩翠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导师大学生实验

高静茹 郭潇 韩翠平,2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教育部基于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低下的现状,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全国在校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所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项目。其目的是探索并建立以课题和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1];其形式是资助全国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根据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亲身经历,将从医学生角度浅谈如何做好实验型创新项目。

1 当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自2011年在我校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家级项目相对较少、项目成果不突出等。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校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够,广大师生对其认识还不够充足。尤其在医学院校,学生学业任务交重,对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较重视,而对创新教育重视度不够,最后导致申报数量较少,如2011年我院仅3项一般项目,2012年仅1项。其次指导教师方面,由于指导教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临床工作,同时还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因此对本科生科研指导投入精力不足,加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较弱,最后导致创新项目的申报书和研究成果质量不高。再次学生方面,部分学生功利心较重,申请项目只是为了奖学金或保研加分,而不重视项目实施过程。因此为了能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质量,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多方共同反思[2]。

2 探索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方法与措施

2.1 以宣传扩大认知,以了解带动参与

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广大师生对其认识还不够充足[3]。从2015年开始,我院加强了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的宣传力度。教学管理办公室与学生管理办公室联合,通过校园网络、校报横幅等途径进行全面宣传,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此外,组织各种形式关于创新项目的讲座和交流会,增加广大学生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了解并鼓励他们参与到其中。

在教学管理办公室的协调下,将有能力带教的老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与自身兴趣联系指导教师,师生双方相对接,解决了以往学生找不到指导老师而老师的课题找不到学生做的难题,全力推动项目申报工作。近三年,学院平均每年获得10项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7年,学院获得了11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其中重点项目5项,居全校第一位。

2.2 以兴趣为驱动,以坚持为燃油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心理学家验证,人若是拥有强烈的求知欲,他的灵感便会一触即发,结果也会事半功倍,进行科学研究更是如此。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只因在一次考察中对某个荒岛上动物异样的外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在兴趣的驱动下锲而不舍地对其进行钻研,最后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并提出“进化论”,推翻了“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亘古不变的说法。然而,部分学生随波逐流,在对科学研究还没有深入了解的时候便参与其中,在实验过程中发觉自己对此毫无兴趣甚至选择退出,这样既会耽误自己的时间更会影响项目的进度。

除了兴趣这一最好的老师,科学研究还必须要有两把“戒尺”常伴自身,一为坚定不移的坚持,二为永不磨灭的热情。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从1974年便开始着手研究BINAP[(±)-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花了六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合成了许多人想要合成却未能合成的BINAP分子。之后的几年,他又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希冀把这一理论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终于开始普遍应用。耗费六年的时间去合成一个分子,是否能合成以及合成后是否有应用价值对当时的野依良治来说都是未知的,只因他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坚持了下来,才能使他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兴趣、热情和坚持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提现。因此对大学生来说,想要做好实验型创新项目,兴趣、热情和坚持这三者缺一不可[4]。

2.3 摒弃功利,潜心研究

仅有兴趣和恒心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做好实验型创新项目,还必须拥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科研的结果固然是重要的,但若是过分看重创新实验带来的学分、科研奖励等好处,一味的追求实验成果而忽略了实验过程,便是本末倒置,更是曲解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的初衷。科学研究是一个严谨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在当下人心浮动、利益当头的社会风气下,科学研究者更应当平心静气,享受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过程。对此,学校或导师个人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筛选,如设立立项后的试用期,实验操作技能的阶段考核等,以保证真正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课余时间、“戒尺”伴身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让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5]。

2.4 科学选题,合理组队

合理的选题是创新实验项目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选题应当新颖可行、立足现实、贴近临床。考虑到本科生实验的教学和导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情况,采取学生自主选题和导师指导择题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而,由于本科生还未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科研眼界也较为局限,因此,由学生提出的科研课题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虽部分经导师的指导和修改后可立项成题,但大多数项目课题为导师所研究方向分支课题[6]。以此为选题既能提升导师的专业知识和指导能力,也能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师生得以共同探索,共同进步,更有利于项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得以顺利进行。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成员的选择也有考究,这直接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和按时完成。医学本科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基础课程开设较多,学业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来支持他们开展创新实验项目[7]。因此,从大三、大四学生中选取项目成员较为合适[8]。项目负责人可根据每个人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工,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长处,使实验得以高效进行。同时,还应鼓励跨专业、跨学院联合申报,这样有利于发挥不同专业的特点,优势互补。

2.5 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引路人

实验开始后,对于初入实验室的本科生,导师应当要求其从基础学起,熟悉并掌握开展实验所需的各项基本技能[9]。实验伊始,老师便应着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把实验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10]。同时,老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养成自主检索文献的好习惯,让学生学会从文献中提炼出对实验项目有用的内容,并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进行探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寻求最优的实验方案,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在实验遭遇瓶颈时,学生应该首先学会自主思考,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磨练自己越挫越勇的意志。

2.6 合理的时间安排,有条不紊的实验

合理的时间安排是确保实验如期完成的重要环节。实验型创新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实验任务繁杂,且需要参与者的亲身实践操作。每次实验至少应该安排2~3人,以便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可一起讨论解决,也可避免某个人因私人原因无法参加而影响实验的总体进度。为避免因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进程耽搁,制定的进度必须有提前的考量。即使遇到材料短缺、操作失误、设备失灵等突发状况,实验依然能够有条不紊地按时进行。

2.7 妥善结尾,完美收官

在创新实验项目结束后,论文的撰写和实验成果的交流是完美收尾的重要保障[11]。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的查阅和总结资料的能力、分析图谱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已然为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厚实的基础[12-13]。对于有后续研究价值的项目课题,还可在项目结题后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进一步提升创新实验项目的成果。

3 结束语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导力,创新型人才是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要素,最终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充分发挥了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激发创新思维的平台。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不仅能够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教学水平,更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理论与实践并具的有用之才,对日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工作求职都将有莫大的帮助,终生受益。

猜你喜欢

导师大学生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做个怪怪长实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V eraW an g
大学生之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