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疹的床边一体化教学设计

2018-02-08肖红丽眭道顺李东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体格检查亚急性病史

肖红丽 眭道顺 李东海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铁涛班”因国医大师邓铁涛而命名,是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中医临床人才”为目标而选拔出的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组建的班级。“铁涛班”在课程设置方面,对中西医相关课程进行了整合,减少课堂教学,提高自主学习比例,鼓励开展探究性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理论和临床一体化教学,强化岭南中医药特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我院铁涛班从2015年9月组建第一批,本年级学生于2018年3月起开始进入临床课程学习。皮肤科湿疹教学采用的教材是《中西医结合外科学》[1]。根据铁涛班“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50%的皮肤病各论课程采用床边一体化教学的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以下为湿疹的床边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湿疹的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2)要求熟悉的知识要点:湿疹的病因病理。(3)要求了解的知识要点:湿疹的类型及不同部位的不同名称。

2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湿疹的特点、诊断、辨证论治和外治法。(2)难点:湿疹的鉴别诊断和外治剂型的选择。(3)解决办法:学生进行床边临床病例讨论,教师重点分析,并结合大量典型皮损图片,加强学生对湿疹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

3 教学方法及人员配置

3.1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和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合了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3.2 教师人员配置 带教老师1人,助教2人。

4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共120 min)

4.1 湿疹的基本知识(皮肤科病房示教室)(5 min)介绍湿疹的定义、特点、流行性病学及皮肤科病房诊治情况。由带教老师讲述,举典型病例,利用典型湿疹图片进行形象讲述,以导入新课。重点讲述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疹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湿疹分为三类: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采用各类特征性的皮疹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并简要讲述湿疹的其它中医名称、流行病学和皮肤科诊治情况。我院皮肤科病房收治湿疹患者每年约100余例,居皮肤科住院患者总数第2位。

4.2 湿疹的病因病理(5 min)由带教老师讲述,通过流程图介绍湿疹的西医病因病理和中医病因病机。

4.2.1 西医病因病理 ①湿疹发病的外在因素:物理因素,化学物质,生物因素,食物,生活环境;②湿疹发病的内在因素: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性障碍,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等;③西医病理:湿疹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患者的过敏体质受遗传因素支配,故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生,但又受健康情况及环境等条件的影响。

4.2.2 中医病因病机 湿疹由禀赋不耐,饮食不节,过食膏梁厚味和辛辣血腥之品,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或外感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湿蕴有关;慢性者则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致肌肤甲错。

4.3 湿疹的诊断要点(5 min)由带教老师讲述,结合临床病例,利用典型湿疹图片进行形象的详细讲解。主要根据湿疹的临床特点进行诊断,以图片展示各类型湿疹及特定部位湿疹的不同皮损表现及特点,加深理解。急性期皮损表现为多形性、有渗出倾向、瘙痒剧烈、对称分布等,慢性期皮损表现为苔藓样变等特征,亚急性期皮损介于急、慢性之间的皮损表现。

4.4 对湿疹典型临床病例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及讨论(45 min)每组学生以一个典型湿疹病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完成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同时分组探究性地讨论疾病的病因、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4.4.1 分组 将所有学生(共33人) 分为3组,每组11人,选取1名学生为组长,每组分配1名湿疹患者。要求学生穿好工衣,带教老师及助教带领各组学生到指定的患者床边。

4.4.2 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15 min)各组选取1名同学代表对患者进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其它同学可做补充,带教老师或助教需全程参与其中,针对同学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过程中的遗漏和不当,可做指导和补充。

4.4.3 病例讨论(30 min)每组学生完成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后回到示教室,由组长主持对病例展开探究讨论。针对每组病例,需完成以下问题:①发生本病的原因有哪些?本例患者的中、西医病因病理是什么?②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为了明确诊断还需完善哪些辅助检查?③本病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如何鉴别?④根据患者目前具体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治疗措施(包括中、西医治疗,内、外治法)?各组将讨论结果做好笔记,选派1名代表准备汇报。

4.5 学生汇报及教师点评(25 min) (1) 学生代表汇报15 min(每组5 min)。每组学生选派1名代表将本组的讨论结果汇报,不准照课本宣读,可根据手写笔记陈述。

(2) 教师点评 (10 min)。带教老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加以点评分析,针对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治疗方案的错漏之处进行纠正和补充。

4.6 知识点强化(30 min)湿疹章节重点要掌握的知识点是湿疹的特点、诊断和治疗。难点是湿疹的鉴别诊断和外治剂型的选择。教师对重要知识点加以强化,加强学生对湿疹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制订适当诊疗方案的能力。湿疹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如下。

4.6.1 湿疹的特点 皮疹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

4.6.2 湿疹的诊断 主要根据皮损的特点进行诊断,结合病史及特征性临床表现又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

4.6.3 湿疹的鉴别诊断 结合典型图片进行对比讲解。

①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急性湿疹的病因常不明确,皮损表现为多形性,境界不清,可发于任何部位,常对称分布,有复发倾向;接触性皮炎常可发现明显致病外因,皮损表现比较单一,境界清楚,主要发于接触部位,去除病因较快痊愈。

②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慢性湿疹常由急性转变而来,有反复发作的亚急性史,急性期先有皮疹后有痒感。慢性湿疹的皮损表现为暗红、浸润肥厚明显、色素沉着,周围出现小丘疹、丘疱疹,好发部位可在任何部位,常局限于外阴、阴囊、小腿伸侧、面部;神经性皮炎多先有瘙痒感,搔抓后出现皮疹,皮损表现为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苔藓样变,边缘见扁平发亮的丘疹,好发部位是颈、项、肘膝关节伸侧、肘窝、骶尾部。4.6.4湿疹的治疗

4.6.4.1 辨证论治 ①湿热蕴肤证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皮损潮红,有丘疱疹,抓破渗液流滋水,灼热瘙痒,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治以清热利湿止痒之法,以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②湿热浸淫证表现为发病时间短,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渗液,灼热剧烈瘙痒,抓破滋水淋漓,浸淫成片,伴身热不扬,腹胀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之法,以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③脾虚湿蕴证表现为发病较缓,皮损潮红,有丘疹,水疱不多,抓后糜烂渗出,瘙痒,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缓。治以健胃除湿止痒之法,以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④血虚风燥证表现为反复发作,病程缠绵,数年不愈,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或皮肤粗糙肥厚,剧痒,伴有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薄,脉弦细。治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之法,以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散加减。

4.6.4.2 中医外治法 根据皮肤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进行讲述。①急性湿疹:外治宜清热安抚,避免刺激。初起仅有红斑、丘疹、少量水疱而无渗液时,可选用苦参、大飞杨、九里明、地肤子、荆芥等煎汤温洗,或用10%黄柏溶液、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搽。若水疱糜烂,渗出明显时,可选用地榆、黄柏、苦参、马齿苋、野菊花等煎汤,或10%黄柏溶液等湿敷。急性湿疮后期滋水减少时,可选用青黛膏、黄连膏外搽。②亚急性湿疹:外治原则为消炎,止痒,燥湿,收敛。可选用三黄洗剂、氧化锌油、3%黑豆馏油、2%冰片等外搽。③慢性湿疹:外治原则为止痒,可外搽青黛膏、5%硫磺软膏、10%~20%黑豆馏油软膏等。

4.6.4.3 西医内用药物 多采用抗组胺药,钙剂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适用于皮疹广泛、炎症严重的急性湿疹,合并感染时应选用有效抗生素。

4.6.4.4 西医外用药物 ①急性湿疹:渗出明显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无渗出糜烂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搽;②亚急性湿疹: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氧化锌糊剂等;③慢性湿疹: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10%硫黄软膏、20%黑豆馏油软膏。

4.7 小结与思考(5 min)

4.7.1 教师总结归纳知识要点及临床思路 ①根据学生在床边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积累临床经验;②强调湿疹的特点、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③一般湿疹的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均可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中药外治,疗效较好。对急重泛发性湿疹,应及时中西医结合治疗;④西医主要用抗组胺药,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病情时,可短期、小剂量或中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病情稳定后,逐渐停用激素,改用中药治疗;⑤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药长期使用有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儿童、面部使用者应注意。

4.7.2 布置思考题 ①如何鉴别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②如何鉴别急性湿疹和接触性皮炎?③湿疹的辨证分型有哪几种,其治法及代表方剂是什么?④针对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湿疹的皮损特点,应如何选用外用药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铁涛班”的设立,是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是一种教学方法的自我突破,减少课堂教学的照本宣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深入基层多实践,早进临床早临证,学生直接在临床中学习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了解诊治疾病最需要掌握的知识,明确学习目的,重点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必将造就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猜你喜欢

体格检查亚急性病史
皮肤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对皮肤科专科体格检查的认知调查
2022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