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模式研究*

2018-02-08范晨晨朱永媛陶佳

中小学电教 2018年5期
关键词:利用微传统媒体媒介

☆范晨晨 朱永媛 陶佳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模式符合现代化社会信息传播的需求,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政府部门、媒体行业、教育机构、商业组织、公众纷纷加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中,这意味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加强微信公众平台媒介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便于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模式

(一)单向的精准推送传播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精细化的分工方式,把受众群体对信息的接收精细化,找到了更加准确的定位群体,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年龄划分微信公众平台媒介传播方式,有年轻人喜欢的青春物语,也有老年人的养身保健等,根据这种定位把相应的信息放到对应的微信平台进行推广,相关群体也可以通过关键词浏览的方式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关注;二是根据行业对公众媒介群体进行划分,不同行业对信息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微信公众传播平台推送相关行业相对应的信息,这对同处于该行业的群体来说是一种信息的交流,能够传递行业的关键信息,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三是根据性别细分微信媒介传播方式,男士和女士的关注热点会有所不同,根据性别的不同,定位微信公众平台媒介的传播主题,这样可以更有侧重点,能够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范围和关注度;四是根据不同商业功能进行划分,如当当网、蘑菇街等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商业的推广,及时为受众推送购物信息。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与分享模式

媒介的传播模式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言语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阶段。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方式正在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模式

微信作为一款以聊天交流为主的工具,主要功能是方便人与人之间的网络沟通,在此基础上微信公众号的出现让微信公众平台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更能通过公众号进行信息之间的互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微信用户可以申请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微信平台公众号,当微信公众号平台有信息更新时,就会自动提醒微信用户接收浏览;二是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系统中的“关键词回复”,对自己浏览的信息进行评价交流,这样可以增强微信公众平台的活跃度,提升公众平台的知名度。

2.微信公众平台的分享模式

微信用户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浏览的过程中,对所看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不仅能够互动,还可以向好朋友分享信息,进行交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微信用户在看到公众平台中的信息后,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中的“分享至朋友圈”的功能,发送到朋友圈,分享信息;二是微信朋友圈中的接收者大多为分享者熟悉的亲朋好友,对信息的感兴趣度会有一定的相似度,如此这样反复的传播,不仅可以拓宽信息的传播范围,也能加强与朋友之间的联系,达到互动、分享、交流的效果,这是微信公众平台分享互动模式的重要作用。

(三)微信公众平台多种传播符号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自媒体,为了更多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其传播的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类型:一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视频传播。视频集声音、文字、图像为一体,其传播更加生动活泼,有利于大众接收信息,并且可以反复地点击收看;二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文字信息传播。文字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挑选有效信息,整合各种类型的信息发布到微信平台上,体现了平台的包容性;三是通过图片进行传播。以各种图片为依托,通过新鲜生动的方式把图片展现出来,从而实现对图片信息的整合,达到传播目的。

(四)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主体单一模式

1.微信公众平台媒介的商业运营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不同于传统的媒体,传统媒体重新闻性、权威性、政治性,但是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平台,更加具有商业性,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申请微信公众平台的群体具有商业目的,各商业机构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通过申请微信公众平台的公众账号,获得传播信息的途径;二是根据自己商品的特点,配套发表相应的文字、图片进行商业宣传推广,这对商业运营商来说,不仅节约了广告成本,而且也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三是微信公众商业运营平台还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的功能,了解顾客对产品的评价,这样可以增进商业机构与人们的沟通和联系,以便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升级与改革。

2.微信公众平台媒介的新闻信息传播

自媒体的运营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自媒体,传统媒体与其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并不意味着自媒体能够取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挑战,并纷纷加入到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在传统媒体内部建立新媒体运营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媒体融合得到了传统媒体的认可,并纷纷效仿,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传统媒体申请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与自身相结合,同时发布信息,这成为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二是加强对微信平台的利用管理,整合各类媒体信息,如:把文字信息整合、归纳,做更深度的专题报道,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还可以让其在微信公众领域独树一帜,通过该途径构成一个更加有深度的信息发布基地,提高受众点击率、阅读量;三是加强与受众群体的沟通和交流,设置微信二维码、热线电话、语音留言等栏目,增进与受众的沟通了解,这样不仅能增加受众对平台的认可度,更可以扩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3.微信公众平台媒介的政务媒体传播

微信公众平台自运营以来,其传播方式打破以往任何媒介的传播方式,把聊天、语音、信息发布、接收等功能融于一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开展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许多政府机构通过申请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政府信息,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更加快速地深入百姓的生活,为百姓服务,如:当一条信息通过微信工作平台发布时,根据其微信平台对公众的定位,在同一时间当地的群众就能接收该信息,从而发表其相关的看法和观点;二是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方式更加的便捷,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并且能够通过问卷调查来组织与公众进行互动,作为人民信息交流的集散平台,也可发挥其监督政府工作的功能,公众利用微信平台,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公民的监督义务,也能够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三是政府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倾听民声,从而了解人民的需求,并调整好相应的工作,更好地为人民办实事。

4.微信公众平台媒介的教育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给教育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过去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想法(如移动学习理论)变成了现实。在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涌动下,MOOCs、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在教育界风起云涌。

微信公众号可以向关注的用户推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而且后台管理方便,对于技术薄弱的管理员来说能够轻松地做好日常维护,对于有更高需求的开发者而言还提供了开发接口,能够满足更加复杂的交互需求。基于以上特点,由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开发的“教育技术微课堂(微信公众号:vclass⁃room)”是一个以微信公众号为主体,集微信、微博、QQ和视频网站等新媒体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平台。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微信、微博、QQ和视频网站等既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同时又各有千秋,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通过与微信公众平台的整合,可以涵盖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并将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给学习者,让课程丰富多彩,让学习随时随地,让沟通无处不在,让传播事半功倍。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趋势

(一)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多元化趋势

相较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微信公众平台更加具有开放性,因而其发展方向也更加具有多元化,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微信公众平台将更具包容性。具有包容各种信息的功能,文字、视频、图片、语音,各种类型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改变信息的呈现方式,进行深入的传播,公众对微信公共平台的关注度会随之提高;二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受众群体会更加的精准化。信息传播更加准确,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公共账号的关键字,搜索自己喜欢的微信公众号;三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公众支付更加多样性。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商机,微信支付扫一扫、APP等将会更加简单快捷,社会利用率将会增加,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二)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将呈更加个性化趋势

微信公众平台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也会更加个性化,也会出现相关的法律和社会规范来约束微信公众平台中媒介传递双方的行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微信公众更加个性化。微信公众平台个性化的设计风格,不同的运营管理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立相应的栏目,并进行编排,这都是微信公众平台媒介的个性化的展现,同时也满足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的审美需要;二是微信公众媒介信息定制规则。根据特定服务对象进行信息推送服务,企业也可以设置相关的服务热线平台,及时为客户答疑解惑;三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会更加专业化。不同类型的信息汇集于微信平台,优胜劣汰,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的运营将会更加具有专业性分工,也会随之出现相关的职业、专业的运营团队和信息检测互动机构。

四、结束语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传播的方式已经渐趋完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模式,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信息需求量大的要求,微信公众平台媒介传播模式正在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微信公众平台媒介传播的特点,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微信媒介平台进行传播;二是了解微信公众平台的分享和互动方式,使用者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发表自己对各类事件的观点,微信公众平台满足了公众行使话语权的愿望;三是掌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符号语言,并根据其自身需求编排发布信息,达到深度传播的目的;四是认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类型,如:政务传播、商业运营、教育应用等,这样有利于把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内容和主题,进行信息精准推送。只有了解关于以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功能,利用该平台为人们服务,更好地发挥自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功能。

[1]张小强,郭然浩.媒介传播从受众到用户模式的转变与媒介融合[J].科技与出版,2015(07):123-128.

[2]张云坤,罗翀,吕毅,谷薇薇.微信公众平台辅助移动学习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1):26-27.

[3]龚婧.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发展[J].青年记者,2017(32):92-93.

[4]张汉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创智课堂学习环境构建[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11):69-74.

[5]饶元,吴连伟,张君毅.跨媒介舆情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机制研究与进展[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7,47(12):1623-1645.

猜你喜欢

利用微传统媒体媒介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