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设疑技巧
2018-02-09林玉荣
林玉荣
小说文本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校阅读乃至人生阅读书籍的主要种类。在小说教学过程中,疑问的设置不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技巧,更是沟通师生认知,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是借以实现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疑问的设置应具有可推导性,具有情感和事理的逻辑性,学生可以从所设疑问句去寻求答案,但不是以简单地得出答案为归依,而是在推导答案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认知体验,让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让他们参与到小说的欣赏中来,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设疑应寻找“切入口”,这是学生探寻小说艺术真实的路径,找准对于小说教学有着特殊意义。在此,我先谈谈如何从“切入口”循隙导款来设置疑问:
首先,于关键处设疑。关键处是统领小说情节发展的必然事件,是矛盾冲突使人物的心灵经历了剧烈的煎熬,极端的动荡,充满真实的搏斗,从而暴露出灵魂最真实的一面。如《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住进了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陈奂生想到五元钱一夜,在经济上可以买两顶帽子,“工分单价七角,困一夜做七天还要倒贴一角”。这样的想法,让陈奂生的心理失去常态,于是做出了异乎寻常的动作,不再脱鞋,往太师椅上一坐,使劲坐皮凳三次,用枕巾擦嘴,和衣睡觉,然后起身出门。这一系列动作真实地暴露出陈奂生的灵魂。因为这样的奇遇,“他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这五块钱花得值透”,这种自我满足又透出其精神世界的贫乏,由懊恼到报复行为,再到自我满足,深刻地揭示了陈奂生精神劣根性产生的根源。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设问:作者为什么要让陈奂生住进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而不让他住进五毛钱一夜的普通房间?作家这样的处理正是把人物打出常轨,《范进中举》《药》《最后一课》等名篇都有类似的情节。教学时,能够这样设疑,就抓住了整篇小说的牛鼻子,课堂上的鉴赏导引就变得轻松容易了。
其次,于无疑处设疑。无疑处常为人们视为理所当然,容易被忽略其存在的价值。小说文本,篇幅一般较长,又常是普通而平静的叙述,学生阅读时,也常处于“平静”的阅读状态,许多精彩之处,往往就这样轻易被忽略了。在文本解读中,语文老师就是要在学生一望可知的地方,讲得他们觉得一无所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疑问时,如果能挖掘出无疑处所蕴涵的深刻意义,点明其可疑之所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就不难体会作者在情节构思上的匠心。如《项链》,人们往往只注意到项链的丢失,项链是假的,把它们作为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忽略了玛蒂尔德在舞会上的一夜风光。诚然,“项链是假的”这结局是情节构思的巧妙体现。但这个结局是来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心的吗?丢失项链使玛蒂尔德付出了十年的青春,走上漫长的还债路,那么,是什么使玛蒂尔德丢失了项链?是舞会上的一夜风光,在舞会上玛蒂尔德实现了生命的极致。正是在她展现自己生命极致的时候,因为忘乎所以而导致了项链的丢失。可以这么说,没有了项链,玛蒂尔德不可能实现生命的极致。她付出了代价,用十年的青春来偿还这一夜风光。作者叙述的是一个小人物的辛酸史,是小人物在实现生命价值与经济环境对她的制约之间的不平衡。更令人悲哀的是,造成这一切的不过是一串价值五百法郎的假钻石项链,命运如此捉弄人,这不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吗?
最后,于乖谬处设疑。小说在情节安排上、人物描写上,作者突破了现实的限制,有意违反事物的表现规则,运用反常悖理的手法叙述故事。语文教师就是要把这种表面荒诞、反常蕴藏下的艺术真实的存在,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揭示出来,让学生运用抽象思维推导这种真实的存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甲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不但使他失去生活的能力,失去赚钱养家的能力,也使家人对他的变化感到难堪,从而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因为变为甲虫,他也失去了与家人沟通的能力,陷入了孤独无助的状态。格里高尔变为甲虫的这种生存状态,其实就是现代人陷入生活困境的象征。因此,格里高尔变为甲虫,把现代社会人异化为物的生存状态,以一种更为本质的方式叙述出来了。在教学过程中,我曾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格里高尔是人还是甲虫?作者是以他作为叙述的角度,以他的甲虫经历来展现现代社会人的本质的异化,甲虫是现代人对生存现状无能为力的象征,是现代人孤独状态的象征。看似乖谬,恰是作家费尽心机的构设。
作家有时会发现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而这种现象表面上又是被众人视为合理的,但是他并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冷峻地沉淀于人物命运和情节中。作为语文教师,应敏锐地从作家的客观叙述中,把握其价值观念,捕捉他所发现的不合理的根源。在《祝福》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提出疑问,祥林嫂有没有反抗过?如果学生仅仅回答有,而不深入思考祥林嫂的反抗行为和反抗目标之间是否存在着不一致,那么这个问题就失去探讨的意义。教师只有进一步讨论祥林嫂的反抗行为“逃,撞,捐,问”到底是为什么?问题的本质就浮现出来了。逃出婆家,是为了逃避被卖的命运;向香案撞去,以死抗争,是为了逃避再嫁;她的所作所为,是为了遵守礼教“从一而终”的贞节观;捐门槛是为了找替身,免于到地狱被锯成两半,同时洗清身上的耻辱,(虽然这些耻辱是礼教强加给她的)以获得端“福礼”参与祭祀的权利;问灵魂的有无,地狱的有无,虽然有些许得到肯定回答的盼望,更多的是出于对地狱的恐惧。因此,祥林嫂的反抗行为是更自觉地遵奉礼教,迷信神权的表现。荒谬的正是在这里,祥林嫂有了反抗行为,而她的行为恰恰是为了维护迫害她的封建礼教,是为了维护对神权的迷信,行为和目标的相悖离,是如何深刻地说明礼教神权在精神上蚕食了祥林嫂。祥林嫂是死于礼教、迷信和她自身的精神愚昧,祥林嫂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礼教神权的罪恶。
总而言之,设疑应建立在掌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在深刻把握小说思想意蕴和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把疑问设在学生认知困惑的地方,引导他们进入小说艺术世界,让他们在解惑时享受到求知的乐趣,从而实现“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语文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