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
2018-02-08汪燕
□汪燕
气温每额外升高一点,都将会给地球带来长期甚至不可逆转的风险,而1.5℃的升温控制目标也并非遥不可及,但是需要社会各方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刚刚过去的10月8日,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来说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韩国仁川发布了《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首次系统评估了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范围内所带来的收益与代价。
就在报告发布的同一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罗·罗默(Paul Romer),以表彰他们分别致力于研究气候变化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威廉·诺德豪斯有“气候变化经济学之父”之称,也是最早提出“2℃概念”的经济学家,IPCC引用的科学文献中,就有不少来自他的研究成果,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同一天的这两大事件无疑让气候变化再次登上热搜榜。
IPCC是一个政府间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决策者提供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及其带来的影响和潜在威胁,并提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建议。IPCC已完成五次评估报告,这些报告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
此次IPCC发布的特别报告,是针对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的“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的目标进行的科学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了当前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如果全球变暖以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全球升温可能在2030年至2052年间的某个时刻达到1.5℃。《报告》同时描绘了升温1.5℃和2℃之间的差异,强调如果能将气温升高控制在1.5℃以内而不是2℃,将可以更好地避免一系列气候变化损害,比如海平面上升速度会减缓、全球缺水人口将减少一半、失去栖息地的动植物数量减少一半、森林火灾发生率有所降低等等。
气温每额外升高一点,都将会给地球带来长期甚至不可逆转的风险。当前,全球升温已经达到1℃,人类正更频繁地遭受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北极海冰减少以及其他变化带给我们的后果。尽管限制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共识,但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始终不能达成一个公平合理有效的一致行动。从各国根据《巴黎协定》提交的自主贡献看,各国迄今承诺的减排量远不足以实现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的目标。根据IPCC报告,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展,全球升温将不止1.5℃,而是灾难性地达到3℃。如果IPCC的判断成立,那么不久的将来地球将面临极其严峻的气候风险,可以说,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刻不容缓。
IPCC同时指出,1.5℃的升温控制目标也并非遥不可及,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但是需要社会各方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要达到并保持升温控制在1.5℃之内的目标,在2030年之前,净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比2010年的水平下降45%;全球碳排放量必须控制在2017年的49%以内,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论语》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无论1.5℃以内的升温目标是否过于激进,实现目标的难度有多大,为了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更加可持续,我们应该按照更严格的目标去行动。
在短短的12年之内要达成上述目标,绝非易事。首要的是落实更加积极的举措推进经济发展“脱碳”,改变全球的能源系统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加大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使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电比例达到70%-85%,与此同时煤炭在全球电力中的份额降至接近零。从技术、经济和政治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次要加快恢复森林、林地等种植面积,以提高其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这也是公认最具成本效益的减碳方式。
此次诺德豪斯获奖,必然大大提升气候变化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也有望吸引各行各业的人士投身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更多政治、经济、技术的路径选择,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多智慧。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主要碳排放国,地球每新增4吨二氧化碳就有大约1吨来自中国,中国的气候行动对于全球能否实现目标举足轻重。尽管中国秉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做出了“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的承诺,但仍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并科学评估由此带来的全方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