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推进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8-02-09郑孟状

关键词:金华大学文化

郑孟状

(浙江师范大学 校长办公室,浙江 金华 321004)*

“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在现代教育史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者和谐互动,既提升大学综合实力,又带动城市发展、产业创新的案例。如美国的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市、英国的伦敦大学与伦敦市、日本的筑波大学和筑波科技城、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与蒙特利尔等,这些都是城市与大学协同发展的典范。[1]大学强化与城市协同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演变,大学与城市的联系愈发紧密。大学已成为城市独特的景观和对外名片,而城市则为大学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保障。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班德(Thomas Bender)认为:“一个没有一所重要大学的城市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2]

(一)城市孕育了大学

1.城市是孕育大学的“胎盘”,为大学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是大学存在的基础,为大学的产生提供物质保障和发展空间。科米特·帕森斯(Kermit C. Parsons)曾说:“城市可能是为大学提供安全、稳定、并不昂贵的房子、食物和啤酒的唯一可能场所。”[3]城市是大学成长的土壤,为大学的生长发育提供最必需、联系最紧密的能量、物资和信息。而大学被城市细心呵护、拥抱养育,不间断地从城市中吸取养分。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是城市孕育了大学。

从城市和大学的演变历史可见,城市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现实物质基础和广阔发展空间。为什么现代大学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的意大利?这与当时意大利博洛尼亚城经济的繁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博洛尼亚属于意大利北部比较富饶的地区,那里丰富的商品、便利的交通、快节奏的生活、流动的信息、多元的文化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丰厚土壤。同时,该区雄厚的财力、充裕的物资、规模性的人口、灵活的管理制度等也保证了大学在校舍、教学设施、图书(馆)等方面的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显然,这些都成为了孕育大学的“胎盘”。

2.城市是大学成长的摇篮,为大学发展提供动力

大学成长与城市支持紧密结合,且不可分割。城市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的发展。世界各大高校对于学校层次的定位、人才培养类型的规定、教学模式的形成以及学科专业的设置,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现状和产业结构构成。城市发展规模越大,大学数量就越集中。城市的规模、级别往往和高校的数量、声誉存在高度正相关。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同时也是拥有我国高水平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艾瑞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的排行榜显示,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五大城市的大学竞争力处于全国前5强,它们同时也是国内拥有一流高校最多的城市。此外,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北京拥有A类高校8所,上海拥有A类高校4所,远超其他城市。[4]

(二)大学滋养了城市

1.大学是城市人才的集聚地,为城市提供人力资源

教育经济学理论提出,教育外部性具有门槛效应,即有一定的准入标准。当教育刚开始发展或在低水平时期,其私人和社会的收益效率是可以低到忽略不计的,但是当教育发展超过准入标准,或者说超过这个门槛时,其私人和社会收益率便会大幅提高。与城市的其他机构不同,大学具有完整聚合的人才系列、自由激荡的学术环境、科教结合的创新模式、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探索、知识传播的外溢效应等特点,在创新上具有先天优势。[5]高等学校教育为创新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而具有非常明显的正外部特性的创新,又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社会效益。大学中专业人才的高度集中,既能够刺激区域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又可以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资政研究和专业咨询。

2.大学是城市知识的创新地,为城市积累知识资本

影响社会集群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知识的外溢范围,同时它也是各个大学城周边产业慢慢形成集群的必要条件之一。正如劳伦斯布·罗克利斯(Laurence Brockliss)所言:“对于每一位锁定在自己研究领域象牙塔中的教授而言,把他们的知识运用于社区是一种焦渴的智力冲动。”[6]因此,在大学城的周边大多存在着大学教师和学生运用知识创建的新公司,这种创业模式为城市带来了新兴的、有活力的知识外溢。拥有专业化知识的科研学术机构和创业团体进行科学技术的研发活动,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并与其他科研机构和创业团体进行交流合作产生知识外溢,最终形成知识资源。以麻省理工学院对波士顿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影响为例,麻省理工学院师生发挥了128 公路地区发展人才主力军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为128号公路科技园至少衍生了175个新生代公司;发展至1975年,已有超过10万名的MIT毕业生来到128号公路地区工作。[7]数据统计显示,128公路地区将近3/4的公司是由曾经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主导创办的,这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内有10个顶尖的生物技术公司,其中8个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有密切联系。[8]无独有偶,国内也存在类似现象。位于杭州滨江高新区中的浙江大学科技园自2001年成立以来,其大学生创业率已跃居全国第一。园区内在2006年进行注册或成立的拥有独立科技知识的公司中,近20%的公司(数量上已超过200家)与浙大师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有的是由浙大的师生直接投资创办,有的是由浙大的师生提供技术指导和知识支撑。[9]至2015年,园区内70%的创业团队都已具有浙大基因。[10]

3.大学是城市文化创新的策源地,为城市提升文化品位

城市拥有的文化与大学产生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发生着相互作用,具有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融相生、共存共荣的互动关系。[11]大学能拥有的最具竞争力、最有价值的资源是自己的科学知识、教育智慧、学术思想和人力资源。大学的科学知识、教育智慧、学术思想和人力资源共同聚合成一种强大而独特的学术文化,从而赋予城市独特的气质,进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而一个高文化品位的城市更容易吸引到大量优秀的人才。大学对城市的这种文化和思想的影响是无形的、不可量化的,一个伟大的城市往往拥有一所或几所高水平大学,这些大学也往往是城市的“金名片”。大学对城市的文化影响需要长时间的历史积淀,难以通过急功近利的方式实现,这需要城市对大学多点耐心,多从长远视角审视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但是,一旦大学与城市建立起了成熟的文化纽带,这种文化影响便会稳定下来,城市也将长期受益。

二、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学提供的创新支撑,而大学的良性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型城市的支持。在两者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社会—政府”的三螺旋关系,而这个关系是以创新作为主线、以市场要求作为连接纽带而形成的。[5]而这恰恰体现出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的诸多可能性。

(一)大学推进与城市协同发展理念进一步凸显

现代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具备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新意识,意识到对地区发展承担义务也必将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如青岛大学在《关于加强服务青岛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青岛大学是青岛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青岛大学是青岛的就是世界的,青岛大学服务青岛就是服务世界,青岛大学是青岛靓丽的城市名片,青岛有多高青岛大学就应有多高。”[12]东南大学日前与南京市举行工作会商,提出“东南大学在南京建设中要发挥人才集聚作用、科技辐射作用、文化引领作用,全力助推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13]

(二)城市寻求与大学合作发展意识进一步凸显

国内外大学城的发展历程显示,城市发展规划已充分考虑大学及其发展的综合影响。在城市的整体规划战略中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的发展,有效融合大学的内在要求和城市的外在支持,从而使大学由知识象牙塔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的良好硬件设施建设是其发展规划的一部分,但更要注重的是其优良的人文社科环境、生态环境和公共景观营造,着重展示创新城市的教育、文化、生态和旅游风姿。例如:无锡市人民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共安排2.5亿元左右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大学建设,其中每年安排1 000万元用于支持江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与引进、科研平台载体建设、学科建设等项目,以扶持江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三)大学与城市双方功能互补性进一步凸显

大学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传承创新文化的每个方面功能的释放都有助于城市相应功能的拓展。更进一步来说,会对城市的相应功能产生同频共振和倍增效应,最终形成两者之间功能的连接和配合。而这种“连接和配合”既是大学和城市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成果,又是在另一层次上强化两者之间的同向共进。城市为大学的繁荣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制度政策、文化氛围等支持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了大学在人才智力、科技创新服务等方面提供的便利,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效益。大学作为人才、知识、文化集聚地,能为城市各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技术支持。从城市和大学发展历史来看,尽管发展过程中两者也有过隔阂、冲突,但更多呈现的是合作、互动与共赢。这是由于城市与大学共进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性,使两者携手共进成为现实可能。

三、大学推进与城市协同发展的路径思考: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牛津大学校长约翰·胡德曾说:“在过去的一千多年当中,全球各地的大学创造了很多不同的大学与城市之间互动的模式。”[14]纵观10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我们也可发现各式各样的大学与城市互动的模式。因此,在推进两者协同发展过程中,必须找准路径,促进两者共荣共赢。面对金华着力打造浙江第四大都市区、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和全省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的机遇,作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浙江师范大学将坚持扎根金华、融入金华、服务金华,全面深化与金华的战略合作,积极搭建产业、企业、人才、资本深度对接的大平台,不断提高对地方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度,奋勇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

(一)推进科技创新,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培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浙江师范大学在加强与金华协同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抓住科技这个纽带,不断将校地合作向纵深推进。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合作。紧扣国家、区域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足学校应用型专业群优势,推进现代制药、大健康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与金华制造业及信息化企业开展深度产教融合,进一步对接生物制药、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智慧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制造、网络文艺、新一代通信服务等战略性产业,将“培养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三链融合,打造全集“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及现代物流技术创新、技能实训、师资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二是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作。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和大健康产业的社会需求,建设涵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区、生物科技科普展示区、现代农业休闲体验中心四大区块,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生产经营示范于一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展示窗口和转移中心,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提高农业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效益和竞争力。

(二)推进文化创新,融入文化精品城市打造

一个城市所散发的魅力和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的文化。不同城市的社会风尚和价值品味也通过其文化来体现。先进的社会文化就像一面旗帜,能鼓舞人爱祖国,激励人爱城市,鞭策人爱家园,激励人竭尽所能地为它们贡献自己的力量。浙江师范大学应充分发挥浙学研究的优势,依托各级各类研究平台,深入对城市建设发展、城市核心精神、历史文化思想、传统文化名人、地区文献整理等方面的层次性、系统性研究,充分挖掘金华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金华记忆、彰显八婺韵味、凸显文化内涵的精品城市,进一步巩固金华市区的文化首位度地位。与此同时,通过塑造正面形象、促进招商引资、培养人才等服务于金华的各行各业,提升金华的城市软实力。

(三)推进平台创新,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构筑

金华是浙江中部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沪杭金发展带”重要成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把金华建设成为世界名城,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金华人民的共同心愿。浙江师范大学应在大力推进国际化过程中,充分运用现有国际化平台,搭建新的国际化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助力金华“走出去”。例如:积极开展留学生“感知金华”“走进金华古村落”等活动,增进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及金华历史文化的了解,体验“文化·历史·经济”融合发展的新金华,培养留学生对华友好情感和文化认同,打造中外交流友好使者队伍。又如,依托学校现有孔子学院、中非智库论坛等国际化资源和平台,通过在美国、欧洲等地共同举办“金华周”“师大周”活动,提升金华的国际知名度。再如,发挥浙江省非洲研究与中非经贸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及国际影响,着力加强市校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和“非洲浙商会”,建构金华与“一带一路一洲”国家(地区)政府、企业、文化机构的联系纽带,助力“浙(婺)商回归”“央(省)企对接”工程和“引进外资五年倍增计划”的实施,推进金华对外开放和促进中非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四)推进教育创新,融入城市现代化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千秋大业,更关系千家万户,是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一座城市安身立命软实力的生动体现,亦是城市迈向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浙江师范大学应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发展的优势,积极推进金华市教育创新,以教育现代化助推城市现代化。一方面,根据金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围绕现有的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着力推进学科专业面向转型,壮大机械、电子信息、化工、经管、法学等学科,为加快金华转型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成为金华的“人才水库”;另一方面,依托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优势,高举师范大旗,为地区培养优秀师范生,与金华共建高质量的附属(实验)中小学和幼儿园,打造金华优质教育品牌,为金华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发挥国内首家特级教师流动站的作用,通过流动站团队力量的引导与指导,为金华基础教育界培养优秀师资。依托智慧教育研究院,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共建“智慧教育”及产业平台,全面提升金华基础教育智慧化、信息化水平。同时,面向地方的党委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团体,积极开展经济、管理、法律、外语、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的在职教育,为金华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五)推进咨政创新,融入城市发展智库建设

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离不开智库的支持,需要提供智力支持,提供辅助决策。[15]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也是最大的人工生态系统,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亟需专业化智库的建言献策。国际上知名智库,如布鲁金斯的公共政策研究、彼得森的国际经济研究、兰德公司的国际关系研究等都对所在区域乃至国际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浙江师范大学应充分利用科研优势,整合学校资源、聚集学术力量,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推进咨政创新,努力打造服务地方发展的新型高端智库。譬如,通过加强浙中研究院建设,整合优化学校优势资源,充分利用经济建设研究等方面积累的基础,为金华城市规划、环境治理、城市管理、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提供科学高效的咨询服务。又如,加强立法研究院建设,围绕法治金华建设,充分依托学校法学等学科优势,组合并兼顾双方现有资源,开展地方研究调查和论证、地方立法基础研究、地方立法评估研究、地方立法起草、地方立法宣传交流、规范性文件审查、立法人才培训等工作,更好地服务金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同时,还可以协同开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研究,加强城市规划指导,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新时代为大学与城市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提供了新的基础和动力,但能否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关键在于双方能否各自准确定位,既不要“缺位”,也不能“越位”;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既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又互渗互合、水乳交融;既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相互支撑、联动共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两者联动中政府与大学的“双赢”,实现高教与产业、城区发展的“多赢”。[16]

参考文献:

[1]王海稳.试论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史、困境及实现[J].高等农业教育,2008(5):16-19.

[2]THOMAS B.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ity: From Medieval Origins to the Present[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12.

[3]PARSONS K C. A Truce in the War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Cities: A Prologue to the Study of City-university Renewal[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63, 34(1):16-28.

[4]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7-09-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5]赵清.大学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91-95.

[6]LAURENCE B. Gown and Tow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ity in Europe, 1200—2000[J]. Minerva, 2000: 38(2): 147-170.

[7]许晓云.国外创业型大学特征及成功因素分析[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0:20.

[8]王忠,朱佩仪,刘军.波士顿人才集聚举措评述及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4):25-30.

[9]杭州高校数千教师兼职创业[EB/OL].[2006-01-24].https://news.qq.com/a/20060124/001601.htm.

[10]浙大科技园: 解开浙大创业率全国第一的秘密[EB/OL].[2015-01-09]. http://biz.zjol.com.cn/system/2015/01/08/020453050.shtml.

[11]孙雷.论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89-90.

[12]青岛大学关于加强服务青岛工作的意见[EB/OL].[2016-04-28]. http://fzgh.qdu.edu.cn/info/1008/1231.htm.

[13]南京与东南大学举行工作会商[EB/OL].[2018-01-12]. http://www.zgjssw.gov.cn/shixianchuanzhen/nanjing/201801/t20180112_5018136.shtml.

[14]张德祥.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7(9):1-6.

[15]文辉.城市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新型智库?[EB/OL].[2015-09-05].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50905/230323163191.shtml.

[16]章仁彪,王雁.大学与城市互动:矛盾与对策分析——再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1-14+38.

猜你喜欢

金华大学文化
张金华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
岁朝清供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谁远谁近?
陈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