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及其应对措施的探讨
2018-02-08黄青青张宗倩范向阳
黄青青,张宗倩,范向阳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着工作、学习、家庭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些人因难以承受这些心理压力导致其心理崩溃,继而出现许多疯狂而具有伤害性和攻击性的作为。如网络曾报道一位父亲因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导致其失去理智亲手勒死他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而这一切作为都是这位父亲心理崩溃后的疯狂。[1]学生、白领和农民工等人群自杀案件的频频出现,且自杀人群还呈现出低龄化趋势。[2]出现这些现象究其原因大多是个体心理崩溃的结果。因此了解并认识心理崩溃的相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但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几乎没有人研究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及其应对措施,本文将从文化心理学视角做有关探讨。以文化心理学来观察和探讨心理崩溃,主要强调从其所涉及范围的文化心理、心理文化两两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建构来进行,特别强调揭示其内部机制或规律。
二、心理崩溃的定义及其相关特征
心理崩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具体是指个体因遭受难以承受的刺激后出现严重的负性身心状态,导致原有和现在的心理系统出现大部分或完全瓦解。其具体特征表现在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等几个方面。
在认知方面,心理崩溃者主要表现在对自我生命意义价值感和自我存在感的认识出现更多冲击性的、灾难性的和毁灭性的负性认知与评价。这种特点具体有两个表现:一是在认知观点上,心理崩溃者明显存在非圆满智慧下的“应该”“必须”“完全失败”等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的观念。二是在认知方式上,心理崩溃者过分以自我中心来认知事物,狭隘甚至错误,固执且难以改变。[3]
在情绪方面,心理崩溃者主要表现在其整个经历过程中体验与积累的大多是悲伤、内疚、恐惧和孤独等负性情绪。这种状态和体验是由于生活中的失败驱使个体倾向以自我为中心去感受负性情绪,这种倾向性导致个体对外界的负性信息过分关注,对负性情绪更敏感、更易体验和积累。[3][4]
在意志方面,心理崩溃者主要表现出意志缺乏现象。个体由于受到认知和情绪的负性影响出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对生活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得被动而消极,且什么都不想做,导致其意志活动的严重减少或缺乏。
在行为方面,心理崩溃者主要表现在日常积极活动的减少,对自我毁灭性行为的增加。出现这种状态是因个体很难解决引起矛盾的根源性问题,处理问题的有效性较低,常体验到苦多乐少,感觉缺少自我存在的价值,导致个体失去或减少正常生活中的积极行为,增加了毁灭性行为。
三、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
1.心理崩溃涉及的三个概念
心理崩溃的机制是一种心理变化走向瓦解的过程系统。在这一过程系统中个体因受到外在事件或内在冲突导致其各心理因素之间出现关系混乱、调节失败,并造成个体原有内部系统结构分解。在这个心理变化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些主要心理因素如心理防线、防御机制和心理资源等。
心理防线是指个体构建的多层次自我保护的心理卫护系统。它一般包括两个结构,一是观念情意结构,二是相应的策略结构。观念情意结构主要指个体会以其认定的某种价值观或人生观为核心,以个体自尊、自我存在感、自我认同感和生命意义价值感等因素为其群落。策略结构部分,则主要为与之相应的处理事项的次序与方式。心理防线的功能主要是使自我身心免于受到伤害,防护作用是递进的,但其有极限且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防御机制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活动运作系统。它通常可简要表达为当个体面临或应对困境时,个体对困境的感知、紧张焦虑情绪的出现、过去经验的激活、应对策略的使用等心理状态的觉醒而促使个体有意或无意地采取一定的心理或行为策略。防御机制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心理平衡,其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心理防线与防御机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没有动态防御机制的运作,也就没有静态心理防线的存在与表现。具体而言其差异有两点,一是心理防线更具被运用的特征,而防御机制更具运用和程序性的特质;二是心理防线更具外在性,而防御机制更具内在性。
心理资源是指个体在面临和应对危险或困境时所能启动的认知观念、思维倾向、情绪情感体验和行为策略等心理元素。[5][6]这些心理元素因个体心理特质的不同会有积极和消极的导向,乃至更细微的差异。心理资源的主要功能是在主体主动或被动调节和引导自己应对问题时,或促进自我完善,或推动自我衰竭,其极限与效果与个体能力和所拥有的资源状态有关。
这三者是整体的,其影响是交互的,其共同目的主要是帮助个体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我应对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但当个体内在的引导和资源的使用不当时个体就会出现自我衰竭现象。
2.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
心理机制是指由一定刺激而引发个体各心理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7]心理崩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心理防线的渐次瓦解,另一类是心理防线的突然瓦解。因为心理崩溃存在两种类型,所以我们对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渐次性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可简要表达为:当个体觉察到困境或危险时虽已启动其防御机制,但在防御的过程中个体逐步启用的心理防线因致命缺陷或不完善却接连被破坏而不能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所启用的积极心理资源效用越来越差,甚至积极的心理资源逐渐反转成消极的心理资源。这些状态与变化加快了心理防线的摧毁速度,导致其所有防线的逐步瓦解,防御机制难以再用,最终造成其心理的渐次性崩溃。
另一方面,突然性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可简要表达为:个体突然面临或遭遇的强烈刺激直接摧毁了贯穿个体整个心理防线的核心内容与结构,此时个体还未完全启动防御机制和心理资源,或仓促启用的防御机制和心理资源难以调整和解决强烈刺激对心理防线核心部分的毁灭,导致其心理防线突然性瓦解。心理防线是多层次的,出现突然性的全部瓦解,一个主要原因是每一层都有着同质内涵的核心与结构部分,尽管它在不同层面的心理防线的表现程度不同。所以,当心理防线的核心内容与结构被摧毁,实质上个体所有心理防线就被基本摧毁。
3.心理崩溃的文化心理机制
如果我们要找心理崩溃更深层的原因,可以从文化与心理相互影响、相互构建来观察与分析。此处我们只简要探讨渐次性心理崩溃的文化心理机制。
为了便于分析,从前面关于渐次性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提取出几个心理学观察要点:一是个体的认知难以调整,二是个体的负性情绪逐渐增多,三是调节方法的有效性逐渐变差,四是个体行为上越来越难以应对。
其一,当个体感知到危险或困境的存在后,这种觉知会驱使个体采取一切能避免自我受伤的方法和策略。这种趋利避害的选择性感知除了自然的生理反应之外,也是个体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形成的。趋利避害是社会文化呈现出的典型状态,个体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长期接受并实践这种社会文化内容,形成了坚固的趋利避害的意识和认知观念,而这又全面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元素及其品质。
其二,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的难以改变或是社会观念等原因迫使个体必须面对问题或困境,个体面对问题困境时会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虽有其生理原因,但情绪的反应模式有其文化内涵。“因为情绪的表达、感知、体验都是文化价值的体现。”[8][9]以个体的负性情绪的反应模式来说,它是社会观念、文化教育和生活经验教育和强化的结果。它让人们坚信感受和体验自我情绪是人类的一种正常表现,于成败得失中体验苦乐的情绪状态是合理的。由于趋利避害及争斗占有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缠缚苦的负面的东西,相应体验得到强化。个体这种主动或被动地以自我为中心去感知、体验、积累和纠缠于负性情绪的情绪反应模式,渐渐固化成一种情绪习惯,并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其三,因负性情绪的大量积累会造成个体痛苦和伤害性的身心状态,个体会采取一定的方法或策略调节不良状态。这些方法或策略虽有效,但会随事件或危险刺激的增加逐渐无效,个体出现这种状态有其文化背景。社会文化和生活经验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普遍的观念,方法的有效可通过对个体表面症状的减少或消失来观察和检验。这种观念虽合理,但忽略了对造成表面症状的本质性问题的关注乃至解决,这就易形成很多治标不治本的调节方法或策略。由于个体长期受这种观念和社会经验的影响很难察觉到它的不足,就会不断地学习和强化这些不完善的方法或策略,这些低效或缺陷性的调节方法或策略也会进一步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情绪体验。
其四,由于个体在认知、情绪上的负性积累和调节方法的低效用,致使个体不能面对和解决的事件与对象越来越多,这样个体就很难进行自我解困与自我完善。这种状态的形成有其文化原因。社会文化教育让人们坚信自身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是人类成长的资源,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他人或社会认可的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社会存在许多很有影响力的观念,如成王败寇、弱肉强食等,这些社会观念和相应的社会评价标准导致个体被迫必须面对和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能后退不能失败。但是多重社会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个体,由于知识智慧有限、情绪不稳定且易负面积累、调节方式低效用等原因,使其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时,行为上越来越难以应对,解决问题的失败积累越来越多,消极心理品质也随之增长。
上述四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其中不可忽视的基础因素之一就是文化。文化一旦影响了人,成为人主体的一种建构因素,就会作用于人心理行为的各方面并形成新的亚文化因素。有问题的、缺陷的文化,会使人形成缺陷的怪异的心理行为,导致心理崩溃现象的出现。
四、应对措施
文化与心理是一体的,所以个体想避免心理崩溃,或重新构建新的强大而健康的心理系统,或完善巩固心理系统,就要进行相应的文化改造。本文将从森田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和禅的方法这三种角度来探讨免于心理崩溃的应对措施。
1.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强调人的各种情绪和症状都有一个从发生到消失的变化过程,正视和接受这些状态,不将自己的注意力固着在这个过程中的负面状态而是转移到自己应该要做的事上来,这些状态就会自动消失。[10]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森田疗法有其认知乃至哲学理论基础,如遵从自然。森田疗法对心理容易崩溃的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他们完成观念和行为两方面的转化。观念上的转化有两点:一是认识到人面临或已在痛苦和困境中出现负性的身心状态是自然的,不必恐慌,也不必强求用某些方法来调整这些负面状态,做好当下该做的事,不良状态自然会消失;二是以更为广泛的顺其自然的认知背景来正视和接受出现的负性的身心状态,对此状态乃至生活都不急不躁、淡然应对。行为上的转化有两点:一是停止原有的负性认识和评价、负性的情绪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活动;二是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情况,不去抗争,正视和接受这些结果,也不与他人攀比,积极主动地做好当前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即可。可以看出,森田疗法,的确优于使人们纠结烦恼痛苦不放的方法,而没有大的痛苦的冲击,心理稳定状态就相对容易保持。
2.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可说是一种文化。人本主义疗法的治疗关键是重塑真实自我,使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协调统一,强调个体不应为适应社会而照搬他人价值观,不要出于自卑而忽略或否认自我价值和经验,应该深化自我认识、发挥自我潜能,使自我价值与自我实际生活一致。[11]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对心理易崩溃的人在认知观念和行为策略上的启示有两点:一是在认知观念上,个体应正面客观地接受真实自我,不以外在价值标准进行自我评判并贬低甚至是摧毁自己的真实性存在;二是要特别重视自我经验与自己现在状态相符合的内在价值。在行为上需要作两点改变:一是摒弃为适应社会、符合他人期待而偏离自我经验的思想及行为,不好高骛远,以真实的自我来生活,享受自我权利的同时又能承担应负的责任;二是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使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趋于一致,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显然,这就大大免除了外界不应的冲击与自我的折腾,活得真实,心理崩溃就不易发生。
3.禅的方法
禅是一种更大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对于防止心理崩溃的发生,我们讲禅的方法,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当下一念本是清净无染的,人之所以烦恼都是自找的,人们可以主动选择不烦恼;二是智慧愚痴只在一念间,若觉悟生命实相便生智慧,若执迷虚妄事相便生愚痴;三是从因缘生灭看世间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如幻的过程,执着于世间的种种追求就是对自己生命的缠缚,不能达到生命本来清净圆满的境界。[12][13]
心理容易崩溃的人可以从禅这个系统中获得一些观念和行为方式来重新完成自己心理的建构。在观念上的转化有三点:一是虽遭遇痛苦,但已成过去,就不应制造新痛苦,应活在当下,正念观察应对;二是停止和放下原有的负性思维(纠缠是非、自他伤害等)就是对现行自我的解放;三是明了现下世俗生活是一个如幻的存在,它并不是人类生命唯一圆满价值的方式。在行为方式上的转化有两点:一是即刻停止和放下原有的带有痛苦和伤害性的思维和情绪体验以及相应行为;二是应该用大智慧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不执着于现下生活状态的种种,学会不被外界种种干扰因素所牵绊,但又能积极随缘应对生活。可以认为,从知行上有根本改变,大智慧贯穿生活生命,正念观察与行为,心理崩溃发生是不太可能的事。
[1]父亲勒死自闭症儿是心理崩溃下的疯狂[EB/OL].[2016-01-16](2017-02-17).c345439-29557642.html.
[2]榆林北方医院南郊分院多名领导逼一职工自杀[EB/OL].[2017-5-21](2017-08-22).http://item.btime.com/44g955kdc8 p85ob12psl39rl4nm.
[3]杜睿,江光荣.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8):1437-1452.
[4]叶浩生.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27(5):1032-1036.
[5]刘迪.心理资源损耗对公平行为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6]陈奕荣.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研究―结构、特点与作用机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7]范向阳,韩淑华.营养学语境下中西方认知心理特异性探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6-49.
[8]李晶.跨文化的情绪对话[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1):103-107.
[9]刘影,桑标,龚少英,丁雪辰,潘婷婷.情绪表达抑制功能的文化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16,(10):1647-1654.
[10]郝红杰.森田疗法——来自日本的认知行为疗法[J].日本问题研究,2007,(4):44-47.
[1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12]六祖坛经全文[EB/OL](.2017-02-17).http://www.shixiu.net/wenhua/tuijian/qita/5218.html.
[13]李天道.禅: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