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和五脏的演进过程及相互关系的探析
2018-02-09王艺霖李慧丽
王艺霖 李慧丽
(1 重庆巴蜀中学,重庆 400013;2 重庆市中医院眼科,重庆 400021)
中医学不但是医学,也是哲学,与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休戚相关、一脉相承,在诸子百家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体系并走向成熟。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中医学便是以五行学说作为其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从五行到五脏,从五行相胜、相生到脏腑辨证,中医理论从五行开始走过了一段逐渐成熟完善的演进过程。
1 五行的起源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尚书·甘誓》,是夏王启讨伐有扈氏之前在甘地 (今陕西户县西南)的一场临阵演说,由后代史官追记而成。《尚书·洪范》最早对“五行”作出系统解释,“一入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洪范》明确列举了五行的内容,阐述了五行各自的特性与表现。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 《老子》 《尚书·尧典》等观点倾向沿袭“尚五”的传统,五行思维把社会物质生活中的事物归纳起来,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元素,赋予哲理,五者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不断地运动变化,构成了一个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物质存在系统。
这个时期,对五行的描述仅是对生活中五种物质性质的概括,是对生活中实际经验的总结,是早期原始而朴素的五行概念。五行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具有广泛的生活基础,五行理论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五行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对五行的深入了解,为五行生克关系的发现奠定基础[1]。
2 五行的发展
因为土在万物中的特殊地位,在谈及五行时,有人将土特别提出,如《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国语·越语》范蠡曰:“唯地能包容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利”。地即土,万物皆离不开土,故土最为重要。战国《庄子·在宥》:“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乐记》佚文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土所以不名时者。地主之别名也。比于五行最尊,故自居部职也。”这种尚土的思想也反映了农业生活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在后来的发展中曾被保留。
与土一样,尚水说也曾产生。《老子》 《管子·水地篇》等皆盛赞水德。如《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筋脉之流者也;水者何物,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再其后,五行的并列关系被打破,又先后产生了相胜说(相克)和相生说。五行相胜和五行相生学说的出现,体现出古人试图解释五者的内在联系。相胜,又称“相克”,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2]。五行相胜最早出现于西周,见于《逸周书·周祝》“陈彼五行必有胜,天之所覆尽可称”。五行的相克关系是人们从生活中对五行的观察中得到,《淮南子·主术训》记载:“火热而水灭之,金刚而火销之,木强而斧伐之,水流而土遏之,唯造化者,物莫能胜也”。
“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2]。五行相生学说创立的时间较五行相胜晚,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管子》最早记录了按相生排列的五行,而五行相生直到汉代才由董仲舒明确提出来[1]。
相生相克主要从五行的性质和功能的角度,阐明彼此之间相互长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类机制的存在,自然界才得以生机蓬勃,又不至于亢而为害。
3 五行对中医五脏理论的影响
五行与五脏的配属经过了一个从哲学到医学的转变过程。古人对脏腑功能的认识主要来源于解剖知识、生活实践观察以及医疗经验积累,在此基础上,观察到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并在五行学说由哲学向医学渗透的过程中,使脏腑的概念由形态学实体演变为功能态模型。早期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的五行五脏的配属关系模式,经过医家在实践中反复验证,最终确立了《黄帝内经》中的配属模式。这个“从哲学到医学的转变过程”的实质是五行学说的升华过程,即由天地自然到人体,由表象到义象、理象,由有形到无形,由有声到无声,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正如司马迁所云:“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中医五行学说的产生与运用是经过长期观察、实践、认识总结、传承、积淀与发展而形成的,因而其不是假说,而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之说[3]。
五行思维深深地影响了中医药理论体系,五行学说渗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方法。例如对于相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生血,血生脾……肾生骨髓,髓生肝……”,五脏相生不是指的心脏生出脾脏,而是指五脏之间的气血精髓等的濡养关系。对于相克,《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4 中医对五行的完善和补充
中医学借用了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但在应用五行学说时一直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五行学说,构建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体系。
战国《吕氏春秋》记载五行五脏配法:春配脾,夏配肺,秋配肝,冬配肾,夏秋之间配心。古人在实践中发现这种配法不能更加完善地反映五脏的生理功能,在其后不到一百年时间(汉以后),中医学根据临床疗效,将五脏的功能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对应,突破五行配属法则,灵活应用作了调整,找到新配法: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4]。根据共生性原理,阐述人体的病因病机,解释人体五脏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用药。
在其后的发展中,古人又归纳总结了乘侮、胜复理论。《素问》在先秦“五行无常胜”的观念基础上,发展成了五行乘侮说。相乘、相侮实际上是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此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引起相乘的原因:其一是五行中某一行本身不足(不及),如土虚木乘;其二是五行中某一行过度亢盛(太过),如木旺乘土。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又称反克、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引起相侮的原因也有两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强(太过),使克它的一行相对为弱,弱者不能克强者,反而被强者所克制。如正常是金克木,但木行太过,可发生木反侮金;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克方)过度虚弱(不及),被克方相对过强,弱者不能克制强者,反而本身被强者所克制。如正常是木克土,因木行不及,可发生土反侮木[2]。《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五行乘侮的命名,就由此而来。五行乘侮是对相克学说的补充与完善。
胜复理论也叫亢害承制理论。胜即相胜,复即报复。意谓如某运气化强盛,克伐太过 (即相乘),会招致被克者之子起而克制它,以报母仇,便为复,也叫子复母仇。如金运太过,过乘木气 (相胜),木郁而生火,火能克金,即为复。胜复的一般规律是,凡先有相胜,后必有所报复。这种具有医学特色的五行学说在晋唐至宋代的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地应用[4]。
5 脏腑学说的成熟和鼎盛
中医脏腑学说逐渐成熟于金元和明清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中医学术的大发展,中医五行学说也发生新变化,出现了五行互藏、五行颠倒等新理论,从更多的角度去认识脏与脏的关系和各脏的功能,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使中医脏腑学说真正成熟完善起来。
明代张景岳指出:“五脏之气无不相渗,故五脏中皆有神气,皆有肺气,皆有胃气,皆有肝气,皆有肾气,……各有互相倚伏之妙”,每一行兼具其他行的属性。明代医家赵献可提出五行之中各有五行:“以火言之,有水中之火,有土中之火,有金中之火,有木中之火。”火不独与心有关,还有“肾中相火”“脾土中火”“肝火内炽”“肺金气虚,火乘虚而现”等不同情况,说明火可见于各脏。
清代医家陈士铎提出“五行颠倒”关系,包括“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不全生”“不全克”“不敢生”“不敢克”等,程芝田在《医法心传·颠倒五行论》中明确地说明生克顺序是可逆的:“金能生水,又能克水,气滞则血凝也。水能生木,又能克木,水多则木腐也。木能生火,又能克火,木郁则火遏也。火能生土,又能克土,火烁则土燥也。土能生金,又能克金,土裂则金销也。”“虽金可克木,亦可以生水以养木;木可克土,亦可以生火以培土。土可克水,亦可以生金以资水;水可克火,亦可以生木以壮火。火可克金,亦可以生土以化金。”
6 中医五行五脏理论的现状
中医五行五脏理论进入近现代以后,受到了西方近现代科学观念和理性精神的剧烈冲击,它不能全面地反映真实世界的面貌的固有缺陷遭到梁启超等人的猛烈攻击。此后,经过中医界一百多年的思考研究,我们既清理了笼罩在五行之上的神秘色彩,也肯定了五行学说体现世界的物质性和普遍联系的一面,是早期认识事物构成与关系,构建自然与人体的有序图景的简明工具[4]。五行五脏学说仍然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下,其理论指导作用逐渐地抽象化、哲学化,其地位已与阴阳、气血、经络等具体中医学理论并列。
7 总结
“五行”范畴以五行为思维起点,将中国哲学引入到中医药领域,为中医药理论带来了一种思维方式,使中医药理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五行五脏结构系统[5],五脏系统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约关系,维持着体内的动态平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因此,“五行五脏”范畴是中医药学、中医药理论整体性思想的渊源。
[1]颜隆,贺娟.论五行学说起源、发展和演变[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9):709-713.
[2]李家邦.中医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0-22.
[3]张树生.从哲学到医学的转变过程中医五行学说的思考与认知[J].中医杂志,2016,57(5):370-374.
[4]邓铁涛,郑洪.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2):7-12.
[5]任秀玲.《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五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3):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