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扶贫脱贫工作的意义与途径

2018-02-08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贫困人口战略

梁 斌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带领贫困人口脱贫,在全国范围内打响脱贫攻坚战,并强调要在2020年之前,确保全国3000 多万贫困人口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并对此做出了详尽的战略部署。经过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100 多个贫困县顺利摘帽,脱贫扶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阶段性胜利。2017年,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习近平同志肯定了脱贫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再一次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打赢脱贫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指出下一阶段扶贫脱贫工作开展的难度和紧迫性,并结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律,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概念。

1 当前我国面临的扶贫脱贫工作形势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扶贫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同时也仍然面临不容乐观的艰难局势。

1.1 现阶段我国扶贫脱贫工作取得的成绩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占到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人口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一度受到贫困问题的困扰。在几代领导人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困扰多年的贫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开展脱贫扶贫工作,我国的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贫困人口由建国之初的几亿人缩减至3000 多万,贫困户的产生率大幅度降低,结合“三农”政策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绿色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我国100 多个贫困县先后顺利摘帽,截至十九大召开之前,我国的脱贫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距离全面迈入小康社会跨进了一大步。

1.2 现阶段我国扶贫脱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符合联合国规定的脱贫人口占到社会总人口半数以上的国家。但在脱贫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脱贫扶贫工作先期解决的主要是具有阶段性、普遍性、较容易解决的贫困问题,而脱贫扶贫工作本身存在“越往后越难”的特点,下一步需要进行脱贫扶贫的对象,多数是贫困人口中具有典型意义的 “困难户”、“典型县”。他们多数贫困多年,有难以攻克的贫困根源,思想观念落后,贫困带来的问题甚至影响着所在家族的好几代人,要想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可谓难上加难。作为“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我国党中央发出号召,要在2020年达成现有3000 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在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这无疑对我国下一阶段的脱贫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下一阶段脱贫扶贫工作的开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2 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相比农村而言更快,也更稳定,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并寻求发展,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通过多年脱贫扶贫工作的开展,城市的贫困人口发生率基本得到控制,也就是说,下一阶段脱贫扶贫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进度直接决定了今后脱贫扶贫工作的进展速度。因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在2020年到来前制定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步骤、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村转型发展的方向进行的科学部署,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将是城市、农村的平衡发展,不再是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发展状态,而农村未来的发展道路也必将逐步向城镇化迈进,城乡差异将日渐缩小,最终达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从而全面迈进小康社会。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全局事业,是顺应广大农民美好生活愿望的科学发展战略,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要求在“三农”工作的开展中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3 乡村振兴战略下扶贫脱贫工作开展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未来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3.1 通过“脱贫扶贫”,保证小康社会成果的全覆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而是要切实达到举国上下实现小康生活的宏图志愿。贫困人口也是国家人口的组成部分,只有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才能达到全国上下享受小康社会建设成果的目标。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带领广大农村农民走上致富道路,远离贫困,达到共同富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达到小康社会幸福成果的全覆盖。

3.2 带领农民“脱贫扶贫”,满足农民对美好未来的幸福感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民对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感受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运,只有带领农民富裕起来,让农民看到、听到、感受到祖国建设的丰硕成果,满足农民对美好未来的幸福感,才能保证祖国建设的平稳发展,巩固改革开放带来的建设成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下,帮助、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开展好脱贫扶贫工作,方能带领广大农民群体感受到祖国发展带来的好处。

3.3 “脱贫扶贫”事关社会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社会发展的长治久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基础上。而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比例的半数以上,是关乎社会主要生产关系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果长期保持这样的发展趋势,忽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帮扶,终会导致城乡经济差距的不断加大,必然会导致社会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加大,严重的话有可能还会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关注农村发展,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城镇化转型,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3.4 “脱贫扶贫”事关我党执政的基础巩固

长期以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真真正正为人民谋福祉,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党的执政根基稳固,受到民众拥护。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作,“脱贫扶贫”事关重大,是关系到民生发展的大计,更是影响我党执政根基的重要工作,必须做好,必须落实。

4 乡村振兴战略下扶贫脱贫工作开展的途径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未来扶贫脱贫工作应从以下途径展开:

4.1 以“绿色发展”为前提,借助社会资本,打造紧扣“生态”的田园产业综合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是自然生态面貌的保持地,因此应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为农村发展带来的契机。要发展先治理,扭转一味向自然索取,靠天吃饭的传统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前提,先治理污染,建立良好的生态优势,再借助当地企业的资本优势促进生态优势发展,以生态优势促进当地田园产业综合体的发展。山西晋中市在这方面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借鉴,当地与优秀企业联合,注重资本下乡,借助企业资金的帮扶,建立了生态庄园经济发展模式。如祁县酥梨生态庄园,太谷花卉生态庄园,左权核桃林生态庄园等,这些庄园所到之处皆是鸟语花香,所见之景满是生机环绕的百花园,因此也带动了当地的生态旅游产业,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有效改善。

4.2 从传统优势出发,培养大学生人才带动产业链叠加,注重融合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处处皆有所长,要在脱贫扶贫工作中,注重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发挥传统优势,以大学生专业人才引领,注重传统项目的产业链叠加和融合发展。以晋中市左权县骆驼村为例,这里就是生态式庄园产业发展的典型村镇。他们在当地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帮扶下开展核桃林改造,对低产核桃进行品种换优,研发适合当地核桃生长的土地肥料,提高核桃树抗腐烂能力,增加核桃及核桃加工品种类,拓宽销售途径。这不仅保证了该村核桃林优势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还促进了核桃林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更保证了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4.3 依靠“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打开致富口袋

在我国脱贫扶贫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剩余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基本属于“难啃的硬骨头”,各自具有难以攻克的贫困理由,这就要求脱贫扶贫工作要靶向定位,精准帮扶。因此,必须依靠“精准扶贫”来深入了解贫困户的贫困原因,从根子上关心农民,帮助农民,以点带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晋中市和顺县关上村在攻坚战上的策略值得借鉴,村民张华家有五口人,全部属于贫困人口,经过精准扶贫小组的深入了解,将张华家的贫困人口按照贫困原因进行科学分类,为年老体弱的两位老人发放了扶贫专款,每月给予生活补助和基本健康诊疗。为张华夫妻安置到县扶贫产业基地,通过每月工作,获得人均3 千元的技术工资,同时还获得了专业的技术知识学习机会。张华的孩子每月得到政府的助学金,就可以安心地在学校读书。通过精准扶贫,一家五口人顺利脱离了贫困户的队伍,也从中获得了脱贫致富的知识,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问题。

5 结论

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农村人口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坚定不移的走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以“绿色发展”为前提,以“三农”政策为基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部署,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精准扶贫”为方式,多管齐下地综合开展,确保我国脱贫扶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贫困人口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隐形贫困人口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