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
2018-02-08杨吉华
杨吉华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山东 蓬莱 265600)
乡村衰退的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从十九世纪开始,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有乡村萎缩衰退的经历,尤其是二十年代初,这一进程进一步加快。西方国家政府意识到了严峻现实,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方案,如英国的乡村更生工程、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运动。这些措施都获得了明显的效果。美国的工农收入趋向平衡。美国有一种说法叫做“穷人住在大城市里,中产阶级住在郊区,富人则住在小镇”;日本的农民收入已经超过非农家庭收入;英国政府的一项调查表明,经济衰退导致成千上万的英国人离开城市,搬到农村去寻找田园新生活。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很多方面都能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农村居民的寿命往往更长。[1]中外实践证明,只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得当、措施得力,城乡发展差距是可以逐渐缩小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又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和城乡关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
(一)什么是乡村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属群体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高度肯定和认同,也是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风物、景观、遗产、自然的高度赞赏和肯定。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更不是自傲,而是带着开放、包容的理性态度看待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是一种扬弃过去、立足现实、放眼世界、奋斗未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乡村文化是相对于城市文化的一个概念,是乡村居民在乡村环境下创造出来的文化符号体系。乡村文化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核心层是乡村居民秉持的价值观念,包括乡村居民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婚姻家庭观、消费观等。这些观念居于乡村文化的最深层次,决定了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影响并制约乡村文化的基本面貌。第二层是乡村生活方式。乡村生活方式是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乡村价值理念制导下、满足其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整个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典型特征。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是乡村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劳动生活方式、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宗教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等。第三层是乡村文化遗产。包括本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保存、传承、发展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第四层是乡村精神文化活动场所,包括当地建设起来的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如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站、农家书屋、电影院、博物馆、演出中心等。这些文化基础设施为当地居民提供精神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和物理空间。乡村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特点。相对于城市文化,乡村文化有其共性。但不同乡村的文化又具有鲜明的个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表现在语言、服饰等环节上。
对于广大乡村来说,所谓的文化自信,是当地乡村居民对本乡本土的文化的自信,是对乡村文化的内容、价值、作用等的肯定。它不是对乡村文化某些局部或具体价值的肯定,而是对乡村文化总体价值的肯定。具体地说,是对乡村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肯定;对乡村的自然、历史、传统、人物、风貌、典籍、遗产的由衷喜爱和赞美。这种赞美与热爱、认同与肯定,既是一种群体心理和潜意识的表现,更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英国作家杰里米·帕克斯曼认为,“在英国人的脑海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帕克斯曼在他的《英国人》一书中写道: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近在咫尺的城市,而属于相对远离自己的乡村,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2]这就是一种乡村文化自信,一种深入骨髓的精神归属感。正因为英国人拥有这样强烈的乡村文化自信,所以,“搬到农村居住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已经考虑很久的梦想”,“英格兰的农村地区是无与伦比的,它风光旖旎、宁静安逸,同时,当地的农贸市场又给生活增添了很多吸引力。这些都有助于人们逃离城市的喧嚣并找寻到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1]。由此可见,乡村文化自信并不是一种外部灌输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主体发自内心的对于家乡文化的信念和信仰。
(二)乡村文化自信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
乡村振兴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不仅过程漫长,而且任务艰巨、复杂而繁重。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文化自信无疑扮演了一个特殊角色。只有广大乡村居民有了充分的文化自信,才能产生对自己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自觉地为乡村振兴而工作、而奋斗,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只有确立文化自信,才能克服乡村居民文化自卑情节,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不管是个人、组织,还是国家,一旦形成了文化自卑心理,一旦对自己的文化缺乏信心、对自己的文化不认可,就彻底失去了自强自立的精神基础,就没有机会重新站立起来;就会在各种形形色色的时尚、潮流面前不知所措,迷失方向就会盲目崇拜城市文化、不顾客观条件,贪大求洋,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跟风、模仿,丢掉自己的传统和优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真理也同样适合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是需要解决走什么“道路”、通过什么“道路”实现振兴的问题,“道路”涉及蓝图、规划、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其基础是对乡村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脱离乡村文化的“道路”都是不切实际的。“道路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
二、文化自信的缺失是当前中国乡村最大的缺失
(一)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不再尊崇乡村价值观。认为传统价值观念如老实、本份、勤劳、守信、互帮互助,这些都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与现代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是谋略、投机、善变、机巧。人们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笑贫不笑娼。传统乡村所尊崇的那些观念过时了。不再认同乡村生活方式。把乡村生活方式等同于落后、愚昧、保守,一概否定,一无是处。传统节庆没有价值,不如过洋节有面子、有品位。瞧不起家乡的历史文化。认为那些传统技艺、民间艺术都是雕虫小技,不能登大雅之堂,不值得学习,没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认为农村没有前途,留在农村没有出息,体现不出来人生价值,以离开农村为荣,以留在农村为耻;认为城市文化比乡村文化优越,城里的月亮比乡下圆。向往甚至盲目崇拜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
(二)中国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历史原因
中国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复杂,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都有。历史上说,几千年来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了乡村文化自信的不断流失。据相关资料显示,城市真正在中国出现已经是春秋战国时期,城不再仅仅是一种防御建筑,它的经济意义显著提升,城里的市发展了起来。等到了秦汉时期,中国的城市已经相当成熟了。汉代班固《西都赋》笔下的长安是“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在班固自豪的歌颂里,西都长安城固若金汤,大路通达,建筑雄伟,街巷顺畅,人丁兴旺。城东、城西的九个市场都开张营业,相当繁荣,人挤着人,车辆从这头走到那头,就别想再调头回去了。住在城里的这些非农业人口,生活富庶,娱乐活动也很多,生活体验跟其他地方大不相同[3]。可见,自从有了城乡分工之后,城乡差距开始形成,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乃至近代社会,这种差距在不断扩大,城乡泾渭分明,城市的职业机会、收入水平、社会声望、阶层流动、文化生活,都明显优于农村。由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农村不如城市、农村低人一等”的意识。
(三)中国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现实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城乡差距并没有缩小。国家从制度设计上,是通过剥夺农村、农业和农民为代价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通过户籍制度、禁止农村人口进城、社会保障等,人为制造城乡阻隔、二元对立。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获得了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但总体上这种趋势并没有有效扭转。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多数农村落后的现实。伴随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改革开放之初戏言农村留守的是3860部队,实际上现在连3860也离开了农村,农村是实实在在的空巢。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国内一天消失的自然村有80到100个[4]。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中国是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离开也好,放弃也好,都是因为失去了信心。
乡村文化自信的缺失也与当代的大众传播有关,电影电视展现的城市形象都很高大上,成功人士,香车豪宅,俊男靓女,酒绿灯红。而展现农村的,都是落后、贫困、愚昧、小丑般的搞笑人物。网络媒体也都处处可见对农村和农村人的偏见。大众传媒的这种解读和传播,久而久之必定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农村青年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三、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提升路径
(一)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人们就不会盲目崇拜城市文化,就能以理性、客观的眼光看待城市与乡村。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人们对于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真谛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就知道如何生活,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不是盲目往城市跑,打拼几十年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毋庸置疑,乡村文化中那些不合时宜的消极落后的因素我们必须摒弃。但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理念,如勤劳节俭、重视家庭、爱护自然、相互帮助、淳朴善良、守望相助等,这些都是当今我们需要珍视的,它是乡村居民的美德,具有永恒的价值,永远不会过时。
(二)通过当地文化遗产传承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广大乡村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戏曲、饮食文化、民间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等;物质文化遗产如文化遗址、名人故居、古建筑等。乡村的文化遗产是乡村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乡村历史的见证,乡村文化的缩影,秉承着乡村特有的气息、气质,体现了家乡先辈的聪明才智,都应当保护好、维护好、利用好,对学艺者和继承人进行奖学、鼓励、扶持,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古老的民居需要政府大力保护,每一个乡村都应该有自己引以为豪的乡村博物馆。这些对于提振乡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是培育主体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农村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就是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落后,文化基础设施和场馆匮乏,乡村居民缺乏应有的舞台展示他们的才艺。要支持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在乡村发展。通过活动提高广大乡村居民的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发挥自身的潜力潜能,提高自信心。推行乡村文化艺术激励机制,使得乡村古老的艺术得以走向新的繁荣。
(四)通过当地特有的生活方式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当地的手工美食、特产市集、花鸟市场,无不体现着居民的文明素质,展现着人们的精神面貌。需要对乡村生活方式进行研究,摒弃乡村生活方式消极落后的因素,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乡村生活方式有许多城市生活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绿色、低碳、环保、便捷、和谐、闲适、慢节奏、亲近自然等。生活在绿水青山之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都足以让乡村居民引以为豪。
(五)通过举办特色节庆、展会、赛事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欧美的乡村小镇,有很多是因拥有独具特色的节庆、展会、赛事等活动而闻名于世界的。许多乡村的节庆来自传统的季节、丰收、宗教、狂欢等活动,还有一些节庆或专业活动则源于电影、文学、书籍、艺术、体育、娱乐等主题。无论是哪一种活动,这些地区都有专业的组织机构和专业人员按规范运行,突出持续性和专业性,品牌上保持了高度的辨识度,参与的人群也往往比较稳定[5]。特色节庆、展会不仅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且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
(六)通过对外开放交流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文化需要交流、融合,需要新鲜血液。只有在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中,才能兼容并蓄,提升自己。要打破传统乡村文化封闭、僵化的陋习,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其他乡村的优秀文化,借鉴城市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从国外乡村文化中吸收优秀的元素,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优化乡村文化内涵。当前互联网、电视网、手机网全面升级,高速公路、铁路向广大城乡延伸,这些都为广大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创造了有利条件。
(七)通过打造本地独属的精神地标与公共空间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国外大多数小镇都拥有自己的精神地标和空间,如欧美小镇的教堂、市政厅、广场等。教堂巍峨的尖顶、回荡在小镇上空的钟声、周末的宗教活动、表情严肃的牧师的布道、广场的各种仪式,这些日常场景无疑有助于培植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中国的乡村小镇缺乏这样的精神地标和公共空间。传统寺庙、祠堂、禅院已经不再承担教化人心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类似的精神地标和空间。打造本地独属的精神地标与公共空间有利于培养乡村小镇居民的仪式感、庄严感、崇高感、永恒感。
(八)通过打造独具活力的特色小镇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小镇在乡村中具有核心地位。小镇是乡村居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乡村的灵魂和支柱。无论是名人特色小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特色工艺品小镇、还是非遗小镇,在凸显当地历史人文特色上都具有特殊地位。把小镇打造成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舒适、生态宁静优美,宜业、宜居、宜商、宜游,真正具有中国乡村特色、大国乡村自信,令民众喜爱、让世界瞩目,真正将中华乡村文化精髓的传承到子孙后代,不但能“生钱”“兴业”更能“养心”“续命”的“特色小镇”,对于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具有特殊的意义。
[1]马子策.经济衰退导致上万英国人迁居农村寻找“桃花源”[DB/OL].[2013-08-12].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812/c1002-22534851.html.
[2]张伟.英国的灵魂在乡村[J].新民周刊,2012,(07).
[3]江丹.中国古代的城乡差别[N].济南时报,2016-03-01.
[4]黄庆明.过去10年全国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N].都市快报,2012-10-31.
[5]蒋好书.欧美特色小镇的五大“特色”核心元素是什么?有什么启示?[DB/OL].[2017-09-17].http://www.sohu.com/a/192631853_15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