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及护理干预分析

2018-02-09黄宝如霍燕嫦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前臂桡动脉外周血

黄宝如,霍燕嫦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 528300)

冠心病作为心内科常见一种疾病,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治疗常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冠动脉介入术(PCI)经股动脉为经典途径,但因其卧床时间较长、术后恢复较慢等因素,临床治疗受到一定影响。近年来常采取经桡动脉进行治疗,具有术后止血迅速、损伤小等优势,但因桡动脉的血管较为细小,易发生血管损伤,从而引发并发症[1]。本研究现就术后常见外周血管并发症出现原因和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行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2岁-69岁,平均(53.94±8.23)岁,并发症情况:前臂血肿9例、桡动脉闭塞4例、局部血肿10例、桡动脉痉挛7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的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无认知障碍,自愿进行研究。排除标准:术中转变穿刺路径患者,严重肝、脑、肾疾病者,精神病史者。

1.3 方法 予以术后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患者针对性护理,具体为:①前臂血肿护理: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皮肤状况,当患者发生血肿面积增大时利用绷带加压进行包扎,然后用50%硫酸镁或冰袋冷敷,将患肢抬高且制动6 h-7 h,严重肿胀者利用血压计袖带进行前臂包扎后充气,压力是患者收缩压加上90 mmHg,充气后放松,直到手部颜色正常,反复操作约1 h后完全放松,然后观察前臂皮肤状况;②桡动脉闭塞护理:手术医师规范化操作,减少损失血管情况,术前予以适量肝素,鞘管留置时间缩短,术后予以适当减压处理;③局部血肿护理:术者穿刺技术娴熟,尽量1次穿刺成功,术后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对出血症状及时发现并给予对症处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腕部制动;④桡动脉痉挛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述治疗目的及大致过程,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前指导患者充分休息,术中护理人员和患者沟通,询问其自觉症状;穿刺过程动作轻柔,置管操作阻力增加时暂停操作并注入维拉帕米及硝酸甘油缓解痉挛现象,严重痉挛者行延迟拔管处理。

1.4 观察指标[2]观察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并发症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AS评分标准判定患者心理状态,50分-80分,得分越高患者越焦虑;疼痛采取VAS评分,0-10分,得分越低疼痛越轻;改善情况评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显著改善;有效:体征和症状出现缓解;无效:患者并发症情况无改变或加重;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表,分数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 本组护理前SAS评分为(62.13±1.09)分,护理后为(51.48±2.36)分;护理前VAS评分(6.37±1.21)分,护理后(2.71±0.84)分。护理前后SAS评分与VA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后并发症改善情况 本组患者护理后显效19例(63.33%),有效9例(30.00%),无效2例(6.66%),总有效率为93.33%。

2.3 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本组SF-36评分躯体疼痛(67.12±2.66)分、情感职能(76.83±2.61)分、身心健康(67.44±2.65)分。

3 讨论

冠心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临床治疗常用手段为PCI,而PCI主要分成股动脉与桡动脉两种经皮介入方式,由于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而近年来桡动脉介入治疗逐步应用在临床[3]。相关研究发现经桡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易出现血管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护理之后可有效改善,因此本研究现对30例行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旨在明确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并发症情况改善效果,从而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SAS评分为(62.13±1.09)分,护理后为(51.48±2.36)分;护理前VAS评分(6.37±1.21)分,护理后(2.71±0.84)分;护理后并发症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SF-36评分躯体疼痛(67.12±2.66)分、情感职能(76.83±2.61)分、身心健康(67.44±2.65)分,此研究结果和潘楚梅相似[4],表明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予以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对出现的并发症应用针对性措施处理,可有效缓解血管并发症情况,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进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出现前臂血肿的原因有穿刺点出现止血不足,造成渗血后进入至皮下;其次是输送导丝时错误进入桡动脉的小分支从而引发血管破裂。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即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发现前臂血肿现象立刻进行加压包扎和血压计充气放松反复操作,直至出血停止;该护理措施可及早发现并发症情况并予以及时处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5]。而桡动脉闭塞的出现和术后压力过大、压迫时间较长等有关,护理人员进行术前筛查,能够有效减少易患因素,然后根据患者体质量予以适量前肝素,该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桡动脉闭塞状况发生。局部血肿出现原因与术者在术中穿刺操作有关,术者提高穿刺技术,减少反复穿刺情况,可有效降低局部血肿发生率[6]。局部血肿还和术后止血器的使用、术后压迫以及抗凝药物不当使用等因素相关,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严密观测其局部渗血状况及近心端肿胀情况,若出现出血则予以加压包扎处理;还可对患者进行腕部制动干预,从而减少局部血肿发生。桡动脉痉挛则多与患者自身情况相关,如血管细小、患者精神紧张等,该症状可进行有效预防。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可予以有效沟通,疏导其紧张、恐惧等情绪,鼓励安慰患者,提高其治疗信心;其次进行知识宣教,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还可遵医嘱予以适量镇静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患者心理状态改善,能够有效降低桡动脉痉挛发生率[7,8]。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对于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需行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补充。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陆凤花.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内科, 2014, 9(4): 507-510.

2 姚志萍.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进展[J]. 全科护理, 2014, 12(3): 196-198.

3 吴雯亚, 李园, 陈菊, 等. 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护理研究[J].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16, 2(1): 25-27.

4 潘楚梅, 汤昌连, 张琢玉, 等. 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13):25-27.

5 张燕, 张英延, 谢纯. 冠脉介入术后股动脉拔鞘管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12): 3-5.

6 李少晶.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21): 152, 154.

7 张岱, 陈兵阳.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24): 3346-3349.

8 杨景萍.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12): 1504-1505.

猜你喜欢

前臂桡动脉外周血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