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ESP教育创新与文化大数据智慧契合理路

2018-02-09

职业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用途智慧英语

刘 芳

(哈尔滨商业大学 外语学院,哈尔滨 150028)

0 引言

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又被称作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统称为专门用途英语或ESP),是有别于普通交际用途的基础英语, 特殊用途英语教学是具有特定使用环境和标准要求的英语教学,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会计英语等教学,专业性较强,社会对其相关领域技能人才需求量较大,要求甚高。当今,随着高度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新时代的到来,导致高校ESP教育也同样必须顺应并掌握信息时代的全新特征,及时有效地彻底创新才有出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对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与思想影响都是史无前例的。新模式与全新标准的深层改变与冲击从本质上影响着各行各业。中国高校是大数据的主要消费者与重要制造者。其中,文化大数据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与关联尤为突出。当代教育对大数据高度依赖与深刻的海量超浓缩化、强多元化的文化内容特点,都共同推动并加速着文化资源的大规模数字化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加速了学习者对海量高品质、富时代感教学内容和全时空文化教育模式的迫切需求。归根结底,如何能够综合优化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大数据先进的发展模式,真正借鉴前沿模式与成型经验,跨地域、多学科强强联合,全面协作务实,与时俱进,实现智慧化契合,是能够真正达成促进高等教育实现深化改革,尤其是ESP创新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不二理路。

1 契合文化大数据链接,ESP教育创新的明智选择

高校ESP教育,可进一步细化为学术英语和行业英语,其本质核心强调的是对语言规则的掌握和实际使用二者兼顾并重。ESP的独特使用目标,决定着其具有典型的遣词用句特殊点,即,仅为特定的交流群体使用而服务。交流者之间有着固定一致的交互前提假设和共同价值观接受。所以,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创新一定需要借力“大数据时代”机遇,链接海量的同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相关的文化领域大数据,契合ESP专业词汇、语法、句法、语境、语用、语篇、跨文化知识点,形成多元的智慧化文化“大教育”系统,才能够满足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受者与传播者的多维度长期目标需求。

2 文化大数据智慧教育:ESP教育创新升级的发展理路

大数据时代,新模式、新思路日新月异。当今国际教育已经广泛呈现诸如:办学模式更加开放、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环境更加智能、方法手段更加多样性等趋势特点。因此,中国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创新势必要立足高远,顺势学习借鉴,才会持续发展。努力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与桎梏,实现中国高校教育同世界教育同频共荣,重视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以及持续改进”,“知识、能力、素养”共得,唯将ESP教学与文化大数据智慧地结合,饱有持续竞争力的个性化终身学习教育方可得以实现。

3 契合创新主要决定因素构成的可行性

3.1 理念

坚持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绝非老师是ESP教育的中心主体理念。受众不仅仅能够从老师那里获得所需,而是随时实时跟所有可以获得的海量文化大数据合成形式,包括音频、视频、图文资源等学习。师者不仅仅简单作为课程的授者,还要是受者的合作者、设计者、管理者、引导者、服务者、全程的参与者。

3.2 技术

显而易见,教育与数据,尤其是文化数据的融合:从教学整体内容的生产、传播、到效应的发生,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当今时代,如任何行业、学科的发展、研究与变革都是多领域、各学科协同合作创新的必然产物一样,教育的改革创新同样需要多技术融合、资源共同分享和知识与模式的合力发现。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协作性、创造性和知识性高度融合的环境中,文化文明教育的世代不断传承与优化才可以得以真正实现。用互联网的思维、用互联网所代表的最好的技术、文化形态、再加上相应的政策支持是实现高校ESP教育创新的关键所在。而构建如此高智能技术含量学习环境平台并不是中国所有高校的长处所在,正如诸多研究显示:在ESP教育阶段的研究里,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与多样化仍欠缺,实证实施研究尚极少施用,其必然结果是数据处理技术和程度皆非常低。同时,多数高校本身对语料库的研究、建设与评估测试的研究更是相对寥寥,不能够系统有效地服务ESP教与学的实践。这一度成为契合创新无法逾越的瓶颈所在。数据教育的意义在于对丰富的数据进行开发与多次多维整理,形成教育模式为ESP提供路径和反馈。文化大数据为可替代活数据,能持续地产生价值。实时数据可以实现实时跟踪参与者的学习轨迹,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和统计评价来优化地实现既定教育目标。虽然艰难,高校仍必须坚定将文化大数据引入ESP教育。值得指出的是:截至目前,如中国工程院李幼平院士所创造的把统一内容标签作为活版文化基元,定义网络文化内容基元的“内容寻找读者”的主动服务机制、哈佛开发的基于云技术的学习分析评估系统learningcatalytics、美国普度大学数据分析预测平台、东华大学的智能实验室,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语料库学习平台以及学习数据成长分析等技术皆已经相当成熟,都已经使技术和资源来源与路径问题得到了本质的解决。高校只要能够做到坚定改革理念,借力诸多此类技术和平台,ESP教育与文化大数据的融合链接是可以实现并不断发展创新的。

3.3 人才

文化大数据对于ESP教育的参与,是大数据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宝贵契机,也是全新的挑战。教育工作者不是将学习受者简单地交予ESP文化大数据学习平台而已,他们身上的责任反而更重,教育任务更加艰巨。毋庸置疑,教育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修养、坚固大数据以及互联网基础知识,终身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全新的、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教育创新理念。归根结底,ESP教育改革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执行者的理念、执行力与创造力。

4 结语

现代大学课程教育的终极本质就是必须要赋予学生们鲜活的智慧和创新性行动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国家有用人才的塑造之旅,意义非凡且责任重大。文化大数据具有智慧的基因,能够保持知识的灵活性,是鲜活的、有持续生命力的智慧。高校ESP教育创新,必须选择并坚定地实现与相关海量文化大数据有机地智慧链接教学模式,才能够协助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不间断成长的动力。

参考文献:

[1]Liu Fang.ESPEducationalInnovationsinChineseUniversitiesandCulturalBigDataImportantPromotions[J]. Harbin: North- East Asia Academic Forum, 2017/1(12): 122.

[2]曹磊,马春. 国内外公共文化大数据应用实践[J]. 北京:研究图书馆杂志,2015(12):13.

[3]李群. 交流与交流圈:特殊用途英语的语用学研究[J]. 大连: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2.

[4]刘芳. 文化大数据“锚点”契合协同下的ESP创新实践[J]. 成都:经营管理者,2015(8)上:403.

[5]孙华. 数据教育:大数据时代网络教育升级的发展理路和理念建构[J]. 湖北:软件导刊,2015(4):61.

[6]孟秀玲,赵娟,史彩宁. 我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回顾与思考[J]. 黑龙江: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9):46.

[7]李玉薇,陈欢. 共享文化大数据的新机制——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教授[J]. 北京:广播电视信息,2013(5):16.

[8]刘璐,辛宝忠. 现代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观[J]. 北京: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26.

[9]薛莹.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模式变革刍议[J]. 沈阳:艺术科技, 2017(7):330.

[10]《数据采集与处理》第5届编委会暨庆祝创刊15周年读者座谈会在香港召开[J]. 数据采集与处理,2001(02).

[11]《数据采集与处理》已成立第五届编委会[J]. 数据采集与处理,2000(03).

[12]陈莉,王玲. 数据采集的驱动技术[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4).

[13]孙平凡. 发扬成绩,坚持特色,争创优质高效新水平——庆祝《数据采集与处理》创刊十周年[J]. 数据采集与处理,1996(02).

猜你喜欢

用途智慧英语
DNA的奇妙用途
用途
读英语
水的用途
有智慧的羊
酷酷英语林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书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