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坑,一座沉睡在香蕉海里的大迷宫

2018-02-08方达明

闽南风 2018年1期
关键词:天宝林语堂香蕉

方达明

西溪是林语堂心目中最美好的溪流。

天宝大山就在西溪的边上。天宝大山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香蕉林。风打山上走下来,香蕉林立刻像绿色的大海起了波澜。对我来说,全国最好的香蕉有两种,一种就是天宝香蕉,另一种,是坂仔香蕉。天宝是林语堂的祖居地,坂仔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

大巴绕过天宝镇,一头埋进海一般的香蕉林里。一串串香蕉鼓鼓囊囊挂在香蕉树上,每棵香蕉树都骄傲得像头胎的孕妇。

香蕉树的叶子一片比一片阔大。新叶子一长出来,被雨滴迎头敲破了。它们来不及在意,急急忙忙喝饱了水湿淋淋往上伸展,风轻轻一拍,亮晶晶的水滴忽碌碌落到脚面来。

大巴缓缓停了下来,几十位平时隐身在漳州各个角落的男女作家涌出了车门。雨冷不防一点一滴敲在头顶。大家都不躲,满脸欢喜,有人还伸了手掌接住雨滴托到眼前细看——漳州今年气候异常,整个夏天,竟然一个台风也没有登陆,已经干透了,要不是九龙江坚持流过,真不知道大家的日子要怎么过。

拐了两个弯,眼前的天空突然一阔,是一口宽大的池塘,宽大得没有池塘的样子,像一面湖泊。女作家们及时啊出声来。原来,这口池塘就叫鸿湖。

洪坑村到了。

洪坑村是一座最典型的闽南明清古村落。村落的周遭隐隐透出一线绿色,哦,那就是天宝香蕉阔大的叶子。

鸿湖的南边,是挤挤挨挨的水泥楼房,新崭崭;北边,是一字排开的七座三进五进古大厝。大厝前砖埕宽阔,坦坦荡荡,深红色的双坡顶屋面一片连着一片,屋顶的飞檐像微笑的嘴角,轻轻翘起,屋脊线舒缓优美,似闲庭信步的春风。

每座古大厝的两侧都有两排单层护厝,大条石墙基,青砖墙壁。这就是著名的“青砖石壁脚”,踏实,牢固。这是一种让人心平气和的建筑,匆匆忙忙的脚步近了,自然要慢下来。

坦坦荡荡的红砖埕尽头,是一株三角梅,一树红花像熊熊的烈火。三角梅的背后,闪着一条青石路。一级一级走上去,到了尽头,迎面一座石头圆楼。圆楼门额一片石匾,刻了“鸿湖乐居”四个大字,落款“康熙六十年季冬吉旦书”——哇,快三百岁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鸿湖楼。鸿湖楼是一座三层的圆形石楼,外墙条石里面青砖,直径三十多米,每层有房二十来间,每间都一样大小,平等的感觉一眼就看得出来。楼内就一个楼梯,环形的走廊把各个房间串在一起。窗户、房梁、墙壁上,到处可见精美的石雕和木雕。楼中有八卦形石埕,二十来米宽,一口八角形水井闪在茅草里。遗憾的是楼的东北已经垮塌出了一个大口子,风和雨都可以自由地进出。虽然楼里到处都是茅草,但有几个房门还是坚持贴着春联,红艳艳的。

洪坑村的人大多姓戴,不姓洪。鸿湖楼是明洪武年间洪坑戴氏始祖的落脚地,对戴氏族人来说,比祠堂还要紧。

走出鸿湖楼,雨突然大起来,噼噼啪啪往下砸,砸得路中间一只正在母鸡身上忙乱的公鸡不得不很不情愿地从母鸡的背上翻下来,顺便把道路让给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快着脚步往村里走。

一进村子眼睛就傻了,天啊,迷宫哪。道路纵横,大厝一座连着一座,大厝与大厝、大厝与护厝、护厝与护厝之间都有廊道相接,各家门户相通,可以自由来去。带队的老人说,只要外面七座大厝的大门一锁上,外人便无法进入村庄。据说民国时有一伙土匪进村打劫,不想进了村就晕头转向,转来转去就是出不了村,不但没有抢到财物,还被吓出一身冷汗,从此土匪们再也不敢进村做发财梦了。

看着老人得意的脸,我的脑子忍不住跑了马——中国的老百姓自古没有安全感,老百姓活一辈子,就一个“防”字,防兵防匪防饥荒。可是防了这个,防不了那个。比如1864年10月,太平军的一支遗部溃逃到漳州,一路逃一路烧杀一路抢。他们破门而入,掳走了林语堂的爷爷,因为林语堂的爷爷一身腱子肉正好当挑夫,挑他们一路抢来的东西。林语堂的爷爷从此人间蒸发。那时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九岁,趴在床底下,幸运地躲过了太平军的屠刀,但是没了爹,就像房子的屋顶被台风掀走了,他只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了。

戴文赛的故居夹在大厝的中间,已经荒了。戴文赛家的天空四四方方的。戴文赛是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天上有一颗星就叫戴文赛。他老人家如今常驻天上,难怪地上的家就顾不上了。

出了戴文赛家没走两步,又进了一座大厝。一抬头眼睛就亮了,大堂的外墙上爬了一架绿莹莹的丝瓜,黄花一点一点点在肥大的绿叶间。院子里一大片紫红的鸡冠花,一朵比一朵精神,仿佛一群骄傲的公鸡在比拼谁的嗓门更高亢。仔细一看,每棵鸡冠花都是打红砖缝里挤出来的,奇怪了。这时,护厝里的一片竹帘掀开了,出来一个五十多岁模样的阿婶,她说,哈哈,我把鸡冠花的种子满院子乱洒,泼泼水,鸡冠花就长得满院子都是,谁看了都欢喜!

我们说,是啊,欢喜,欢喜!

满院子欢喜的大厝后面,是一座更大的大厝,上上下下都是石雕、木雕,刀功一刀细过一刀。地上红砖干净清爽。一个貌似七十多岁的白发老人家坐在过道里安安静静地望着一只飞舞的蝴蝶。她的脸庞像个小鹅卵,白发结结实实地盘在脑后,发髻上簪着一朵小绢花,一看就知道当年是个美丽的女子。见到我们,她把眼光从蝴蝶身上收回来,起身微微一笑客气地说,来坐啊。

她竟然九十岁了。她说她二十岁嫁过来,如今大儿子快七十了。她说,我家阿章娶某了。娶某就是娶老婆,阿章是她大儿子的孙子。她说,她刚嫁过来时听老人说,这房子八百年了,下雨淋不到,到处走,淋不到。

我们这才发现,雨还噼噼啪啪打在屋瓦上,我们进了村子后,果真一滴雨也没淋到。

老人带我们看她的房间。那房间的木刻窗花美得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老人说,年轻人都搬到新村了,如今大厝里只剩老人了。老人笑着招呼:“你看,我房间里有电灯还有电视呢。她伸手一按,电视响了,是芗剧,《五女拜寿》。”

......

回到遍地鸡冠花的院子,那位欢欢喜喜的阿婶还在。她说她明年就八十了。她要我们常来看鸡冠花,这样热闹。

走到一个大厅的门口,我的鼻毛竖了起来——太香了!香到脑子里,让你想找个软软暖暖的沙滩斜斜一卧,美美地眯上眼睛。细眼一看,大厅桌面上摆满了金黄的香蕉——天宝香蕉!

我是个懂分寸的人,但我的手不听话,掰下来一折一扯就往嘴里塞。不想嘴巴一合半条香蕉就到胃里去了,一点渣滓也没有,只留下一口爽快的濃甜和一鼻腔袅袅娜娜的香气。忍不住连吃了五根。左右一看,大家的手都比我还忙。

说好了要踊跃发言。但是为了腾出嘴巴安心吃香蕉,大家热烈要求德高望重的原作协主席青禾老师发表重要讲话。

青禾老师讲话很风趣,大家不时报以哄堂大笑。笑声和香蕉的香气把我托起来,全身的毛孔都舒舒服服地躺卧下去——我竟然睡了过去,做起梦来。我梦见嘴角翘翘的林语堂一袭长衫,左手一串香蕉右手也一串香蕉踩着露水迎面送来:“这是天宝香蕉,这是坂仔香蕉,都试试,正港,真好呷!”

大巴沿着西溪往城里走。我的心里沉甸甸的,因为里面放了一块石碑——“鸿湖社会禁牌”。它立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如今还端端正正地嵌在一座两层砖楼的一楼墙体里,内容是禁止族人犯尊欺弱、窃取财物,禁止族人私自盖屋作厕、私自放养鸡鸭以防污染水源等。老人说,有了这些乡规民约,几百年来村里秩序井然,村民举止文明,大家相处和睦。可是如今,谁还愿意在心底种上这么一面石碑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宝林语堂香蕉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快手香蕉饼
天宝流浪记
瓶里有香蕉
香蕉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凌晨两点的空瓶子
夜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