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风筝的学问

2018-02-08程戈

北广人物 2017年39期
关键词:娃儿读后感风筝

程戈

一位妈妈晚上十点的咆哮刷爆了朋友圈,“什么关系?什么关系?互为相反数啊!”看到这儿,相信所有的陪读妈妈们都会会心一笑。这样的“咆哮”几乎在每个做作业的晚上都会上演,我也不例外。

其实,每次吼完都是后悔的,看着娃儿眼泪汪汪的大眼睛,强撑着落荒而逃。为什么总是忍不住,也许是着急,也许是嫌弃,也许是心情不好,也许是说不上什么理由,让火气一路上扬,压也压不住。不久前看了一篇文章,讲一个获过德国儿童绘本类金奖的《发脾气大叫的妈妈》的故事。一大早,可爱的企鹅宝宝被妈妈发脾气大叫,吓得全身散開飞跑,脑袋飞到了宇宙,肚子落入了大海,翅膀掉进了热带丛林,嘴巴插在了高山上,尾巴迷失在街头,只剩下一双脚跑啊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了,把宝宝丢掉的部分找回来重新缝合好,说了一句“对不起”,两人一起回家了。这么一个简单的小绘本,看得我心里直发酸,伤害了孩子,表面缝好就行了吗?心灵的疼痛终究存在。那天晚上,我搂着闺女躺在床上,在黑暗中跟她说着道歉的话,而乖巧的女儿则给我送上大大的拥抱,贴着我的胸口甜甜地说:“妈妈,我爱你。”看着女儿幸福地睡去,我失眠了。

想起她第一次上线上外教课的情景,从一开始的不敢张口,到后来兴奋地抢答,下课后着急地问什么时候再上第二节。如此兴奋就因为大洋彼岸的女老师从头至尾一直在夸她good、good、very good。小小年纪的娃儿是那么的渴望别人的肯定,一句简单的夸奖就能让她高兴上许久。我们为什么就那么的吝于表扬呢?对于中国的传统家长来说,不管心里觉得自己的孩子多么好,嘴上总要谦虚地说着不行不行,孩子取得的成绩小小肯定,孩子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我们觉得这是严格要求,是为孩子好,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压力和委屈?常说教育要换位思考,真正做到的家长又有几人?

其实每一位家长都是学生,第一次当父母,谁也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既然都是学生,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何妨对孩子宽容些。有一段话说的很好,小孩子都是家长放起来的风筝,线往哪儿牵,孩子就往哪儿飞,至于最后到底是腾空而起还是半米即落,考验的,都是家长的本事。想让孩子腾空而起,线要不松也不紧,太松了,风筝飞不起来,太紧了,风筝容易断线,怎么掌握好这个力度是门能研究一辈子的学问。

记得孩子幼儿园快毕业的时候,我获得了幼儿园颁发的“优秀家长”奖状,获奖理由是认真完成了母亲节活动感想和幼儿园指定图书的读后感。和孩子同学的妈妈比,我这个奖获的有些汗颜,读后感仅在网上搜了图书介绍就开始写,而她则专门买了书,一页一页地细读,直到我交稿的时候还没有看完。

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态度,每一个认真的妈妈身后都有一个认真的孩子。当你在批评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到;当你在指责孩子粗心大意脑瓜笨的时候,先问问自己对孩子的关注有多少。说到底家庭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想让孩子优秀你自己就要做到优秀,这种优秀不一定需要达到多么高的高度,但是至少要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想要做好静待花开的妈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你自己就要是阳光、雨露和沃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娃儿读后感风筝
古驿方言“娃”的用法探究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学做风筝
纸杯大变身
浅析襄阳方言称呼语“俩娃儿”
我替爹给娘许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