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开展亲子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018-02-09王柏骄陈红梅

职业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性亲子成人

王柏骄,陈红梅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0 引言

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关注度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能否全面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各个家长也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亲子游戏作为家庭教育中亲子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也开始被家长们大量的运用到生活中来。亲子游戏能够使幼儿在一个安心愉快的环境中,通过与父母互动、玩玩具、合作玩耍等方式使幼儿的各方面得到发展。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正是在进行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良好促进的。

1 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是家庭内父母(包括血亲关系的亲生父母与拟血亲关系的继父母与养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情感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著名的幼教专家陈帼眉教授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亲子游戏是在一种彼此平等的玩伴关系上进行的,于是当幼儿与成人进行互动时也有利于彼此间建立更为坚固的亲情纽带。亲子游戏大多以幼儿为中心,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月龄较小的幼儿大多进行的是一些动作、感知上的训练,如爬动、上臂的活动、大小肌肉的锻炼,以促进他们身体各项技能和感知觉的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家长可以与之进行的互动也会越来越多,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帮助其在亲子互动中了解一定的社会规则、掌握更多的言语及表达方式等则成为亲子互动中更加重要的部分。

家长通过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或有计划或无意识进行的互动及交流,能够及时满足幼儿探索玩耍或感情寄托等需要,在家长更好的掌握幼儿当前身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如全身肌肉的发展,智力的发展,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认知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能力的发展。而在这里,笔者想要论述的则是亲子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容小觑的作用。

2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就是其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化,便是个体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即个体在生活中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适应社会,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更加注重其智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就往往导致幼儿成人后步入社会时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随着这类问题的暴露,众多抚养者也逐渐意识到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包括很多方面,且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促进幼儿有关社会性的发展,以使其能够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正常地与他人交往,能够与环境进行良性的相互作用的同时,养成健全的心理。而笔者今天要说的,便是家长在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时,能够对幼儿发展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两个方面。

3 亲子游戏在发展幼儿社会性中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3.1 有利于幼儿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的发展

新生儿在刚出生后并不具备自我概念,即对自身的存在、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知。他们会看见自己的手指并含在嘴里,感兴趣地嗦弄,但他们并不知道那是自己身体的一个部分。但是,将一些17个月大幼儿的幼儿鼻子上点一块口红,然后使他们站在镜子前时,他们大多则会奇怪的摸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关注镜子中的那个“玩伴”。而当幼儿成长到三四岁时,开始初步建构“自我概念”,这时的他们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进行自我约束,并且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特征,即产生“自尊感”。自尊的发展也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之一,幼儿自尊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处于一个良好的阶段。

亲子关系是影响自尊形成与发展的首要因素,于是亲子游戏就拥有了较大的优势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自尊感。在亲子游戏中,幼儿与家长间进行游戏的过程,是与他们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成人之间进行相互互动的一个过程,游戏中良好的气氛能让幼儿感受到关爱、尊重、支持与帮助,并同时习得如何去尊重他人。

另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角色扮演类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条件,除此,亲子间的皮肤接触、彼此关于心理状态的交流,都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并进一步使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3.2 有利于幼儿建立安全型依恋

依恋,从狭义上讲,特指幼儿(特别是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之间所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结。亲子游戏能够促进良好亲幼关系的发展,使幼儿与成人之间形成安全型依恋。当与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处在一个陌生环境中时,他们会独自或与父母一起积极地对外界进行探索,与父母分离时会感到较为明显的焦虑,父母回来时则会觉得非常高兴,并愿意与其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幼儿将父母在场的地方看作一个“安全基地”,在“基地”中他们有更多的可能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或者玩耍。

家长在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亲子之间亲密的互动让幼儿尽情享受家长的陪伴、支持与帮助。当幼儿首次进行尝试时,家长往往能够给予其正确的指引和教导,当幼儿害怕进行某种行为时,家长大多都能给予其充分的示范与激励。长此以往,幼儿便能够长时间处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并从家长身上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这也就意味着幼儿与家长之间形成了安全的依恋。在此种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大多更愿意去信任他人,有更多的可能去与他人进行合作,并容易树立自信,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形成较为健全的人格,而这种幼儿往往拥有良好的心态,能够迅速的适应环境,融入集体生活,进而更容易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4 进行亲子游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内容应具有针对性,把握幼儿发展关键期

关键期,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做准备的时期。幼儿发育的过程中,某些行为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下给予刺激才能够出现,而如果这个时期刺激并未及时给予,那么这种行为便不会再产生。另一方面,当幼儿经历着某个领域的关键期时,成人给予其适当的刺激并加以强化,那么幼儿的该领域便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并受益终生。成人在进行亲子游戏时,应有目的地针对幼儿关键期进行内容选择,这不但符合幼儿在该阶段的兴趣点,还能够使幼儿的该领域得到恰当的刺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以成人为主导,幼儿为主体,不宜过度干预

亲子游戏从开始前的内容选择和准备,到游戏进行中的引导和节奏把握,都是以成人为主导。但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真正位于主体地位的则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应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并让幼儿了解自己才是游戏的主人,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也就另外要求了家长在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的过程中,不宜过度干预。成人应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观察事情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给予幼儿支持,使他们总结出自己眼中结论,而不是去打断幼儿,去进行无必要干涉。

4.3 过程中应兼顾娱乐性和学习性

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过度重视幼儿智力发展的问题,而亲子游戏则是将游戏作为主要内容,使幼儿在游戏中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所以,当进行亲子游戏时,家长应努力做到学习性与娱乐性相统一,打破“以学习为中心”的思想,让幼儿在愉悦的心情中逐步掌握各项技能。

5 结语

总之,亲子游戏的开展能够使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下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家长也应注意在开展亲子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使亲子游戏顺利进行,促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芳.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2]但菲.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0.

[3]崔立新.玩是孩子的天性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高琼英.角色游戏该评价什么[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杜晓玲.学前儿童游戏择伴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任智茹.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王晓娟.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类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陈卫平.蒙台梭利实验班中的幼儿异龄互动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猜你喜欢

社会性亲子成人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成人不自在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Un rite de passage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