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对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影响与对策
2018-02-08杨亚蒙娄海波王红英
杨亚蒙 娄海波 王红英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微时代”是一个蕴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它以微博、微信等手机客户端作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同时也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的课题。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认真分析“微时代”给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带来的契机与挑战,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结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微时代”为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微时代”有利于引领舆论走向
微平台中的信息传播与舆论走向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舆情,被称为现实社会的“晴雨表”。“微时代”民众的互动性增强,意见之间的交锋是常态,意见领袖在交锋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交锋的结果往往是相对优势的意见得以继续传播,相对劣势的意见逐步淡化或退出舆论舞台,这里的优势、劣势是以信息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不是以是否接近真实情况为判断标准。经过持续的、激烈的讨论,最终形成的舆论反映了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共同意见。在“微时代”发生舆论事件时,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者可以借助微平台更迅速地明晰舆论走向,从而利用意见领袖的作用,即时地澄清事件的真相、梳理事件发展的脉络,发布积极的、正确的消息,消除群众对舆论事件的非理性认知,化解群众的极端情绪,从而起到影响舆论走向的作用。
(二)“微时代”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意识形态有关的红色网站、博客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网络载体和平台,扩展了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工作有很大帮助。网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得到提高,一些优秀论坛也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如“强国论坛”“铁血论坛”“天涯论坛”等,但由于网站、博客在信息传播主要依托于电脑,这为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带来了一定的局限,使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大打折扣。“微时代”信息传播主要依赖于手机,携带方便,使信息传播在更大范围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更加自由的传播。“微时代”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上出现的亿万“公民记者”打破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人民群众接触到了数量相当且与意识形态相关的事件,当重大突出事件发生时,草根民众往往更具有敏锐感,发布的信息往往比主流媒体更早、更全面。
(三)“微时代”增强了宣传的吸引力
“微时代”的发展,突破了以往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单纯以思想政治课、听汇报、看新闻等通过语言、文本和影像为载体的局限性,代之以既时尚又有趣味的长微博、微信公众号传递信息,把即时对话交流、远距离传输等教育手段融为一体,调动群众表达自身想法的积极性,有效激发意识形态受众的兴趣和关注度,使得信息传播具有灵活性与趣味性,在调动意识形态受众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使思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提升,从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吸引力,实现巩固、扩大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二、“微时代”为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微时代”消解了意识形态工作主体的权威地位
“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具有去中心化、重视个体力量的特点,为个人获取或发布信息带来了很大便利。人民群众了解相关信息的渠道拓宽了,这使他们接受信息的自主性变强,对意识形态工作主体的灌输内容具有筛选性、甄别性,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判断力,筛选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然后将其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实现了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社会的可能。“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改变了以前传统媒体传播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转变为双向或多向网状结构。意识形态构建者与人民群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日益消除,在微博、微信等手机客户端中,只要说法有一定合理性,表述清晰,就会获得其他人的认可与支持,因而意识形态主体的权威性遭到了削弱。“微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宣传对意识形态工作主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灌输方式如空洞的号召说教、枯燥的报告会议、人为强加的规范约束,都难免会降低意识形态宣传效果。
(二)“微时代”改变了意识形态受众的价值观
“微时代”的发展使集体主义思想淡化。在“微时代”的信息传播中,人们可以用自由的身份,通过相对自由的分享方式、自由的意见表达实现与他人进行互动式交流,微博中横向无中心的交流模式,强化了个体权利和在关注个体基础上的平等精神。“微时代”的虚拟性使个人的活动卸下伪装,更加听从于自我的支配。然而,物极必反,“微时代”对个体价值的极度追求必然会导致个人主义的膨胀与泛滥。如果人人都认为“微时代”是“为我”的时代,那么“微时代”就不能成为和谐统一的时代,如果人人都以各行其是为“微时代”最大的魅力,那么“微时代”就无法发展。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反对的道德观念,如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拜金主义等都在微博、微信中得到了培植和生长。“微时代”背景下,如果任由这些不良思想蔓延,毫无疑问会使国家苦心培养起来的集体主义道德准则受到冲击甚至崩塌。在“微时代”背景下,如何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奉献与索取之间寻求平衡,成为现阶段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三)“微时代”重构意识形态宣传的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是影响政治生活、领导活动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集中表现为一个地方或组织的风气、氛围或软环境。人民群众借助微博、微信这一平台,虽然仍是以个人身份参与到政治事件的讨论中来,但是由于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与交互性等特点,使得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联系的主体,因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关注点、兴趣或利益取向,在短时间内组成一个虚拟的团体,并成长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大家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讨论,排山倒海般的评论和抗议形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日益影响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甚至影响政治体系和国家权力的运作”[2]。人们通过微博、微信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对热点政治事件的态度,形成一种虚拟的政治力量,这种政治力量逐渐增长,已经使政治生态由以前的单一的现实政治环境进入到现在的现实政治环境与虚拟政治环境并重的新阶段。“微时代”出现的公民通过微博问政就是这一情况的现实反映,这对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策略
(一)坚持理论创新,研读经典著作
所谓创新就是指通过研读经典理论,揭示其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深入把握前人没有理解或者理解不深刻的思想,切实回答当前“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开创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经典著作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我们要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在“微时代”多元化冲突的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对理论的创新,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思想问题,批判现实生活中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进一步为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的支撑。只有这样,主流意识形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回应时代和实践的挑战,成为人民群众公认的有社会共识的精神上的“钙”。
(二)了解民众需求,满足合理诉求
要想得到群众的拥护,必须要增进人民的现实利益。一种意识形态要得到人民的认同,必须要能够解释人们深切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意识形态的活力及生命力主要来自于能够准确的表达现实的利益联系。因此,人们是否会认同意识形态,和辞藻是否华丽、理论是否完美这些都没太大关系,最主要的是能否将人们的利益要求真正进行准确表达”[3]。“微时代”理论宣传者、教育者应该主动走出去,利用新平台,加强与普通群众的交流与沟通,不断赋予“微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注他们的利益,对群众真正做到“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4]。
(三)构建管理机制,优化虚拟环境
“微时代”的信息管理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需要建立起统一高效的管理系统,其中加强法制建设与技术开发是新形势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之举。一方面,我国的网络立法建设已经取得了进展,但由于网络本身功能的深化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前的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解决“微时代”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成熟的法律规章制度与完善的监督机制是保证人们理性、平等、有序的表达观点的制度保障。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还要坚持有罪必罚,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微平台中犯罪的特点,实行信息管理的法制化。另一方面,加强科技投入,开发集趣味性、思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APP,寓教于乐。同时,完善微平台信息发布者的资格审查制度,实现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追踪,研发过滤有害信息的技术,自动排查不良信息,并对特殊信息进行及时处理,严格把握信息动态。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2-193.
[2]傅慧芳.公民网络参政需求的增长与制回应的博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8-94.
[3]张骥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
[4]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