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分课堂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08潘玉舟
潘玉舟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高职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产生了对填鸭式教育的逆反心理,进入大学后这种反应更加明显,因此高职学生厌学、不学现象并非个例,甚而产生了严重的惰性,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身心都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许多专家和学者一直在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对分课堂”就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探索式改革。它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老师在2013年提出来的一种课堂改革新模式,旨在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在降低教师教学负担之余,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1]。目前对分课堂有隔堂对分、当堂对分及隔堂+当堂对分等三种操作模式。?其主要核心思想是把课堂的总时间一分为二,一半课堂时间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在听完讲授和内化吸收之后,充分进行讨论,突出了课堂讨论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发言讨论过程中自发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与潜能,主动思考与应对讨论中出现的知识[2]。
2 目前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方法及弊端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两大方法是指导法和练习法。其中指导法包括: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等,以及讲解法和示范法等方法。常用的练习法包括:游戏练习法、比赛练习法、综合练习法、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等等。
以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加深和巩固知识和技能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如果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只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很可能会因教法的陈旧枯燥或学生本身学习兴趣的原因,导致课堂效果不佳,让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毕竟都是老师教,学生听,或是老师教,学生练,依葫芦画瓢,模式相对固定,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可能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他们的习得过程有板有眼,缺乏灵动性和创造力。
3 对分课堂教学的优势
对分课堂教学法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师讲授、课下作业、小组讨论、班组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讲授法、自主学习、讨论法、合作学习四者之间的有机而合理的融合。它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活动。它旨在解决体育传统教学中出现的理解慢、认知差、练习难、进步慢等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优点包括:
3.1 突破教师的教学身份
对分课堂使教师摆脱了其不应有的全能角色,只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教师在课堂上重在点拨而不是详尽讲解,要给学生留出探索空间,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样既减轻了教师教学压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进而增加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提高他的教学兴趣。当前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大,亟需有效的方法缓解教学负担。对分课堂的思路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负担必然减轻。
3.2 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学习
对分课堂教学法可以把有效学习过程中应该付出的努力分散到整个学期,有效避免了传统课堂中普遍出现的学生考前高度紧张、临时抱佛脚的现象,使其在整个学期的上课过程中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避免了短期效应。同时由于在课堂中进行了互动性讨论,这就能有效地确定学生是否吸收了教师的讲授内容。对分课堂注重实效和过程,让学生在这种接受与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兴趣的提高而做到记忆的巩固和技能的熟练,促使其自信心的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使这个过程更加持久。
3.3 做到更好的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进行传授,但个体经验和体会因人而异,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的统一讲授显然不太可能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也就做不到因材施教。而对分课堂教学让学生有自己体会的空间,有自行摸索体会的机会,并可以在与同学、教师交流的过程,有所悟有所得,让他们在在自学习过程中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的身份的转变。整个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更好地因材施教。
4 对分课堂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
众所周知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就必须让出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师生“对分”课堂。学生在听完教师课堂讲授后,能对章节的大致内容形成一个基本框架,也了解到课程的大致重点、难点,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后的内化吸收效率高、效果好。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安排学习,能在对课程内容的有基本的理解后,有效地参与课堂讨论。而且,在本次课堂上讨论上一次课堂的教学和讲授内容,不仅能进行复习,更能让知识点连贯起来,这也充分体现了对分课堂与传统小班讨论课的根本不同,也是对分课堂的核心创新点。但是,要实施好对分课堂教学法必须重点把握以下的要点:
4.1 合理分配和控制好时间
实施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和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充分体现时间上清晰分离的PAD 三个过程,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所以也有人称之为PAD 课堂。从一开始教师就要制定一套具体且行之有效的对分课堂教学计划,从时间跨度方面考虑,需要制定两类计划:一个是该门课整个学期的学期实施计划;另一个是该门课某次上课的课程实施计划。对分课堂学期课程实施计划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案、课程考核等方法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另外教师应控制好各环节的时间安排,讨论及整个环节时间不宜过长。
4.2 合理分组
分组讨论要尽量做到各组实力均衡,男女分开搭配。对分课堂教学对分组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分组没分好,学生实力差距太大,相互对抗或训练就没有效果,学生自己也会觉得没有兴趣,课程就很难进行下去。因此在分组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做到任务分配和组员分配上大致均衡,这样课程的结果就不太会有不确定性,观赏性和悬念却能有所增强,并可以激发学生的动力和潜能。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分组适当考虑男女搭配,这样既可以起到性别互补,同时可以激发男生的好胜心理,使课堂教学和学生听课练习更加有激情。
4.3 做好任务发布前的布置
任务发布前,教师应详细提出命题要求并适当启发思路,让学生能正确理解任务要点。每次的课程实施计划都是在学期计划框架下形成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学方案、课程考核要点等事先要对学生进行讲述,让学生在学期的课程要点与难点有所了解。教师可以以作业形式布置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让学生想一想、帮一帮,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对于难点可以适当予以提示,也可以帮助拟定不同形式的主题。同时在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及时纠正,做好课堂控制。
4.4 保证学生发言的公平性和随机性,同时保证作品展示的清晰性和可视性
对分课堂计划教学效果和实际教学效果的对比可以从一系列设定的量化指标当中体现出来,同时也可以从随机抽查当中获得相应的表现效果。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合理的环节和流程安排,一般来说效果可以预期,但有时也难免出现学生发言偏离主题或作品不符主题的情况,这就需要设定相应的关键控制点和适当的纠偏措施,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引导学生公平公正地发言,对于好的论点可以让全班同学共享,对优秀作品要及时予以展现,让其他学生观摩以受到启发,保证其发言和作品的可预期性。
另外,讨论时气氛要保持轻松热烈,教师适时以鼓励赞赏的语句或微笑点头的动作对学生的优异表现予以认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对分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内容及教学重点和目标开展讨论,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导演的角色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或引导,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和赞扬。
5 结语
当今社会,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国民的素质,国民的素质又取决于国家教育,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因此,培养知识丰富、适用性强的创造性、综合型人才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对分课堂教学法运用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教师只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经过不断主动探索发现,充分体现自身的主体作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技能,更在思维的开发、原理的认知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因此,对该教学模式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