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医疗援外模式下推广中国内镜神经外科技术的探索
2018-02-09
1 背景
2013年6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简称“特多”)期间,宣布未来三年将向加勒比地区派遣100名医务人员。2014年2月25日,在李克强总理和特多总理比塞萨尔见证下,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和特多外交部长温斯顿·杜克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特多工作的议定书”,开启中国与加勒比地区援外医疗合作新篇章。2015年12月28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奉命组建的第四批中国援特多医疗队出发前往万里之外的特多执行祖国赋予的光荣使命,将中国的内镜神经外科技术传播到特多以及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在此,向国内的医务工作者做一个简略的介绍。
2 初到特多
中国医疗援外历来是中国援外工作的国家名片,也得到了受援国民众的广泛好评[1-2]。荣誉的背后是援外队员付出的艰辛。出国前经常听人说,中国援外医疗队往往出现在艰苦的环境下,医疗条件简陋,终日与蚊虫为伴,时刻面临感染各种疾病的风险[3-4]。对这次出征,出发前家人和自己都有些忐忑不安。但抵达特多后,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和想象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多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特多人民也十分友善。特多的医疗体系是基于英联邦的标准建立起来的,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体制,医疗资源比较集中,全国范围内大型综合性医院(相当于国内的“三甲”医院)也只有3~5所[5]。我们所在圣费尔南多总医院的基础设施和条件都比较完备。在前三支医疗队(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前期努力的基础上,完全具备开展显微神经外科和内镜神经外科的基本条件。神经外科团队是历届援特多医疗队的重点专业,也是历届援特多医疗队中唯一以团队出现的专业。第四批援特多医疗队神经外科团队的胡志强教授(医疗队队长)是国内知名的内镜神经外科专家,与胡教授多年的合作经历,让我们已形成很多默契,这为以后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教学相长
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都要重新适应:语言、医生、护士、工作流程、医院布局、手术室、设备、器械、药品等等。最初的一周,有北京朝阳医院组建的第三批医疗队将我们“扶上马、送一程”,但后续开展工作要面临诸多的挑战。其实最大的挑战不是自然和生活条件,而是我们准备开展的内镜神经外科技术如何获得当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特多医生总体素质比较高,年资高的医生多数都有游学欧洲和美国的经历,年轻医师也比较能吃苦。但是由于特多缺乏神经外科医生的培训体系,所以神经外科在特多发展比较滞后,全国只有10多名医生取得了神经外科的执业资格。中国医疗队的到来为特多神经外科注入先进的理念和新鲜的血液。我们通过开展内镜神经外科手术让特多医生有了更多开阔眼界和实践的机会。在胡志强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成功完成特多第一例神经内镜经单鼻孔垂体腺瘤切除术,第一例全程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第一例神经内镜三脑室肿瘤切除术,第一例神经内镜后颅窝蛛网膜囊肿穿通造瘘术等手术。随着患者的顺利康复,我们也用实际行动得到了特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同。
教学和培训工作一直是援外工作的重点内容[6-12],也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在理论教学方面,医疗队神经外科团队利用ground-round、ward-round和clinic day时间针对具体病例,传授和交流内镜神经外科的理论知识和我们积累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实践方面,我们手把手的传授内镜神经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经典手术入路,各种仪器、设备以及器械的规范使用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学习,圣费尔南多总医院神经外科的年轻医师都有去中国接受内镜神经外科培训继续深造的愿望,我们也时常传授他们一些简单的中文表达,让他们对中国文化和语言产生兴趣,未来能够成为传播中特友谊的使者。其实,带教的过程对于我们医疗队的队员也是一种提高。特多官方语言是英语,通过临床带教,自己也得到充分的锻炼,显著提升了基础英语和医学英语的沟通能力。为后期成功举办内镜神经外科论坛和培训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技术推广
我们从万里之遥的祖国将内镜神经外科技术带到了特多,是期望更多的神经外科医生了解和掌握这项先进的技术。因此,筹备和举办“首届中国-特多-加勒比海地区国际内镜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及培训班”就成为我们此次医疗援外任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医疗队神经外科团队仅有2名医生,在特多举办一届100多人参加的学术盛会,最初真是难以想象的。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中特两国政府、中国驻特多使馆以及特多大学等方面的支持,终于落实了会议所需的各项经费和各项细节。中国第四批援特多医疗队神经外科团队于2016年6月13—14日在特多圣费尔南多市SAPA会议中心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特多-加勒比海地区国际内镜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及培训班”。特多卫生部部长、中国驻特多大使、特多大学校长、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等出席了此次国际内镜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特多、古巴、牙买加、尼日利亚及多米尼克的100余名神经科、脊柱外科、影像科医师参加了此次会议,26名代表大会发言。会议聚焦内镜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会代表广泛热烈的交流讨论,学术氛围浓厚。第二天的神经内镜技术培训班采取“理论授课”和“新鲜尸头内镜操作训练”的模式,培训工作贴近“实战”,使内镜神经外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员们受益匪浅。24名培训学员也成为了中国内镜神经外科技术播撒到加勒比海地区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将会发扬光大。
5 总结
作为中国第四批援特多医疗队队员,我们在援外期间通过理论授课、临床教学及举办内镜神经外科论坛及培训班等形式将中国内镜神经外科技术传播到特多和加勒比海地区,培训当地神经外科医师了解和掌握内镜神经外科技术,惠及当地神经外科患者。在新时期医疗援外模式下传播推广中国内镜神经外科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1]李嘉,宋林子,张鸿祺,等. 对新时期援外医疗模式探索的初步思考 [J]. 中国病案,2016,17(6):46-49.
[2]王楷容. 新时期援外医疗管理的挑战与应对分析—以四川省援外医疗队为例 [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26(3):13-15.
[3]陈嘉泳,郝元涛,周紫霄,等. 困局与突围:广东援外医疗队派遣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卫生软科学,2016,30(7):18-22.
[4]曹广. 提高医疗援外人员整体素质的几点建议[J]. 中国卫生人才,2015(6):80-83.
[5]徐光木,胡天佑. 独立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及启示 [J].职教论坛,2014(25):88-92.
[6]陈燊,刘姣,任冬红,等. 医疗援外任务中培训教学的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2):251-252.
[7]刘燕玲. 我国援外培训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 经济界,2016(3):77-79.
[8]李瑶,董衍美.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15(30):22-24.
[9]岑咏. 交流合作促职教发展服务援外树培训品牌——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援外培训 [J]. 继续教育,2014(10):20-22.
[10]王勇,范勇. 提高援外教育培训教学效果途径刍议[J]. 继续教育,2015(8):16-18.
[11]张蕊,王浩. 浅谈提升援外培训项目质量的有效方法[J]. 人才资源开发,2014(22):44.
[12]孙立新. 援外培训中的学员需求及环节管理研究[J]. 世界农业,2014,(1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