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2018-02-09查君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分级医疗信息化

查君林

1 “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1.1 “互联网+”让医疗信息化突破了医院围墙的束缚

各大医院经过数年的信息化建设,都具备了数字化医院的基本特征,但患者和医生一旦离开实体医院,就难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益处。互联网技术为医院信息化新增了延伸到院外的触手,让数字化医院升级为智慧医院成为可能[1]。

1.2 “互联网+”强化了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互联网+”具备尊重人性的特性,此种互联网思维正在医疗机构生根发芽。以患者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并以此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最终构建良性化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医疗机构所采纳[2]。

1.3 “互联网+”鞭策传统HIT企业的发展转型

过去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多采取政府和医院主导、项目化的模式进行,企业参与度较低,项目后续的生命力和运作效果受到挑战。互联网免费、开放合作的思维正在不断影响医疗信息化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互联网医疗产品为切入点,尝试由传统项目化建设转向免费或合作开发建设,长效运营为经验理念。

2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2.1 第一步:建设单体医院的互联网医疗全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模式

针对首诊患者,可随时随地完成诊前咨询分诊、预约挂号、报告单、就诊记录查询等操作,到院就诊时以往的充值缴费、门诊候诊、就诊流程指引、取药等都可以通过线上服务模式来完成或缩减就诊等待时间,诊后医生对患者的随访跟踪也完全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方式来完成[3]。对于慢病和复诊患者,借助互联网医院的网络门诊服务便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就把病看完,药品通过线上药房服务直接配送到家。对于住院患者,互联网医院提供的在线办理入院,住院预交金充值、费用清单及报告单查询等功能更是避免了患者和家属在院内来回奔波的麻烦[4]。

2.2 第二步:建设医联体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全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模式

针对集团化的医疗机构而言,在单家互联网医院的基础之上,建设互联网平台,推动医联体下所有医疗资源的互联网化及数据互联互通,实现统一预约、统一支付、统一门户、统一物流、远程医疗和教学,医技协作,科学监管决策等。基于医联体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患者可以更为便捷地就医[5]。患者咨询、预约挂号、就诊、复诊、康复、回访、药品配送、增值医疗服务等都依托于线上互联网医院平台和线下医联体的三级诊疗实体(社区-分院-总院)交互完成。

2.3 第三步:统筹地市的医疗资源构建区域互联网医疗全程服务

互联网医院平台升级成为一个开放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平台,并以一家实体机构为基础,设立全市的慢病中心、检验中心、远程医疗中心、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等;全市医务人员可在平台在线注册,实现多点执业,并纳入第三方合作机构;平台同时实现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妇幼保健信息平台等卫生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对接,加强与上级医疗专家、医师协会、医师集团的平台业务协同,构建远程专家医疗健康服务。以慢病患者为例,通过平台完成首诊后,在患者授权的前提下,平台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建立完善患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并纳入“三师共管”体系[6]。

3 互联网+分级诊疗

2015年底“健康中国”建设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并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规划将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出发,突出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7]。所以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虽然起始于医疗服务本身,但最终目的却是重在构建健康管理服务。为了促进健康管理服务的快速落地,依托于分级诊疗模式的建设来推广健康服务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首先以家庭电子化签约服务为切入点,完成辖区内所有家庭档案数据的收集规整,锁定服务人群,建立数据源;其次通过社区健康小屋、可穿戴设备及上门体检等途径完善日常健康监测和档案记录,实现居民健康的自我管理和三师共管[8];最后基于大数据管理分析、健康指标体系、决策支持等手段完善专病管理服务。通过以上三位一体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来构建大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健康中国”建设[9]。

4 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建议

(1)政府部门与医疗机构共同解决医保支付问题,让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介入互联网医疗领域,提供医保支付手段支撑,制定责任认定机制及行业标准。

(2)充分互联网技术收集的大数据,充分利用起来,从信息采集、录入、分析等方面,实现对医疗方式的改变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正在促进医疗系统升级,通过互联网对个人信息的深度跟踪和分析,使得医疗方法更个性化、更加符合患者实际需求,实现精准医疗[10]。

(3)总结分级诊疗制度的创新与试点经验,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举措,积极鼓励包括互联网与科技公司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分级诊疗制度在各地的探索与完善中去。同时,可通过远程教育与远程医疗等手段加强基层医疗培训,培养更多合格的值得信赖的医生[11]。

5 结语

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改善就医无序状态,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全面建成高效统一、管理规范、实用共享、公平普惠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围绕患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不同需求提供科学、适宜、连续、高效的诊疗服务,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虽然互联网医疗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这些障碍最终会随着时间和技术的不断延伸和发展被跨越,互联网医疗发展前景广阔[12]。

参考文献

[1]李洪磊,王强.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7):54-55.

[2]梁晓芸.十堰市互联网医疗模式调研研究及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7):101-103.

[3]李佑祥,江裕华.专业网络系统在神经介入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5,36(12):1547-1548.

[4]杜葵英.利用护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降低护理呼叫的结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8):889-890.

[5]谢文照,龚雪琴,罗爱静.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9):6-9.

[6]孟群,尹新,梁宸.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4):356-363.

[7]汤伟丽.支付宝服务在医院的实践与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 (7):37-40.

[8]于钦明.“健康中国”战略下黑龙江省中药材市场健康发展路径研究[J].知与行,2016,12 (7):151-154.

[9]陈旻洁,鲍勇.医院社区分级诊疗的医患认知研究:基于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 [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5):788-791,828.

[10]王建磊,韩璐,杨晓宇,等.基于互联网医疗的移动诊疗方案分析与设计 [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8) :21-24.

[11]马红丽,高荣伟.“健康医疗大数据”正向我们走来[J].中国信息界,2016(4):24-29.

[12]张伦燕.移动医疗发展模式——以某互联网医院1诊平台为例[J].安徽科技,2016(6):52-54.

猜你喜欢

分级医疗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