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民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实证探讨
——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8-02-08郭晓彤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馆藏社会化图书馆

郭晓彤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传承知识的一种手段,阅读促进人类文明与发展,“全民阅读”是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举措,更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文化繁荣体现着国家整体的发展水平,公民的道德文化素养已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1]。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作为研究热点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高校图书馆只有打破固有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1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现实意义

1.1 提升自身教育职能的需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由单一的藏书地发展为集阅读、教育、培训、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文化中心。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其服务模式将发生改变,服务范围将逐渐拓展,这对增强其社会教育责任,提高其教育职能,体现其社会价值,发挥其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1.2 提升公民文化素质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意味着高校图书馆将把社会读者作为服务对象,为社会读者提供服务,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的聚集地和展示平台,是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扮演着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重要角色。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向社会公众敞开大门,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是全面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1.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只有文化搭好台,经济才能唱好戏。经济要腾飞,信息值千金。任何地方的经济要想发展,都离不开信息。而高校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多年来,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助推作用越来越明显化,通过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知识含量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财富是高校图书馆光荣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开放办馆,服务社会,就是让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人才服务和技术服务。

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背景及现状

早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就已指出,“对于具有对外开放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公众实行开放,从而满足社会各界读者对于文献信息资源以及技术咨询等方面的信息需求”[3]。尽管如此,高校图书馆受传统思想和实际馆情的影响,真正向公共馆转型的数量并不多。近年来,继清华、北大、厦门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公民打开了大门以后,国内又有很多高校陆续开展了开放服务,并产生良好的反响。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使社会化服务成为一种限定性服务。如社会读者入馆要办理临时借阅证,开展只阅不借服务,限制年龄,限制时间,限制场地等[4]。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服务。

目前,浙江省开展对外开放的高校为数也不多,高职类院校为数就更少,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刚刚起步,正处在探索阶段,各方面工作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进。因为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化服务确实存在很多实际问题,这种开放是派生功能性的开放,受限于本身文化教育机构的本质属性和服务高校的功能定位。从资源利用上存在着馆藏资源利用率低和社会资源需求间的矛盾;服务上存在着沟通能力和沟通渠道间的矛盾;图书管理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校园安全管理不够完善,所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

3 影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因素

3.1 不利因素

3.1.1 认知范畴的片面

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缺乏公众服务意识,通常认为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内部机构,有着特殊的社会分工,为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才是本职所在。服务公众、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畴。足见对于信息时代尤其是智能时代的高校图书馆职能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对于高校图书馆功能的认识缺乏更深入的探讨,这将严重制约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进程。

3.1.2 运行机制的欠缺

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机制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是由高校自身性质决定的。“闭门造车”“自扫门前雪”是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现象。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机制要符合高校本身的要求,它的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高校馆一旦实现对外开放,其服务对象就会更加复杂,服务内容就会更加多样,服务层面的深度和广度都将有新的突破。

3.1.3 管理模式的单一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所面临的服务对象将发生变化。公众读者群人员构成复杂,文化水平千差万别,自身素质高低各异,信息需求各不相同,继续延用原来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势必是不适合的。这就需要在服务模式上推陈出新,内外兼顾,既要满足本校师生的教学科研需要,又要满足社会各层次读者的需求。在文献管理、资源建设、服务质量上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尽量满足各方读者的需求。

3.2 有利因素

3.2.1 政策支持

2015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要求,要“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2018年1月1日实施的《图书馆法》也指出,“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共开放”,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也明文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由此可见,在全民阅读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部署下,高校图书馆实现对外开放,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服务社会,将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受到法律保障。

3.2.2 人才优势

人才是社会前进的驱动力,是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高校是知识分子的汇聚地,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比比皆是,很多的专家、学者、优秀的科技人才和服务型人才都来自高校。高校教师队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人力资源,对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文明起着十分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好这些人才,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使他们为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3.2.3 资源优势

资源建设是影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条件。尽管高校馆馆藏资源建设更多考虑的是学校各专业的教学发展需要,是以满足本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为目的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但只要合理使用经费,认真筹划资源分布,科学安排空间和时间,做到统筹兼顾,发挥资源的优势,是完全能够满足社会读者的需求,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

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图书馆所在学校具有百年的办学历史,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队伍,本身也是一个布局合理、设计完美、环境优雅,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图书馆,正在筹措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馆藏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都非常丰富,内设藏、阅一体化的书库、阅览室、资料室、学习共享空间。此外还拥有多功能阅读机、朗读亭、书目检索系统等现代化的阅读设备。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馆经验,都为图书馆实现对外开放,服务社会奠定基础,为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4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可行性策略

4.1 实现社会化服务,必须采取新模式

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化服务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摒弃固有的模式,在充分利用好馆藏资源的基础上,敞开胸怀,拓展服务领域,加强与社会联系,开展多方合作。可以采取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模式,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与经费支持,共同协商,共同投资,合作共建,为百姓谋利益。可以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馆藏文献学科结构与企业开展合作项目,给予人才与资源的投入,为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献力献策。也可以加强与周边社区的互助合作与文化交流,提供必要的文化交流场地和文献资料,强化对社区读者的信息教育,使高校馆成为社区居民开展阅读活动的阵地,协助建立社区图书室,给予必要的人员和技术上的支持。还可以加强校校联合,在了解彼此馆藏特色的基础上,开展馆际互借,相互协调,互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才能有意义,才能有成效,才能发挥文化职能作用。

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转变观念,率先垂范,走在了宁波市其他高职校图书馆的前列。“校企合作,共创共赢”是学校图书馆新的发展模式,更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多年来,图书馆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同行业协会共建共赢,发挥馆藏和人员优势,帮助企业创造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作为成员馆之一,图书馆积极参与到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克服很多困难,圆满完成所分担的各项任务,为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并创新性地尝试以用户为主导的馆藏资源建设模式:2017年11月,图书馆与宁波市新华书店联手打造新华书店工商学院店,也就是说,新华书店直营店入驻学校图书馆,直接向全校师生开展售书服务。师生凭借手机APP 和校园卡直接从宁波书城和校园直营店借书,阅后归还的图书直接成为馆藏书。这种模式的实施既提高了广大师生对馆藏资源的采购的参与度,减少了中间环节,所选出的书又更加适合师生阅读。目前,“书店借”已成为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实现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一大亮点。另外,图书馆还与北京爱迪科森公司合作共建的爱迪科森报告厅,校企双方共同保障运行,成为师生学术交流和信息培养基地。此外,图书馆通过引进博士眼镜店、咖啡吧、文创产品区等多家摊位入驻,拓展了读者的休闲场地之余,还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岗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了实践平台。

4.2 实现社会化服务,要采取新的运行机制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实现社会化服务,促进了知识传播的广泛化。但是,高校馆与公共馆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才能使高校馆更加贴近公众,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

4.2.1 开放的时间和空间要科学合理

高校馆面向社会开放,要事先考虑到开放的时间,力求科学合理。尽量考虑到高校的特殊性,利用好假期,使闲置的空间和馆藏资源科学地运用起来,发挥其最大价值,尽量满足社会读者的需求。另外,高校馆的设计布局既要考虑社会读者的阅读习惯,又要兼顾本校师生读者的阅读感受,形成读者公共活动区与行政工作区、读者阅览区布局上的科学合理[5]。可在原有基础上增设社会读者阅读专区,提供专门的阅读服务,如开通阅读通道、提供适合老人和儿童阅读的文献资料、提供必要的人文关怀服务等。学校图书馆多年来实行假期开馆服务,每周一作为图书馆开放日,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假期开馆满足了校内外读者的阅读需求,收到良好效果。

4.2.2 开放的范围和权限要适当调整

高校图书馆的目标定位和出发点都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馆藏文献的专业性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是研究型和学术型的读者。高校馆应因势利导,尽量满足这些读者群的信息需求,因为这些读者会很大程度上引领其他读者的阅读倾向,对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特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扩大开放范围,适当放宽读者权限是高校馆实现对外开放,服务社会的首先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今年学校图书馆以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四个社区(枫园社区、盛园社区、西湖社区、兴园社区)为试点启动了对外开放服务。除为社区居民办理阅览证、提供阅览服务外,还捐赠书籍协助社区图书室的建设,还在业务上给予适当指导,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入馆学习,既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又拓宽了服务范围;通过开展宁波老字号——赵大有进校园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近距离接触本土文化特色,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阵地;与古林镇联合打造的“席香书苑”将作为社区居民终身教育的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专题、人文专题讲座和专业信息素养培训。至此,学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全面铺开,成为浙江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典型案例。

4.3 创建智慧图书馆,力创功能的新升级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必须对图书馆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在健全和完善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谋求新的发展空间。智慧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对高校图书馆的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基础上,将丰富的信息资源及时传递给广大用户,以满足社会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智慧图书馆的建立将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确保知识与文化传播的智能化,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正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却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6]。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实际开拓创新,全民协调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积极参与政府的决策咨询,为企业发展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给予一定的指导。树立开放服务意识,整合特色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拓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使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常态化。

猜你喜欢

馆藏社会化图书馆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