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邱英明主任医师标本兼顾治疗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思路

2018-02-08林霓鹏邱英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气阴津液瘀血

林霓鹏 邱英明

(1 厦门市鼓浪屿干部疗养院中医科,福建 厦门 360000;2 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福建 厦门 361001)

1 病机特点-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脾肾功能失常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根源,脾肾与气机升降、津液代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枢机[1]:第一,气机升降的枢机,脾胃功能起主要作用。“脾主升、胃主降”,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气上升,升至上焦之心肺;胃气下降,降达下焦之肝肾,是谓升降有序,阴阳互济。一方面脾胃之气升降可滋润、温养上、下两焦脏腑之气的升降,另一方面诸脏腑之气的升降也依靠脾胃之气的升降,而脾胃之中焦是其通行之道路,故曰:“脾胃之气,亦名中气,气机升降之枢纽也”。如脾气亏虚失调,升运功能失职,阴津下流,上不奉心肝则燥热,下不滋肝肾则阴虚。第二,升清降浊,肾脏起重要作用。肾主水,主要是肾气的气化作用。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下归于肾,由肾之气化,其清者复经三焦上升归肺 (升清),其浊者,下输膀胱 (降浊),如此反复无穷,上下运作,津液的利用、尿浊的排泄全赖于此。所以水液代谢的关键是肾气的气化作用,如肾气虚,肾脏功能失调则津液无以升腾,津液不布,下行则随尿液排出。脾胃受损,则精微损也,故糖尿病的发病与脾肾气机升降失常、清浊逆乱有关[2]。糖尿病病变责之于正虚,以脾失升清、肾失气化为主,表现为口干、多尿。病程发展过程中脾肾虚弱,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气机升降失司,升清降浊失职,产生水湿、痰浊、瘀血诸邪,此为因虚致实;诸邪又可反伤脾肾,加重正虚,形成恶性循环。可见糖尿病的病机特征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在于脾肾之虚,“标实”责之瘀血、湿浊交阻[3-4]。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之间往往会互为因果,使病变程度加重且更趋复杂。

1.1 气阴两虚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 气阴两虚是贯穿全病程的基本病机,也是病理转机的关键。日久不愈出现的并发症,其病因病机及其演变必然离不开上述规律。追溯糖尿病生成之源,其本在于脾虚气脱,阴津下流所致。故治疗上重在补脾益肾以固下脱之阴津,养阴可化涸竭之津液。从临床观察所见,糖尿病患者,大多数经过中西医治疗,“三多”症状不明显,或仅存口干欲饮,常见寐差烦躁,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尿多有沫,夜尿2~3次,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弦。这些证候则反映了气阴两虚的病机,病变脏腑重在脾肾。

1.2 瘀浊内阻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脾肾亏虚、气阴两虚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脾肾亏虚、功能失调而导致升运失职,湿邪内滞,湿浊是脾肾功能失调所致之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湿浊壅滞体内,至始至终影响着气化和水液代谢。脾肾亏虚,功能失调,导致水液的蒸腾、气化、输布功能失司,最终导致水湿停聚、湿浊储留。痰浊、湿浊储留是糖尿病发病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其病程中至关重要的病理环节。痰浊、湿浊作为病理产物在体内形成,又可成为糖尿病病变中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痰浊、湿浊滞留体内,壅塞三焦,妨碍机内气机功能,影响气化,导致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加重;痰浊、湿浊性黏滞易致经络不通,壅滞气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运停滞又成为引起和加重血瘀的要素。痰浊、湿浊和瘀血是糖尿病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它们一旦在体内形成,互相作用交互为患,并可与气阴两虚这一基本病机互为因果,使病情呈恶性循环式加重。因此,瘀浊内阻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且贯穿全过程。

2 病证复杂, 治应标本兼顾、整体调理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病症复杂,临床主要表现是本虚标实,本为气阴亏虚,标为瘀血湿浊互结,病机特点是正虚邪实,虚实夹杂[5]。最初为气阴两伤,久而演变为阴阳虚损,而瘀血和水湿潴留。瘀血和湿浊是糖尿病久经不愈的病因所在,瘀血是糖尿病贯穿始终的病邪,湿浊是糖尿病的潜藏之邪。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是本病的病机特点,因此治疗上应标本兼顾、整体调理,以益气养阴、活血祛瘀、化湿泻浊为组方原则,同时兼顾健脾养胃畅气机。扶正祛邪,消补兼施,补得消则补而不滞,消得补则泄浊作用益彰。病程早期阴虚为本,日久耗气而致气阴两虚,出现本虚标实,以气阴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互结为标,而瘀血和湿浊贯穿始终,故辨证治疗中必须重视活血化瘀,利湿化浊,同时应兼顾脾胃气机的调畅,以提高糖尿病治疗的疗效。

2.1 益气养阴、补脾益肾为主要治疗原则 健脾益气以资化源,补肾摄精则精微得固。常用山茱萸、怀山药、生地黄滋精固肾;菟丝子、枸杞补益肝肾,滋阴明目;党参、黄芪健脾益气;白芍和酸枣仁酸甘化阴。几种中药共助益气养阴、补脾滋肾。

2.3 健脾养胃畅气机 在大队益气养阴的滋腻之品中,常可加入鸡内金、谷芽、麦芽、山楂、砂仁等,健运脾胃、疏畅气机。

3 医案举例

刘某,男,67岁。2015年4月12日初诊。糖尿病病史5年,长期服用瑞易宁、二甲双胍,并饮食控制治疗。刻下:寐差多梦,视物模糊, 腰膝酸软,口渴欲饮,疲乏无力,尿多有沫,大便秘结,夜尿3次,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弦。空腹血糖8.7 mmol/L,餐后2 h血糖11.6 mmol/L,证多气阴两虚,湿热瘀血互结。宜健脾益肾治其本,化湿清热活血治其标,标本兼顾,重在整体调理。处方:黄芪20 g,太子参20 g,生地黄15 g,山茱萸10 g,山药20 g,白芍15g,酸枣仁15 g,白僵蚕10 g,苍术10 g,鸡内金10 g,枸杞15 g,菟丝子15 g,葛根20 g,丹参20 g,炙甘草6 g。方解:黄芪、太子参养阴益气;白芍、酸枣仁、炙甘草酸甘化阴;枸杞子、山药、山茱萸共调补肾阴,敛肾精;以菟丝子温阳暖肾,意在“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并于众多滋腻药物中加入香燥灵动健运脾机之品-苍术,健脾化浊;以鸡内金调畅脾胃气机;再入葛根以鼓舞脾气升清;丹参、白僵蚕清热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终使清气得升,后天得健,阴液生化有源;先天得养,固摄有权,不致精微下泻;气血行而湿浊瘀得以化。服药1月,诸症轻减,症见腹胀纳闷,去菟丝子,加砂仁10 g,陈皮10 g,木香10 g,续服2个月,症状消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查血糖示:空腹血糖6.8 mmol/L,餐后2 h血糖8.9 mmol/L。嘱续服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气阴津液瘀血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