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脑风暴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运用※

2018-02-09崔家鹏袁东超杨茗茜王彩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头脑风暴

崔家鹏 倪 菲 袁东超 杨茗茜 王彩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目前,以学习者为中心、提高育人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1],而课堂教学质量更是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是培养中医人才的迫切需要,这对提高我国的学术地位,增强中医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对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中医基础理论人才培养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学生入学后所接触的中医入门课,也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其学科属性具有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属性、受古代哲学深刻影响、多学科交叉等特点。我国的高等中医院校教育目前仍主要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法,偏重数理推论,学生们从中学进入到大学,初次接触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灌输式教学模式习以为常,认真地听讲,期待从老师详细的讲解中获取知识。但是,中医学具有特殊的学科属性,绝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很难全盘接受教材上深奥的内容,从而逐渐在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使得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越来越难以深入。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中医理论,试图通过自学方式探索中医知识。但由于缺乏认知基础,往往在探索中最后也是徒劳无功。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的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使理论讲授保证了其完整及连贯性。但是仍存在较多的弊端,由于这种平铺式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上课热情减退,枯燥感十足,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因而无法激发学生主动获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兴趣。

2 头脑风暴讨论式教学理念的提出与简介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时候,这种情境就叫做头脑风暴。由于团队讨论使用了没有拘束的规则,人们就能够更自由地思考,进入思想的新区域,从而产生很多的新观点和解决问题方法。将这一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当学生有了新观点和想法时,他们就大声说出来,然后在其他同学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所有的观点被记录下来但教师不进行点评。只有当头脑风暴讨论结束的时候,才对这些观点和想法进行评估。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学生们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脑风暴法,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笔者结合多年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经验将这种方法与讨论式教学结合运用到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中,尤其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更受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热情。

3 头脑风暴讨论式教学法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点,笔者提出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应用“头脑风暴”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课前准备、明确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教师总结提高等4个方面,探讨出如何通过改进,设计出更加适合中医基础理论的讨论式教学方法,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的生动形象与易于理解[2]。

3.1 课前准备 一堂好的讨论课应当生动而不沉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的参与,有明确的主题和发展方向,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讨论学习知识。教师是讨论课的引导者,要明确教学目的,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师只需讲授基本知识,建立理论框架,为学生形成个人见解和讨论提供依据[3]。同时为了使头脑风暴讨论式教学法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应在课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中确定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收集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资料预先给学生参考并拟定话题,便于学生了解与课堂上要讨论内容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外界动态。如《脏象》章节中的五脏是重点内容,中医对五脏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是难点。根据以上重点和难点,结合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可以拟定讨论话题“五脏功能认识更重要,还是形态认识更重要?”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明白中医所认识的五脏是“形态功能合一”的概念[4]。就学生而言,在上课讨论之前,对于待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所了解。此外,在头脑风暴讨论式教学正式开始前教师还可以出一些创造力测验题供大家思考,以便活跃气氛,促进思维。

3.2 明确分组讨论 学期初,将讨论话题和讨论计划公布给各班全体学生。由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涵盖面较广,教师在拟定讨论话题时应注意以突出课程大纲中的重点概念为主、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程难点内容为目的,不宜涉及医学流派问题、各家学说观点等难以理解、较偏的内容。委托学习委员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人,并确定1名组长,再推选1~2名记录员 (秘书),其他同学负责收集资料、整理讨论论据。组长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讨论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讨论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如通报讨论进展情况,归纳某些同学精彩发言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设想,活跃课堂讨论气氛,或者让大家静下来认真思索片刻再组织下一个发言高潮等。记录员应将讨论者的所有设想都及时编号,简要记录,最好写在黑板等醒目处,让每个参与讨论的同学能够看清。记录员也应随时提出自己的设想,切忌持旁观态度。

3.3 全班交流讨论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小组推举代表发言,其余组员补充,展开全班讨论和辩论。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环顾全局,把握进度,适时点拨,使问题的讨论层层推进,达到一定的深度。对于讨论中出现的离题跑题现象,教师要随时给予必要的纠正和指点。对于得出的偏激结论,更需要教师恰当地“指点迷津”,但是要绝对禁止批评,这是头脑风暴法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头脑风暴讨论法的原则,教师可规定几条纪律,要求参与讨论的同学遵守。例如,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消极旁观;不要私下议论,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思考;发言要针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要客套,也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切忌相互褒贬等。

3.4 教师总结提高 在讨论式教学法中,讨论话题的设置是基础,教师的总结提高则是关键。教师的讨论总结正像一根指挥棒,做好讨论总结十分必要。首先,教师要点评各组的团结协作情况。再点评每一位参与讨论的学生表现,包括其语言表达、文献引用、观点对错等。最后,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在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关于该部分内容理解上的偏差,点明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总结时既要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又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尤其对学生小组讨论的结论不能强求千篇一律。其实,中医基础理论这门人文科学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终极的,而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师在总结时不能封口,而是要多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断提出自己新的观点。

4 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开设对象通常为大学一年级新生,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使得他们缺乏查找文献的习惯,而头脑风暴讨论式教学法应用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就可以督促学生在收集资料、整理论据过程中去检索文献,从大一开始就逐步养成查找文献的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查找和利用文献的能力。

头脑风暴讨论式教学法以老师命题、学生思辩为主要模式,既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问题,又能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弥补了学生对中医认知不够的缺陷。该教学法符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潮流,更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形方式之一。在中医基础理论课堂中引入头脑风暴讨论式教学法,以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抓住重点难点并进行提炼总结讨论议题,学生围绕讨论话题积极思考、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再恰当表达。整个过程既将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生动化,又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更利于老师在学生讨论中发现学生认知上的错误,给予及时引导和纠正,使学生加深对重点内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革,更为创新型优秀中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需要人才来发展与传承,而人才的培养的基础是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十分重要的中医教学基础类课程,显示出尤为重要的地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基础,融合现代化新颖的“头脑风暴”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了中医的思维模式,增强了中医学的生命力,同时《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价值得到了有效的体现,不仅达成了教学改革的目标,还使《中医基础理论》得到持续的创新与发扬。

中医基础理论应用头脑风暴讨论式教学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将来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值得重视并积极大力推广。

[1]韩天放.对分课堂应用于《中医各家学说》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9(36):180-181.

[2]李宁.《中医基础理论》案例式教学改革方案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6.

[3]陈兰萍,贾淑云.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6(1):74-76.

[4]尹勇,李定祥.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5):128-129.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头脑风暴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脑风暴大挑战
《风暴中奔跑的树》
头脑风暴
头脑奥林匹克
2015A/W暗黑风暴来袭!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