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圣之为圣刍议

2018-02-09董业明

枣庄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庸圣人弟子

董业明

(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孔子是世界文化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人。至尊先贤老子,贵为道家鼻祖,被孔子尊为老师,有伟大的《道德经》传世,但他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其影响力都远逊于孔子。西哲苏格拉底乃思想巨匠,其不朽的精神之光烛照古今,但他也仅仅是哲学之王。佛陀、基督,似乎可以在宗教信仰方面和孔夫子相提并论,但可惜祂们只是被人塑造出来的神。人不和神比,庄子说,“异类不比”。至于古今中外其他影响力较大的一些“大人物”,也仅仅是分别在某一时间段、某一空间区域,或者某一学科领域,对世界历史文化产生影响。像孔子这样在两千多年的时间段、几十亿人口之广的人群,在中国、东亚、整个汉语圈这样广大的地区范围内,持续而广泛产生文化影响的人物,放眼寰宇,真是绝无仅有。

当下的尊孔、学孔热又把孔子请上了圣坛;复兴“国学”,打的也几乎都是孔子牌;把他贴上圣人的标签,推上神坛,当偶像崇拜,不是真正的尊奉,而是庸俗的利用。这种实用主义的历史文化观,是文化的悲哀,也多少映射出某些国人的投机心理。

孔夫子不是神龛、偶像,更不是符号或标签。他首先是个人,历史上曾经真实存在、有血有肉的人;他更是个大写的人,几千年才出一个的了不起的文化巨人。他不是假神灵,他是真圣人。值得骄傲的是,他诞生于华夏,他是中华民族的先贤,是中国人精神文化的祖先。

然而,孔子的“圣”和“贤”到底表现在哪儿呢?圣人何以成为圣人?这需要作一定的历史探究和逻辑分析。

孔子及其门下弟子留下了不少的对话和著述,似乎可以自证为圣;历代的文人学士,特别是儒家学派的徒子徒孙们也对孔子之为圣人作了大量捍卫式的阐说和论证。但孔子的形象却依然隐藏在那些古旧发黄的文献典籍中,面目模糊;特别是他作为圣人的一面,坦白地说,并不生动而彰显。把孔子的真实面目打量清楚,把他作为圣人的证据梳理出来,把有说服力的理由摆出来,这是本文旨意所在。

且看孔子作为圣人的八个理由:

一、宋国贵族后裔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史记·孔子世家》)

司马迁借孟釐子之口,说孔子虽非王公、诸侯,但也有着显赫的家世,孔子的十世祖弗父何是宋襄公之子,依礼法当继承君位,后让位于他的弟弟宋厉公。孔子的这些家族背景,在当时是比较被人看重的。虽然俗语常云:英雄不论出处,但血统论、基因说,古已有之。孔子乃贵族出身,有着高贵的血统,这在当时是被人看重、受人尊敬的,以至于孟釐子临终前嘱告其子孟懿子说:孔丘,是圣人之后,圣人的继承人一定会有贤达之士,现在孔丘年少而好礼,他就是那位达者吧。我死后,你们要拜他为师。等孟釐子死后,孟懿子和他的弟弟南宫敬叔就真的拜了孔子为师。尽管有人考证说孟釐子死时孔子不止“年十七”,但我们依然可以说,孟釐子可谓是慧眼识才的伯乐,他的两个儿子也极有可能是孔子的开门弟子。但这一切都源于孟釐子看中了孔子的贵族血统和他对“圣人之后”的大胆预期。而且在当时,对孔子持与孟釐子一样观点和看法的,一定还会大有人在。

二、异相、异禀

(叔梁纥)曰虽有九女是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遂以妻之。(《孔子家语》)

纥与颜氏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 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长人”而异之。(《史记·孔子 世家》)

以上四段文字,多少带有些传奇和演绎成分,不仅信息量丰富,且内容夺人眼球。孔子的老爹叔梁纥,据说“身长十尺”,是个大力士,武力绝伦,作战勇猛,他娶孔丘母亲时至少已有一妻一妾,其生殖能力超强,已有十女一男,只是已届老年,为求子嗣,又娶颜氏小女曰“徵在”的。因夫妻年龄差距太大,在当时不符合礼仪,因此该婚姻并不被看好,而被称为“野合”。因为担心丈夫年龄太大,生儿子困难,颜徵在偷偷地跑到尼丘山去祈祷。生孔子后,因而起名叫丘,字仲尼。仲,意即排行第二,孔子有兄名孟皮,就是那个腿脚不利索的哥哥。而孔子刚生下来时,头顶是中间低,四周高,像一个小丘,取名丘,也有此因。孔子出生,仅三岁,其父即逝。他幼年丧父,失怙作了孤儿。他不仅生有异相,而且孩提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成熟,是个“小大人”,他不喜玩过家家儿,却常常做一些摆设祭器,作揖磕头等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游戏。他成人后,身材高大,长九尺六寸,别人都叫他“长人”——大个子,并觉得他奇异,与众不同。

叔梁纥、颜徵在的老少配,并没有影响孔子的发育和智商,相反,他继承了其父的良好基因,长得高高大大,身强力壮——这不仅让他显得高大奇伟,令人望而生敬,而且其优异的体质、体力,让他得以长寿——他的十几世后代中没有寿数超过他的;也为他此后周游列国,东奔西走,干预各国政治,著书立说,授徒讲学储备了良好的身体本钱。他身上这些奇异的禀赋,无疑增加了他的神秘感,让人肃然而生敬畏之心,同时也注定了他传奇而不同寻常的一生。

三、学而不厌,好古,敏而求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熟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繋》《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

上述章句和段落,引自《论语》和《史记》,只言片语间,孔子好学、善问的形象已跃然纸上。他谦逊地自我评述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也毫不谦虚地说他本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他去周公庙参观,每件事都发问,好古而好学,对陌生事物,有强烈的探索欲。他学习特别执着且专心致志,在齐国他听到《韶》这种音乐,竟然沉醉于此,好几个月不知肉的滋味。他对《易经》学习研究达于痴迷的程度,喜爱《易》超乎寻常,他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晚年他更喜爱学习钻研《易经》,读《易》不辍,以致韦编三绝。他一生著书立说,整理编辑大量古代文献典籍,如《春秋》《尚书》,目的在于追求“道”,故而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的博学来自他的孜孜以学,锲而不舍。他钻研学习古代典籍,尊崇周代文、武二王及周公旦,同时也善于向同时代的贤达之人学习。他欣赏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孔子也曾向师襄子学习鼓琴,他曾专门去周国拜访老聃,向老子请教“礼”。他周游列国,作文化巡访,考察各诸侯国的政治治理、典章制度、风土人情,更使得他视野开阔,学识博达。所以当子贡在回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时说:“我的老师何处不学,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传授呢?”

孔子的为学品质之刚毅,意志之坚韧,他所钻研的学问学理之深,涉猎知识范围之广,研修持续时日之久,他所对话交流的人数之众、层次之高,被提问、请教甚至是诘难的问题之复杂、疑难,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真正做到了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人无数。孔子做足了上述功课,具备了做圣人的基本素养,最终才会成为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一代宗师。

四、门人弟子抬高了圣名和身价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三千弟子来自当时的各诸侯国,除我们熟悉的颜回、闵子骞、子路、曾参、曾皙、公西赤等是鲁国人外,七十二贤士中,子夏、琴牢、公孙龙等人是卫国人;子张、公良儒、巫马期是陈国人;高柴(子羔)、公析哀(季沉)、梁鳣(叔鱼)、公冶长(孔子女婿)等人是齐国人;原宪、司马耕(子牛)是宋国人;漆雕开,是蔡国人;言偃,是吴国人;秦祖、壤驷赤等人是秦国人;任不齐、秦商等人是楚国人;叔仲会、公肩定等人是晋国人。孔子的弟子来自四面八方,除鲁国外,东到齐,西至秦,南达楚,至于附近小国陈、蔡、卫、蒲、宋,更是弟子众多。孔子的私塾学校,在当时俨然是一个国际化的开放大学,他跨国招生,具有国际影响,仅从地域范围上来看,其辐射面远大于同时代古希腊的柏拉图学园;如果从弟子数量上来比较,古代历史上的其他私人学校恐怕无出其右。

孔子不仅门人众多,遍布于诸侯各国各邦,学生一茬接一茬,许多人是父子两代(如颜回父子、曾参父子)、兄弟几人(孟釐子、南宫敬叔)共同拜于孔子门下,其教授生涯持续四五十年之久;而且因他授业有方、因材施教,培养的许多学生学识渊博,谙熟当时的典章礼仪,许多人颇具政治才干和管理能力,有不少人干了大贵族的家宰、县长、诸侯国的大夫、外交官、宰相;有的徒承师业,授徒讲学,传播孔学,继承了儒家学派遗脉;有的还做了帝王之师。孔子早年带着少数学生——一批忠实追随者,周游列国的时候,困于陈、蔡之间,为宋人、卫人、蒲人所围困、封锁,的确落魄、贫困过,“累累若丧家之犬”。但返鲁安居下来开馆授业后,特别是到了晚年,他的知名度大增,学生盈门,鲁国也尊奉厚待于他。在其学生的烘托映衬、一片推崇赞颂声中,其地位日益显赫、声名逐渐远播。

孔子的弟子门人,是成全仲尼圣名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他们爱其师,信其道,真心崇拜孔子,热爱夫子;他们把孔子当成自己的精神之父和思想泰山来礼待。先看 看弟子们是如何评价孔夫子的: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子张》)

子贡曰:“……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自量也。”(《论语·子张》)

颜回(渊)和子贡,可以说是孔子最为欣赏的两个大弟子,他们深知其老师道德之高远,学问之博深,他们也崇敬、挚爱着自己的先生。颜回赞叹孔子之道,说“仰之弥高,钻之弥深”,似乎在前面,忽然又跑到后面去了。子贡把孔子比作数仞(几丈)高的宫墙,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人难以逾越。

再来看孔子的弟子们是如何“孝”敬孔子的: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 师之如孔子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逝世后,弟子们像对待父亲的丧事一样,守孝服丧三年,而大弟子子贡竟然在孔子墓旁搭了个小屋,守墓六年。此后,许多弟子干脆把家搬到了孔子墓旁,来继续陪伴、守护老师,以至于那里竟逐渐发展成一个百多户的居民区,叫“孔里”。

为了聊解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弟子们竟然把一个长相“状似”孔子,名叫“有若”的同学当成孔子来伺奉、礼拜,像孔子活着时一样。

孔子收徒授业几十年,“弟子盖三千焉”,遍布诸侯各国,而且人才辈出,多贤能之士,有的为卿做相,有的当大夫任县长,有的成了王侯们的政治导师。无疑,孔子的众多弟子在长达几十年里,横跨东西南北大小十几个诸侯国,织就了孔子学说、孔门品牌的巨大网络,形成并拥有了广泛的人脉资源。他的学生们,是他的追随者,也是他的拥趸和粉丝。孔子的每一个弟子,都是他思想的播种机、儒家学说的宣传队,都是孔子的口碑和活广告。像子路、子贡、颜渊等就属于他的“死党”和铁杆粉丝。这来自四面八方学生们的的宣传呼应,几十年如一日的赞颂尊崇,以及传衣钵者们的继承发扬光大,孔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他活着时就已圣名卓著,死后更是一步一步被逐渐神圣化。从这个意义来说,他的弟子们烘云托月,鼓吹捧抬,最终成全了其圣名。

五、神明天纵,圣迹昭昭

孔子不仅学识渊博,前知三千年,后知五百载,懂天文、知地理,著《春秋》、编《诗经》、精“六艺”、通《易经》,而且料事如神,预测能力超群,其圣贤尊号并非浪得虚名。请看几例:

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使问于孔子曰:“吾穿井于费,而于井中得一狗,何也?”

孔子曰:“丘之所闻者,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魍魉,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羵羊也。”(《孔子家语》)

孔子在陈,陈惠公宾之于上馆。时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惠公使人持隼如孔子馆而问焉。

孔子曰:“隼之来远矣,此肃慎氏之矢……公使人求,得金椟,如之。”(《孔子家语》)

季桓子在费地打井,获得一个像羊的东西,季桓子说是狗,孔子没看就知道是只怪羊,而且能说出根据来。孔子去陈国访问,陈惠公庭前突然落下一只鹰,身上插着一只箭头,就打发人提着死鸟去宾馆问孔子这只鸟的来处。孔子当即就说出了这只鸟来自远方,而箭矢则是肃慎氏的;并且指出陈国的府库里应该还存有当年肃慎氏进贡来的箭。陈惠公派人去找,果然在一个金属做的柜子里找到了。

这些神奇的判断能力,岂是仅靠历史知识就能拥有的?再看两例:

梁鳣,齐人,字叔鱼。少孔子三十九岁。年三十未有子,欲出其妻。商瞿谓曰:“子未也。昔吾年三十八无子,吾母为吾更取室。夫子使吾之齐,母欲请留吾。夫子曰:‘无忧也,瞿过四十,当有五丈夫。’今果然。吾恐子自晚生耳,未必妻之过。”从之,二年而有子。(《孔子家语》)

孔子将近行,命从者皆持盖,已而果雨。巫马期问曰:“旦无雨,既日出,而夫子命持雨具。敢问何以知之?”孔子曰:“昨暮月宿于毕。《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以此知之”。(《孔子家语》)

梁鳣,三十岁还未有儿子,想休了妻子。他的同学商瞿现身说法,以自己为例劝他说,未必是其妻子的问题;当年他年三十八而无子,母亲为他又娶了一房妻室。孔子派他去齐国出差,母亲不让去,孔子预言他过了四十会有五个儿子,后来果然应验。梁生信了商生的话,两年不到果然也有了儿子。

孔子带弟子们郊游,吩咐带伞,后来果然下雨,弟子们感到奇怪。孔子根据昨晚的天象,又参考了《诗经》的有关诗句,推断今天有雨。

“带伞”尚有天象及《诗经》作依据,而判断商瞿会生五个儿子的预测则过于神奇,孔子何以知之?我们也猜不出来。

孔子还拥有更神奇的遥感、遥知能力。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在鲁国听说卫国发生了政变,就准确地判断出子路死了。

夏,鲁桓、釐庙燔,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陈,闻之,曰:“灾必于桓、釐庙乎?”已而果然。(《史记·孔子世家》)

鲁国的庙堂失火,孔子远在陈国,竟然能知道着火的是哪座庙,就像他亲眼看见一样。上述孔子身上种种的特异功能,他的神机妙算,神奇的预知、推断能力,简直是神明天纵,非凡人所有。这些超能和“圣迹”,平添了孔子身上传奇而神秘的色彩,更使其圣名昭彰。

六、中庸——独创的人生哲学

中庸,虽然在《论语》中仅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在《礼记》中却演变成了其中一篇,而后又独立成书,被朱熹和《大学》《论语》《孟子》合并汇编而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作和历代儒家经典的教科书。由此也足见“中庸”的价值非同凡响。

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学说中最精彩和闪光的部分。中庸是他独创的人生辩证法和生活艺术,可以说是他对哲学的一大贡献,也是后人从他那里获益最多的道德教益和人生指南。

关于中庸,孔子在《论语》中只是一言带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先肯定了中庸是道德层面最高的,然后又感叹人们已长久地缺失它。

到底什么是中庸,孔子并没有明说,更没有进一步阐释。其实《论语》全书,各处都在说中庸。比如:

子贡问:“师与商也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师指的是子张,商指子夏,二人谁更贤呢?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分,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再问,“那么师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过犹不及”这句著名箴言就是出自这里。“过”和“不及”都不好,怎样才好?不言而喻,那自然是中庸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冉子为公西华的母亲请求小米,孔子答应给的少,但冉子却给了很多。孔子说公西华“乘肥马,衣轻裘”,并非穷人。所以,最后他说君子只雪里送炭,不去锦上添花。

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处理生活问题的中庸观。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每件事情考虑多次才行动,优柔寡断,过于计较利弊得失,容易贻误时机。所以孔子说:两次就可以了。这还是强调“过犹不及”,中庸的意思也非常明显。

樊迟问仁。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对待鬼神,既不排斥、拒绝,说他不存在、虚妄;但也并不打算接近他,而是保持距离,以示尊敬。这是对待鬼神的中庸。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孔子这一见解,适用于人的仪容打扮、言谈举止,也适用于文学艺术创作。这是关于“文”(形式)和“质”(内容)关系的中庸。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这是关于诗和歌的中庸。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孔子为人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这是孔子做人的中庸。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

孔子钓鱼,不用大绳横断流水来取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不射归巢的鸟。这是孔子对待动物的中庸。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一句终生可以奉行的话就是“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恕”在孔子思想中有重要地位,强调做人做事,都要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要多考虑对方的体会和感受,凡事要考虑让对方有尊严,能接受,舒服,就像自己所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的一样。这是孔子伦理哲学中的伟大之处,闪耀着他人道主义的温暖光芒。“恕”,是他对待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的中庸。

孔子是中庸的提出者,也是中庸的践行者。他强调为人行事要不偏不倚,中正和谐,不过分,不搞怪,平平常常,适可而止。齐国有两位著名的宰相:管仲、晏婴,孔子同意子贡对二人的评价:管仲过于奢侈,晏婴太过节俭;二人在生活方面的表现都有些过了。孔子的一生,都在倡导中庸、实践中庸。孔子专门去老子那里问礼学道。辞别时,老子教导他少“讥议”他人,少“揭发人之恶”。孔子一生都在践行老子的教导,但却没有当“滑头”——他没有因害怕惹祸而不敢反对纲常礼乐的破坏者,因害怕政治迫害、顾及自身安全而像微子、伯夷和叔齐一样避世逃跑,或者向长沮、桀溺一样当一名隐逸之士。处于春秋末年那政治动荡、秩序混乱的年代,他始终坚持自认为正确的立场,保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和节操,不同流合污,不委曲求全,也不强行对抗、鲁莽行事,而是持“不可则止,无自辱焉”的态度。

中庸之道,看似简单,但孔子却奉为至宝。评价为“其至矣乎!”儒家思想在和老庄的道教思想、墨翟的墨家思想相较量博弈的过程中,最终被官方和民间所普遍接受而成为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恐怕和孔子的中庸之道有关。因为道教过于强调出世、强调自我,过于消极;而墨家强调吃苦、拼命和硬干而压抑自我,排斥欲望和快乐,积极得过了头。这两种思想,前者对社会发展和管理不利,后者对人性需求不利,所以最终被抛弃,而使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显然,《论语》中被孔子奉为至高无上的礼(特别是周礼),帝王、诸侯们未必真信,也未必欣赏。《论语》中的忠、孝、仁、义是统治者统驭万民、控制臣下思想的有效工具,是《论语》中的“精华”。但忠、孝、仁、义是教条,是死的东西;而中庸是哲学,是方法论,是术,是指导思想;治理天下,统治国家是离不开它的。中庸的思想价值不可估量,其创立者的深邃智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圣人”的桂冠,真非孔子项上莫属。

七、在世时即享“圣人”之名

孔子曰:“所谓圣人者,徳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始终,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性情。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孔子家语》)

这是孔子对圣人的刻画和定义,我们也可看作是夫子自况。特别是最后两句“下面的民众不知道他的德行,看到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就在身边”。这明显地就是在说他自己。

尽管孔子自视曲高和寡,落落寡欢;但了解他的伟大德行,知道圣人就在身边的,还是大有人在——除了他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曾参等高徒外,还有其他一些高人。比如:

齐太史子与适鲁,见孔子。孔子与之言道,子与悦,曰:“吾鄙人也,闻子之名,不睹子之形,久矣而未知宝贵也,乃今而后知泰山之为高,渊海之为大。惜乎,夫子之不逢明王,道德不加于民,而将垂世以贻后世。”

遂退而谓南宫敬叔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诗》述《书》,定礼理乐,制作《春秋》赞明《易》道,垂训后嗣,以为法式,其文德著矣。然凡所教诲,束脩已上三千余人,或者天将欲与素王之乎?夫何其盛也!”(《孔子家语》)

齐国的文化部长子与,久闻孔子大名,而未一睹圣容;与孔子一见,即崇拜得五体投地,把孔子比作泰山、大海,感叹孔子文德显著,弟子众多兴盛。子与甚至把孔子称作“素王”——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的人。

子与对孔子的评价可谓高矣!“泰山”、“渊海”、“素王”之喻,已远超“圣人”,简直就是“神人”了。

齐国名相晏婴,是贤臣,也是位大智者,他与孔子同时代;二人惺惺相惜。但因各为其主,各为其国,所以关系比较微妙。且看晏婴如何评价孔子:

……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祥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史记·孔子世家》)

这一段是晏婴在齐王面前批评孔子的话,但字里行间却透射出晏婴对孔子仪容、学识及礼仪的敬畏、尊崇——从反面赞美表扬了孔子。让晏婴都感到是威胁、畏惧而要竭力拒绝、排斥的人,在当时也只有孔子了。孔子其名声之大,威望之高,影响力之盛,由此可见一斑;孔子“圣人”之形象在晏婴的描述中也已呼之欲出。

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孔子家语》)

孔子向卫国的乐官师襄子学琴,师襄子一曲琴乐弹奏完了以后,孔子穆然沉思,忽然说“我知道琴曲歌颂的是什么人了。他皮肤黝黑,身体魁梧,胸襟开阔,高瞻远瞩,拥有天下四方。这个人不是文王又有谁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于是师襄子两手抚胸,对孔子说:“您真是圣人啊,这首琴曲就是《文王操》。”

卫国的乐官对孔子的圣能惊叹不已,只得称孔子为“圣人”。

孔子的父母官鲁哀公,在孔子去世后,专门作了一篇悼辞:

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史记·孔子世家》)

哀公称孔子为“尼父”,这一称呼的规格是极高的。“尼”是孔子之名,而“父”则有长辈、父亲、老师之意。这里,哀公完全把孔子当成了他的精神教父。王侯的精神教父,类似于子与所谓“素王”。 因此,就当时而言,在有些人的眼里,孔子俨然就是圣人。

八、司马迁盖棺论定: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是中国史家第一人,《史记》是春秋之泰山,史书之昆仑,其权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史记》所载史料史实,可信度极高,再加上司马氏当时离孔子的时代并不久远,他对孔子事迹的记载和介绍,真实性较强。因而他对孔子的评价也就非常值得我们尊重和相信。

太史公曰: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诸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之为孔子,被时人称为“素王”,后人尊奉为“至圣”,除了他具有所谓贵族血统、良好基因之外,还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群雄逐鹿,政治斗争、武力争夺,打破了原有的礼制、规矩和法度;反映在思想领域,各家各派的思想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形形色色的学术流派、学术团体争锋竞豪,纷纷登上了政治和文化擂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氛围和学术气象。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应运而生,并在与其他学派的争辩中不断丰富、完善其思想体系和学术内涵,使其日臻成熟。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这是天时。孔子出生在周公的封国——文化高度发达的鲁国,使其自小就受到周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成年后又在鲁国做官、生活,熟悉周朝的典章制度、礼乐纲常,为其“克己复礼”,传承、弘扬周礼,宣传推广周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地域文化和人格心理基础——这是地利。孔子的一生,非常活跃,不管是做行政官,参与国事活动,搞外交礼仪,还是周游列国、做文化巡访,抑或授徒讲学,其博学、贤明、循循善诱、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为其在诸侯各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持续影响力——这是人和。孔子的一生,不管是人格品质、道德修养,学识学问,还是政治智慧、哲学成就,都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峰。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王利器主编.史记注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钱穆著.论语新解[M].上海:三联书店,2005.

猜你喜欢

中庸圣人弟子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官场圣人范仲淹
弟子规
弟子规
官场圣人范仲淹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