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诊断学PBL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8-02-09张淑珍黄毓娟
郑 星 张淑珍 黄毓娟 杨 帆
(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陕西 咸阳 712046)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大学提出,它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它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已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1-2]。但PBL亦有不足之处,实际教学效果可能受到师资配备、生源质量等客观因素影响外,也因课前准备情况、学生的参与度、课程安排等因素的影响而显著不同[3]。国内医学院校相继在教学过程中开展PBL教学,但针对中医院校进行西医课程的PBL教学研究缺乏相关的报道。在我校教务处的支持下,教研室对中医院校诊断学部分课程采用了PBL教学模式,此模式下的教学过程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与体会,本文就该模式下教学的优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1 PBL教学模式对中医院校教学的优点
1.1 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及学习主动性 诊断学作为一门基础和临床的重要桥梁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部分应用PBL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医学教育分割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弊端,更好地向现代医学教学目标靠近[4]。目前的各大中医医院诊疗过程越来越多地涉及西医诊疗,诊断学又是西医基础向临床转化的重要学科,因此中医类医学生需加强诊断的学习。本教研室对中医院校诊断学“心脏检查章节”采用PBL教学法,模式为每个小组 (7~8人/组),课前选择1例病案,分为3次课程,每次课程根据病案情节进展进行问题的研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临床设置综合性的提示性思考题。学生通过阅读病案结合提示性问题,总结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后查找相关书籍或文献,结合既往学习过的基础课程(如: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化学、解剖学等)。下次课程时组长对结果作总结陈述,再进行集体讨论总结,最终教师总结点评。末次课程后写1篇关于该病案分析的思维导图及研讨报告。通过此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专业素质。
1.2 培养科研意识 中医类医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先辈们传承的经验医学知识,强调整体观,辨证论治[5]。西医主要是循证医学的思维,寻找证据如基础实验或临床实验支持的诊断治疗方式,正确的临床思维是诊治疾病的核心[6]。因此,不论中医或西医都应锻炼临床循证思维,同时更新教育方式也是中医发展的需求[7]。大学期间应锻炼查阅资料、循证的能力,在PBL过程中,要求学生查找资料方式有多种,第一次课程中应告知学生查询的途径,如:查阅相关书籍、数据库文献检索以及医学类网站。学生通过上述方法主动探索,不仅能体会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过程,还能获取直接的学习经验。不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组合、分类、推理等科学方法,以及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最终能精准地查询有循证依据的可靠专业知识,而不是局限于不正规的网页或百科知识中查询,注重科研的严谨性和循证要求,从而培养中医类医学生的科研意识。
1.3 增强团队意识 PBL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每位成员均需要解答,而次要问题可由组长分配至个人再查寻,下次课程中讲解查询结果,由秘书进行记录。组间每位成员各司其职,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如果有不同意见,应寻找证据解说,使其他组员信服。必要时教师更正和讲解错误的原因,在讨论中互相更正或纠正,有助于让学生“知其然”同时“知其所以然”,做到“纠正一个错误,全团队受益”。在此教学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学习理念,有助于学生建立协作观念,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师有很重要作用。
1.4 培养人文意识 近年来,社会舆论越来越多地反映医患沟通的问题,医患之间矛盾日益尖锐,使得不少医学生对未来的临床工作产生质疑与担忧,其实,认真分析医患矛盾,患者的不信任及不理解,主要原因是医患沟通少且效果差[8]。因此,为更好地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学人文教育作为培养医生不可或缺的内容已越来越受到关注。PBL不仅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自主提问、自主解决问题,同时病案中涉及医疗人文关怀,如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经济情况等),问题中可设计与患者沟通出现的不当之处,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探讨,更好的发挥中医类医学生的人文思想。
2 PBL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PBL教学方法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PBL教学要求参与的教师需进行课前培训,学习该教学模式,课前教师需要熟悉本课程的内容,也应了解相关课程的知识,并进行PBL教学的研究与探讨,选择恰当的病例。此过程会提升教师的素质,但会耗费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且每组都有一位带教老师,那么实施PBL首先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其次,PBL教学需设立专门的教室进行讨论学习,这样会增加学校教育成本,同时,医学生诊断学于本科阶段大二或大三开课,学生的专业课较多,此教学模式延长学生自学时间[9]。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情形下,只能将PBL课程应用于部分章节,随着教学改革,再逐步过渡。
2.2 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较难把握 PBL教学以病例逐步导入,其内容设计的难易程度不易把握,且中医类学生的西医临床基础较薄弱,学生自身较重视中医相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素质,选择病例时应结合中医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设置重点掌握问题。同时,诊断学的体格检查也可加入学习讨论中,提高中医类学生的操作能力,将课本中的知识具体操作化。病案还应体现医患沟通方面,讨论过程中可进行医患的角色扮演,进行医患沟通,让学生感同身受,认识到医学伦理问题及敏感问题,树立正确的医务人员职业态度观。
2.3 教学氛围的营造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多为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师生双方突然接触PBL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会觉得有些不适应。若没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逐步探索适合中医类学生思维的学习方法,若课堂气氛活跃,那么学生学习更主动,学习效果佳。因此好的教学气氛是很有必要的,带教老师应尽可能采取开放的态度,灵活掌握,不拘一格,教师应记住学生名字,座位合理安排,学生也会较轻松自如地加入探讨。可让学生自我介绍,因每组均需一位组长及秘书,同时让学生自我演讲竞选,通过老师点评和同学举荐,还可提升面试能力。通过上述方法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3 结语
本文是通过对中医类学生进行诊断学的PBL教学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教学后学生们也认为获益颇多,首先,PBL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中医类医学生的西医临床知识及技能操作,强化正确的临床思维,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PBL教学过程需要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此过程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为以后研究生阶段或临床科研工作做好铺垫;最后,PBL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人文意识,为成为一名专业技术强,职业素质高的仁医做出努力。当然,PBL模式亦存在一些问题,可结合我国教育情况或者院校的具体情况,不断克服与改善。
[1]彭荣翠,崔伟,梁天坚,等.论中医PBL教学中的三大影响因素[J].时珍国医国药,2014(10):2518-2519.
[2]何俊峰,兰萍,刘颖,等.国内诊断学PBL教学效果的Meta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5):116-118.
[3]张文玲,冯晓,刘艳林.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16-116.
[4]王晶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9-71.
[5]黄宇琨,黄宇琛,邱氟.中医的医学模式探讨[J].河南中医,2011,31(11):1236-1238.
[6]刘新光.培养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对疾病的诊治水平[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6):491-492.
[7]张涛,黄会云,朱朝阳,等.基于循证医学思维应用PBL教学法提高中医内科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实践与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13-114.
[8]陈国栋,刘江华,王梦瑶,等.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改革的探索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7,38(5):86-88.
[9]唐亚平,刘燕平,杨宏宝.当前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的不足与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096-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