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安装工程造价”课程中的应用
2018-05-21高喜玲王晓玲申欢迎
高喜玲,王晓玲,申欢迎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0 引言
“安装工程造价”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岗位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内容广泛、政策性强、实践性要求高等特点,既要遵循国家统一计价规范的规定,又要结合各地区的相关造价文件及取费标准,对学生来讲学习难度较大,对教师而言授课难度也不小。因此,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师授课必定会事半功倍。
1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课堂。
信息化教学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大量的信息技术及现代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能够主动思考、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学过程也由枯燥乏味的讲解和演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小组协作、交流汇报等。
信息化教学强调情境设计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注重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才能将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中进行合理的利用,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 “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供热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等工程计量与计价的编制能力,能根据建筑安装工程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工程量计算,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并根据定额及相关取费标准编制工程造价,为学生从事造价员岗位的工作奠定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先讲授相关的规范、定额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学生根据要求识图、进行工程量计算,再根据规范编制工程量清单,依据定额进行综合单价计算,最后确定工程造价。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也可能存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机械的按照老师教的计算,也不需要主动的思考和推敲,再加上对实际施工情况了解不多,现场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空间想象力不够,单凭图纸很多施工部位无法理解,所以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够透彻,并没有完全的消化和吸收,以致于走上工作岗位,突然出现一个大型项目的时候,便无从下手,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3 “采暖工程管道工程量计算”信息化教学案例设计
为了更好的适应我校创建优质高职院校的要求,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在《安装工程造价》课程中,运用合作式、探究式、启发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并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充分的预习,课中利用相关造价软件计算工程量,课后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布置作业、设置闯关游戏等。
3.1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翻转课堂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课上学习课下作业的传统方式,利用信息技术鼓励学生课下自学,课上集中讨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他们通过“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观看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视频,了解施工过程;也可以利用微课提前预习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例如,采暖管道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方法、计算顺序等。
3.2 BIM技术实现漫游,算量软件辅助计算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运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可视化便是BIM技术拥有的重要特征之一,正是这个特点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具有非常强大的指导意义。通常我们用以指导施工的都是传统的二维施工图纸,各种管道、设备、附配件等只能通过线条来表达,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建筑类型各异,形式多样,建筑内部管线复杂,交叉作业、管线碰撞等等,这就给建筑安装工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BIM 技术不但能提供可视化的图像,尤其是一些暗装的管道,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整合,并将设计图纸中重要的内容进行标注,进行管线的综合碰撞检测,形成可视化的数据信息模型,让学生通过视频漫游施工工地,多维度探究现实中无法观测到的暗装管道,不再单凭想象力,了解管道的施工安装情况。
采暖管道工程量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法,传统的手工算量和软件算量,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网站的微课视频学习手工算量的方法,打好基础。采暖管道一般是按介质的流动方向计算,从供水引入管开始,根据水流方向经水平干管、再到各条立管、散热器支管、回水管等。为了便于计算和校核,在计算时应沿线按一定的顺序,将平面图和系统图相互对照,可以按立管系统进行统计,也可以按楼层进行统计,做到不丢项漏项,也不重复计算。
随着各种类型造价软件的开发,我们还可以利用算量软件进行算量,将二维CAD图纸导入其中,算量软件通过智能化识别、可视化的三维显示功能,便可完成工程量的统计。手工算量完成后,利用“算量软件”算量,并对两次算量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手工算量以图纸为基础,以人为主导,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能考虑到更多的实际问题;而软件算量是基于软件模型由计算机直接计算,只要模型没有漏建就不会漏算,因此准确性更强一点;从便捷性方面考虑,当然是软件算量更胜一筹,手工算量虽然细致,效率还是相对低一些的。在课程中安排两种计算方法,主要目的还是让同学们两种方法都要掌握,手工算量是基本功,软件算量适应以后工作需要,只有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运用才能使计算更准确。
3.3 通过互动平台,实现课后测试与监控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记录,了解学生课前的在线学习情况,课上讨论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行为轨迹、作业分数、易错题目、视频观看时长、参与讨论次数等,通过这些详细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学习效果、监控学习流程。为了加强互动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设置了多个闯关游戏,学生必须将该知识点的全部任务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节的学习,寓教于乐,推动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
4 结语
在当今教育形势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势在必行,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翻转课堂、三维动画、仿真模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让单调的学习不再乏味,让枯燥的知识点不再难懂。
参考文献:
[1]吴玫.信息化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应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6):34-37.
[2]刘杨.《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26(1):74-76.
[3]李作华,吴建冰.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造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6(16):100-103.
[4]李宁,贾颖绚,徐江涛. 信息化手段在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5,41(29):228-229.
[5]雷萍娜.基于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3):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