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出版的价值取向、文化立场和功能定位*
2018-02-09■卢安
■ 卢 安
一、译介出版界对“一带一路”的响应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文化多元、语种复杂,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认可、接受,如果没有译介出版来打开通道是不可能的。因此,译介出版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开路先锋,需要率先站出来为国家的经济、政治行为导航和护航。为此,翻译界和出版界积极响应,包括科研攻关、国际合作项目的扎实推进等。例如,2014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一带一路”选题项目获批127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获批396项。其中,“丝路书香”工程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名列,该工程将面向中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以及西亚北非地区64个丝路国家,具体包括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丝路国家图书互译项目、汉语教材推广项目、境外参展项目、出版物数据库推广等。此外,2016年,翻译界召开了主题为“翻译在语言战略研究中的理论和实践”的“全国‘一带一路’语言文化战略学术研讨会”,出版界召开了以“‘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出版”为主题的“2016国际出版企业高层论坛”,以及由出版界和翻译界共同参与的“2016‘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为了使“一带一路”落地实施,翻译界打出了“一带一路,语言铺路”的口号,出版界打出了“欲被了解,需先发声”的口号。译介出版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为“一带一路”铺好路,搭好台。
二、“一带一路”上译介出版的价值取向
1.塑造中国形象,强化中国话语权
长期的经贸和人文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是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文化遗产。一方面,“一带一路”上的译介出版是直指人心的事业。这条路上肯定有很多传奇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待发掘,并用不同的语种在不同的语言使用者之间传颂。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上译介出版关系到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问题。在变乱的世界秩序中,霸权主义者总是鼓吹各种言论混淆视听,用以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和既得利益。译介出版需要把实施文化建设作为“一带一路”的基石加以铺垫,用事实以示正听,用温情触碰心灵,用真情交换真心,阐发中华民族筚路蓝缕、自强不息、重谊尚义的精神文化品格,最大限度地使中华文化获得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
2.捕捉共赢发展信息,服务共赢发展平台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以陆上“带”和海上“路”为地理轴线,与沿线的各国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首先,政治上,中国曾是半殖民地国家,和沿线许多国家一样,饱受殖民者的凌辱,并积极参与20世纪两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投身战后恢复,摸索出改革开放强国之路,中国人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快速发展的中国不忘来路、不改初心,现在和将来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经济上,面对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大趋势,中国追求互惠共赢发展模式。文化上,中国优秀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它各国文化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也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一带一路”上译介出版需要以“共同体”的阐发为己任,深入了解沿线国家的所急、所需,捕捉共赢发展信息,为合作创造机会。
译介出版必须紧跟政府、紧跟企业、紧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及时用不同语言表情达意、通心通事,加深“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4个国家,就语言而言,粗略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的国语或国家通用语有近50种,再加上一些区域民族或部族语言,重要者不下200种。①译介出版需要以语言服务为基点,划片拓展相关产业,包括图书、报刊等纸介质传统出版产业,数字网络、动漫游戏等非纸介质新兴出版产业等。紧跟政府,就是要坚持高层引领、宏观设计;紧跟企业,就是要坚持项目牵引、双边/多边合作;紧跟民众,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共赢合作业务。
三、“一带一路”上译介出版的文化立场
所谓的文化立场是指当多元文化相遇、共处时,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是自大、自卑、还是自信?“一带一路”上的译介出版的文化立场影响着译介出版的策划、选材,甚至包括对文本内容的选译、节译和编译等。我们认为“一带一路”上译介出版应当本着为国家的所有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提供文化心理基础的立场。
文化传播是经济发展合作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让文化的魅力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为人们观念的革新、科技的创新和信息的更新提供坚实的支持,从而协调和控制经济的良性运行。译介出版应从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高度来构建自己民族文化腾飞的新模式,在与世界上不同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达成一种普遍的共识和认同。因而,译介出版不仅需要遵循传播的规律,还需遵循市场的规律,因为译介出版本身也具有商品属性。译介出版在大力弘扬、大力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中优秀的因素的同时,也在为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市场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因子。
至于如何落地实施,费孝通先生在谈及文化自觉和文化交流时采用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可作为“一带一路”上译介出版的文化立场的指向标。事实上,但凡自强的民族都会对自身的文化充满感情,同时对异文化十分包容,不会盲目自大,更不会轻易受到异文化的影响而否定自己文化的优越性。因此,译介出版需要兼顾信息对称,平衡引进与推出。世界优秀文化共同亮相,在丝路的展台上共舞,才是应有的共赢局面。
四、“一带一路”上译介出版的功能定位
1.联合国内外相关高校,发挥教育功能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语种较多,翻译出版人才匮乏,尤其是小语种翻译人才极其短缺。国内外的出版界、翻译界和高校可以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译介出版人才建设,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和措施,毕竟“一带一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至少长达百年的巨大工程。
2.联合国内外学术精英,发挥科研功能
译介出版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技术活,“翻译无理论”的说法至今还扎根在某些学者的头脑中,译著也直到最近才被纳入译者的学术成果之中,出版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同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项目对走入丝路国家的出版单位、出版产品给予重点支持;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对推动出版走入丝路国家,在出版资源上给予优先配置和政策倾斜。“一带一路”战略或将译介出版从边缘推向中心。“一带一路”译介出版界可以用好用足这些政策,与国外相关机构联合成立译介出版研究中心,吸收各学科精英参与进来,在开展大众文化普及性合作和商业性合作的同时,注重学术性的合作。
3.联合国内外相关企业,发挥服务功能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不够,同样,我们对沿线各国的风土人情、思维模式、做事风格的了解也不够透彻。在沿线各国,以当地语言阐释中国主题的图书较少,满足不了当地人的需求,产生不了较大的影响力。“一带一路”上译介出版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所在国的译介出版机构共同策划、翻译、出版覆盖文学、文化、学术及商业等各领域的中国主题图书,打破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差异所带来的阻隔,可以将选题组稿、编辑加工、印刷制作、推广营销等过程全方位地融入丝路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之中。与此同时,根据各国的生活水平,译介出版所提供的产品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的或者是基于二维码的文字和视频混合的图书。
总之,“一带一路”作为盘活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引领中国经济迈向新常态,同时也将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译介出版需要完整地把握生态和谐的立场、取向和定位,既为“一带一路”铺就坦途,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沃土。
注释:
① 李宇明:《 “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人民日报》,2015年9月22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