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心得※
2018-02-09张志敏武志娟宋兴华谭玮璐任培华
张志敏 武志娟 宋兴华 谭玮璐 任培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广东 广州 510120)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作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一方面,它既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又是将伴随他们终生学习中医的伴侣;另一方面,中医基础理论既是中西医学生步入医学殿堂的开门第一课,又是他们未来即将经历各种思想斗争、思维转变而最终必然选择的人生重要课程。同时,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是否成功,不仅决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少和中医专业思想的牢固程度,而且极大程度影响着他们未来道路的选择。虽然中医思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如果能在初学《中医基础理论》时就能够让他们有坚定的信心去学习中医,初步建立中医的思维模式,至少可以让他们在探索中医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
1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和措施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即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监控和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并将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1-2]。而将形成性评价有效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巩固专业思想,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
(1)在课程开始前和课程即将结束时及时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并尽可能及时解决。问卷分别从填报志愿、国学基本功、学习目标、未来设想等几个方面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的国学基础比较薄弱,从事中医研究兴致缺乏或是被动选择,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这一状况;入学前高中阶段文科生、理科生对中西医专业理解程度略有差别;课程结束后的调查则显示在学习兴趣和目标以及未来就业的选择上有很大改变。
(2)适当减少理论学时,增加自主学习和见习课程时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理论学时由原来的90学时减为74学时,增加自主学习16学时。教师通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知识链接和拓展,有效增强理论授课效果,并进一步了解学生动态学习中的思想变化,从而进行分类指导。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在整个班级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3)有组织地开展小组讨论,积极指导,适当评价。自主学习主要通过教师有计划的指导,在学生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如分组讨论、代表主讲、组间互评、学生网络自测等。自主学习使得学生在集体学习和互评过程中不断增强认知,同时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对整体学习热情和氛围产生积极效果。在此基础上,课堂测验、阶段小测、期末总结、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等,形成“学生互评”“小组互评”“师生互评”多层次分析和反馈,丰富教学过程中信息,更为客观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为评教评学增添了实质性的内涵。这种教学改革不但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纯通过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学习效果,为进一步教学研究改革奠定了基础。
(4)配合课程学习,由主讲老师在全校范围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讲堂”“走进中医”“中医精选医案解读”以及选修中医养生学等教学活动,充分丰富学生课堂外的校园中医氛围和中医文化环境。这就为未来课程的中医专业系统教学奠定基础,为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5)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学习。如开展“云课堂”、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网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平台学习,并设置评价和考核等环节。
(6)积极组织编写适合新生入门的中医教材,及时通过课外阅读,自主学习,探讨对学习《中医养生知要》的阅读心得体会。根据学生心得体会,适度引导同学对基础理论的解释,逐步深入,潜移默化。
2 取得的成效
中西医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对中医感觉“懵懂”“玄乎”“神秘”“迷信”“封建”“落后”,到学期结束后对中医感觉 “有道理”“科学”“有感情”“爱上”“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老中医”“期待”“盼望”“梦想”等的一系列描述,可以感到授课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学生的不懈努力。通过不同方式的剖析,如对哲学部分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的反复讨论,对病因病机的初步推理,结合自身体质的辨析,逐渐懂得中医合理的内涵所在,并通过对自我养生的分析,或对孙思邈“大医精诚”等有关医德的讨论,无不展示同学们中医思维改变并逐渐形成过程中的挣扎、痛苦、困惑和抉择。
其次,在授课形式上的改革,一方面适当减少理论学时数,给同学们更多思考的空间。另一方面,按照大学开展形成性评价要求开展的自主学习,同学们通过小组学习和讨论,不仅稳固了课堂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帮助。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授的补充,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不但承担诸多理论授课的作用,并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学习逐渐由被动转主动式导学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再次,尊重教学规律,重视课程安排。对担任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教师团队,同学们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如在病因病机、体质等章节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中医师授课,学生可以更好地从临床角度增强对病机理论、体质学说的深入理解。而开篇绪论的大课讲授则由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知名教授担任,以从不同角度彰显中医药学的魅力和成果。“走进中医”“古代医案精选”[3]“药食同源”“大医精诚”医德规范的点评和拓展,无不展现同学们对我们这个教师团队的认可。课程前后贯通,课堂和课外学习结合,师生互评,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为逐步巩固和建立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构建产生深刻的影响。
同时,充分利用大学提供“云课堂”等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网站等,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可能。一方面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其学习的视野,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讨提供帮助。
3 存在问题
通过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形成性评价,逐步形成以培养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主动性、强化以中医思维为导向,注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宽中医系统认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然而总结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学习效果和成绩单一化、主观化[4],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理解不深刻,对传统文化了解缺乏,古文基础薄弱。这些会对中医理论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
加上教材本身有些地方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阐释不能完全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且不同教师在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困惑。即使同一个病人,不同医师就会开出不同的处方,从而显示中医本身存在的多层次性。
整个学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形成性评价开展地有声有色。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不断提升,中医思维模式逐渐形成。授课教师精神饱满,课堂授课与课后辅导相结合,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而测验结果,无论期中小测,还是期末考试,客观上并没有显示及格率的大幅度提升。这可能是在开展评价之初没有估计到的情况。或许,这正是在教育理念转变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从形成性评价的构成要素来看,评价不仅仅限于形式的改变,实质上是教育理念的转变[5]。
4 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否成功,一方面决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多少和中医专业思想的牢固程度;另一方面,极大程度影响着他们未来道路的选择。虽然中医思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也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如果能在初学中医基础理论,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就能够让他们有坚定的信心去学习中医,初步建立中医的思维模式,至少可以让他们在探索中医的道路上尽可能少走一些弯路。而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围绕形成性评价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观察、记录、反思、评价、考核等,取得较好的效果。尽管这些效果还不能及时精确地反映到学生的成绩,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和构建等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对授课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也将逐渐产生深刻影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