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护生培养问题探析
2018-02-09费景兰段玉薇张丽慧
费景兰 陈 茜 段玉薇 张丽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好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是临床教学当务之急。临床实践学习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将多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护理专业学生转型护士的重要适应阶段[1-2]。因此,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中医护理人才?结合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作者从临床工作中进行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传承教育与实践探索。
1 中医护生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中医护生呈现“三不”状态 根据近五年的中医院校本科实习生具体情况,分析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质量不高,表现为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接受知识、技能的能力不同。二是职业认同感不足,多项研究[3]表明,护理专业实习学生职业认同度偏低,尤其是本科学历实习学生总体职业认同度更低,今后带教过程中,提升空间较大[4]。三是有效沟通技能不足,护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自我感觉良好,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1.2 带教老师缺乏系统的教育背景 我国护理高等教育起步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带教教师多由科室高年资护士承担,虽临床经验丰富,但普遍缺乏系统的教育背景[5],尤其是带教中医护生,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规律与方法。护理临床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纽带;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平台;是成长为护士的必经之路,因此临床教学在护士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而目前的临床带教效果反馈情况却不容乐观。结合中医药发展纲要科室对实习生带教进行改革。
2 提升临床带教团队创新意识
2.1 实行三级护理带教机制 由科护士长-病区总带教-带教教师组成三级带教梯队,科室有专人负责制定实习大纲,指定各项目带教老师,每周进行小讲课一次,提前安排实习生复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病人,解答疑问和难点,介绍新知识、新技术。各个病区有总带教分配具体实习内容及进度,督促各个带教老师完成,专人带教学生。
2.2 制定方案 明确目的和任务 各个带教老师结合自身及护生情况,按照“重临床”的基本原则,联合实习大纲,制定个案化培训方案,实现基础理论、临床实践能力、中医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2.3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2.3.1 团队协作为主的PBL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题,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老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问题/病例诊治护理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护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学习,通过反复的锻炼,逐渐培养创新性、评判性思维的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6]。
2.3.2 PDCA护理教学模式 2015年3月品管圈[7](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管理工具引入医院,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主要包括制定计划 (Plan)、操作实施(Do)、检验结果 (Check)和调整处置 (Action)等四个阶段。科室根据品管圈在临床应用效果,引进PDCA模式[8]展开教学,结合科室特点与中医护生情况,制定教学任务与目标,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开展一系列教学内容,同时定期总结、随机抽检,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争取达到最优的中医临床护理教学效果。通过近两年临床观察,PDCA管理法在中医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是具有可行性的,不仅可规范化、系统化教学内容,提高科室带教水平,对护生在患者与带教老师心中的形象也具有提升意义。
2.3.3 头脑风暴法教学运用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采取会议讨论的形式,让所有参与者围绕某个主题畅所欲言,激发灵感,创新思路,在自己的脑海里掀起思想风暴,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9]。在科学、具体的教学大纲外,对护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调动护生实习期间的好学精神与积极性,更好地将所掌握的中西医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应用于临床护理,大大地提高了中医护生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提升了中医护生动手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沟通技巧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更优秀的护理工作者[10]。
2.4 注重护生的思想教育 带教过程中多给予护生积极的肯定的信息,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增加其职业认同感。引导护生树立学生观和学习观,使护生成为具有创新性、主动性、独特性、传承性、全面性的人才。使护生养成学习规律、学以致用及慎独精神。
2.5 确立临床教学目标
2.5.1 知识目标 了解专科专病医疗护理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积累分析解决问题经验;掌握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护患沟通技巧等技能。
2.5.2 态度目标 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教育,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讲解,现身说教,以身边优秀老师影响护生,培养爱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职业素养;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及既病防变的优势,传承创新中医药疗法,为实现全民健康战略,尽力尽责。
2.6 建立健全护生考核制度 由科室护士长、总带教和带教教师组成成立考评小组,从服务态度、医德医风、工作能力和劳动纪律等方面,在病区实习结束前2~3天进行护理操作技能(至少一项中医项目)考核和出科理论考试。通过出科考核,提高了护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增加了护生学习中医护理疗法的信心,也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汇同各带教教师为每位护生的综合评议、评语和评分,汇总成实习综合成绩,交护理部,作为评选优秀实习生的条件,提高中医护生职业认同感。
2.7 做好护生心理照护 护生多为独生子女,涉世不深,社会经验匮乏,学习工作压力大,在临床带教中老师们给与心理照顾,关心关爱护生,发现不足及时引领改正。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护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主要通过择业观念、就业定位和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开拓护生的就业路子、转变就业观念;针对面临毕业的学生出现困惑、迷惘等不良情绪,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岗位自豪感,走出心理困惑,正确面对就业和人生选择[11]。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对护理本科生专业态度形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12]。带教教师在临床教学的同时常被安排从事大量繁杂的护理工作,部分带教教师常以临床工作为主,教学工作为辅[13],教学准备不充分。建立教师资格准入制,制订适应护理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带教教师遴选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专业化培训,通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目标引导教师自主学习,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深化临床带教老师的职责,使带教老师铭记自己的职责:专业精神思想的倡导者;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播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角色转变的指导者;执业安全的维护者;科研工作能力的开拓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博学技精,甘做护生成长历程引路人。
综上所述,以中医临床医学院为依托,努力提升中医护生能力,可以改变中医院校护生“高分低能现象”,提高其动手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中医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护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更好地体现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辨证施护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中医护理实用性人才。
[1]曹海华,王欣鹃.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11):34-38.
[2]臧爽,柏兴华,赵梅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初期成就倾向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6):2063-2065.
[3]刘媛航.不同学历层次护生职业认同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3A):2680-2681.
[4]李文慧,李葆华,童素梅,等.不同实习阶段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7,8(14):615-621.
[5]颜艳,杨小林,薛小静.中澳本科护理临床实习的比较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3,27(2):97-98.
[6]姚晚侠,胡常健,周旭江,等.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在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2(33):158-160.
[7]王楼蕾,王晓燕.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院管理,2014(1):61-64.
[8]尹玲,陈先红,谭丽君,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122-123.
[9]禹海鸥.“头脑风暴法”在护理梯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4):334.
[10]孙晶,马月仙,张志伟,等.分层次、分阶段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5):2298-2299.
[11]韩捷,徐立然.关于提升中医临床教学能力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3(15):25-27.
[12]杨柳娟,蒋晓莲,李小萍.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带教教师期望的综合研究[J].华西医学,2012,27(2):288-291.
[13]方秀新,刘凤,许红梅,等.高等医学院校不同级别实习医院护理临床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