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18-02-08何斌
何 斌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江苏 镇江 212028)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1],拉开了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的大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替代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成为社会的热搜名词。
现如今,发端于经济战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早已延伸拓展到社会各个层面。向社会提供人力资源供给、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的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新常态下,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的高职院校,也应顺应发展趋势,契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工匠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和供给质量。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工匠精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
作为传统工业大国,制造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份额,也必将在经济转型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如适龄劳动力减少、外部环境制约加重、粗放式发展造成质量较低等,导致中国制造的产品仍处于国际中低端产品行列。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如何提供质的保证,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课题。
为此,国家先后出台多部文件,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3]。新常态下,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进档升位,必须加强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培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任务,既需要科学缜密的顶层设计、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更需要各行各业涌现能创新、善创新、具有工匠精神的各类人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呼唤“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期待更多的大国工匠为产业转型、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同时,“工匠精神”的当代塑造也将反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历经工匠雕琢、研磨出的社会供给品,必将极大提升供给侧的整体质量,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双方互为依仗、互为补充、共进互赢。
2 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
谈到工匠,“古代称为手艺人,意为熟练掌握一门手工技艺并赖此谋生的人,如铁匠、木匠、皮匠、钟表匠;在现代则可泛指家庭作坊、工厂工地等生产一线动手操作、具体制造的工人、技师、工程师等”[4]。现代社会,随着产业技术的更新升级,智能制造产品的换代间隔越来越小,但人们总会钟情于传统的品牌制品,如谈到手表就会想到瑞士的工艺,谈到汽车等就会说到德国的严谨、日本的精细,等等。这些工艺、能力已成为相关国家的文化标志和国际符号。“中国制造2025”的今天,需要更多的中国品牌、中国元素、中国符号去占领各类智能制造的市场,需要激发各行业工匠发挥所长,让中国制造不仅价廉,更加物美。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要义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工匠精神”有诸多解读:有的学者认为是“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追求完美、追求更好,努力把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神”[5];有的学者强调“工匠精神”是“指手工艺匠人在制作过程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6];也有学者将“工匠精神”概括为五种“精神特质”,即“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等[7]。类似研究其实有不少共通之处,具体解读也都有其科学性、合理性。结合社会对智能制造的具体要求,本文提出的“工匠精神”是一种价值观的物化表现,是从业人员的一种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通过精雕细琢、改良工艺、优化完善而凝聚的一种精神,其外在表现为实实在在的物品,并且是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内在精髓是一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其中蕴含着对行业的热爱、对职业的热爱、对创造的热爱和对完美的不懈追求。
2.2 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新常态下,“中国制造”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必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衷,“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外延”[8],探寻其当代价值。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是更为关键的“人”这个因素却有所缺失。改革开放以来,以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我国一直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下游,“世界工厂”的比喻折射出的是劳动力的廉价,绝非技能水平的先进。在这个转型变革的时代,国家对优秀技能人才比任何时候都重视,政府、行业对“工匠精神”的呼吁和渴求比任何时期都强烈。“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在于:每位手艺人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精、做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行业价值,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各个行业涌现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切实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产品供给的质量问题,拉动行业的整体发展;民族企业依托“工匠精神”的弘扬,树立品牌、打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3 新常态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现实诉求
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以及人才供给的有效端口,地方高校更需要加快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多会进入制造行业等一线生产领域,这类地方性高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对照社会实际,做好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让教育向社会提供符合现实需求、能胜岗与能创造价值、具有“工匠精神”的实用人才。
然而,受传统思想影响,普通高中、本科教育被推崇,以职业院校、应用型院校等为代表的地方院校往往“低人一等”。这种氛围下,很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仅限于培养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学会相应技能,能够顺利毕业,不涉及引导学生追求工作过程的精细操作和完美程度。“工匠精神'培育理念和培育方法在职业教育中是一块有待开发的荒芜之地。”[9]然而,恰恰是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其办学性质和服务面向,所培养、向社会提供的人才是最需要“工匠精神”的。在地方高职院校中培育当代“工匠精神”,既是社会的呼唤和渴求,更是职业教育的历史要求,也是培养更多“国之工匠”的时代要求。
3 地方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设计
在我国,地方高职院校大多依托财政拨款服务地方发展,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还是就业面向、行业领域,受地方产业发展、行业格局的影响较大。同时,这些职业院校中,有传统老牌高专校,有依托行业设置的专门院校,有从中职升格的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专业建设等方面有差异,人才供给结构的调整、“工匠精神”的培育方式各不相同。鉴于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际需求,一般性地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弘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3.1 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弘扬是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党委、政府做好高位协调,完善顶层设计。一是要着力改善一线的技能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技能人员和工匠的待遇水平;二是要加快完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和晋升等机制,对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在评职晋级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倾斜;三是要健全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技能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鼓励自主研发产品的推广使用;四是要完善相应政策以打通上升通道,支持、鼓励优秀技能人才在更高层次、更广空间进行自我提升;五是要将“工匠精神”相关内容要求写入高等教育、行业领域的具体文件,完善激励评价制度,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镇江为例,市政府、人社局应结合全市技能人才的需求,制定专门实施意见,鼓励市内各行业领域发掘、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成立“大师工作室”“行业技师室”“大师一对一结对”等方式,给予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激励,不断推广宣传“工匠精神”。
3.2 转变传统观念,凝聚社会共识
要着力转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积极营造“尊崇技艺、精益求精”的良好氛围,提升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认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要通过报纸、电视和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介绍政府、行业对“工匠精神”的肯定和期许,广泛推介各行各业涌现的能工巧匠,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风气,构建有利于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良好环境。市教育主管部门应适时向学生、家长宣传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做好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增强自信,不以入学职业院校为耻;各职业院校要多培树、宣传优秀学生典型,以鲜活的成功范例,让社会看到职业教育的出路是光明的、有前途的、值得期待的。
3.3 优化管理模式,注重特色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潮中,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端和“工匠精神”培育、深化、拓展的关键阵地,高职院校必须强化现代治理能力,注重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从以规模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质量为主的内涵式调整,要以“工匠精神”的推动落实为抓手,围绕市场设置专业、课程,对接产业推动实训实验,既把学生培养成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技能型人才,更要把学生培养成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与本地区其他院校错位发展、互为补充。以镇江为例,市区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两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有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类院校。农业机械、海洋船舶是本地本科高校的发展特色,航空类专业是江苏航院的发展基石,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作为老牌专科院校,发展特色并不突出。结合镇江现代制造业、汽车产业等产业发展定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应该错位发展,补足镇江应用型高校的空白,侧重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走好“卓越工匠”培养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提供适合的应用型人才。
3.4 深化校企合作,催生内在动力
地方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方式及专业设置必须紧跟市场步伐。现实中,企业在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后,往往会安排较长时间的入职培训,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和企业的脱节相对严重。企业比学校更了解市场,经过企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必须与企业深度合作,让企业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索各种“试点班”“订单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企业实践,在了解企业文化的同时,提高技能实战能力。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开放式发展,各种融资手段的风起云涌,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在职业教育引入了市场机制,采取BOT/BOOT等多种方式开展校企合作”[10],地方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有益经验,探索政行企校混合办学,加大各方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比如地方高校可以先以二级学院为试点,与本地知名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合作,探索积累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经验。
3.5 打造双师素质,提升师资水平
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1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高职教师不忘初心,以坚韧专注、执着极致的“工匠精神”为引领,力争达到习总书记所提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既需要专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扎实的实践能力;既能上得了讲坛、讲得出原理,更能下得了车间、做得出模型。一方面,要围绕“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争让每一名教师都独具“匠心”,实现自身向“工匠型”教师的发展,并在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中与学生同进步,最终教师、学生都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要围绕“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培养具有“匠艺”的专业教师,引导教师刻苦钻研,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知识源泉和专业指导。
3.6 培养工匠文化,营造校园环境
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唤“工匠精神”当代呈现的同时,必须培育形成相应的文化土壤。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校园进行适度的职业化改造,主动地将地方产业、行业领域、重点企业和关联职业的文化元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通过开设文化类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 另一方面,坚持以文化人,加强文化感知教育,“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的学校教育,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在硬环境设置上,学校建设蕴含“爱与美”文化神韵的各种物态形象,把爱与美的思想体现在诗意盎然的校园环境中,使校园人文景观成为立德树人的鲜活载体:如交通学院等工科学院教学环境主要围绕工科人才培养进行设计,体现一丝不苟、工匠精神等;卫生护理学院教学环境主要围绕医护人才培养进行规划,体现医病救人的精神;丹阳师范学院教学环境主要结合教师队伍培养特点进行谋划,体现为人师表等元素。在软环境完善上,专门编写数本校本教材,定制人文导读课本,通过讲坛、论坛和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入学、毕业等不同阶段感知文化的魅力,为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涯提供良好文化支撑和价值引领[12]385-386。
在“中国制造”提档升级的新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地方高职院校必须审时度势、乘势而为,进一步强化“工匠精神”的培植孕育,优化人才培养的结构性调整,加快人才输送的有效供给,为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制造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1] 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EB/OL].(2015-11-10)[2017-09-26].http://news.163.com/16/0115/20/BDD9HEVD00014AEE.html.
[2] 姚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 2016 , 24 (1) :4-6.
[3] 新华社. “双创”时代呼唤工匠精神[EB/OL].(2016-03-06)[2017-09-26].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3/06/c_1118247286.htm.
[4]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7-59.
[5] 郑荣胜.让工匠精神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N].杭州日报,2016-4-18(11).
[6] 张昭阳.东北振兴尤其需要“工匠精神”[N].吉林日报,2016-3-29(4).
[7] 董奇.“互联网+”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 J]. 当代职业教育,2016(1):1.
[8] 王寿斌.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J].江苏教育,2016(5):28-29.
[9] 张娟娟.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职教论坛,2016(35):35-39.
[10] 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6(3):53-56.
[11] 陈春艳.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江苏教育,2016(52):28-29.
[12] 丁钢,徐铭,王桂龙,等.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驱动[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