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鸣 筝

2018-02-08陈以轩,徐雪华

初中生 2018年1期
关键词:琴音指法琴弦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读到此诗句时,眼前总浮现出一位美人淡雅清新的面容和漾着笑意的眼眸,想象她白皙纤长的手指在琴弦上或抹或挑,想象阳光透过窗棂细碎地投射在古筝的木纹理上,想象如水的袅袅琴音低吟浅唱。

不知是出于孩童天生的好奇,还是因为传统的乐器对我有某种特殊的吸引力,初见古筝时,我的注意力便被它磁石般吸住。我挣脱母亲牵我的手,像模像样地坐到古筝前,伸出手,把琴弦拨得微微颤动了一下。旋即,一声悦耳的长鸣响起。那一瞬间,我的心也颤动了,内心充满惊喜。我安安静静地坐在古筝旁,不会指法,没有技巧,随意拨动琴弦发出声响就能让我满足。听,细的琴弦清脆的声,像融化的初雪从梢头落下;粗的琴弦浑厚的音,像古老的钟鼎被重重地敲击。琴音如流水潺潺,又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我的思绪飞远了,便是古代才情横溢的女子,一曲惊艳四方;便是世外琴仙,用指尖方寸的气息修炼得道。

离开时,我恋恋不舍,内心涌起一个热切的愿望——我要学古筝,我要与它长久相伴。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我的理由非常简单,听起来甚至有点轻率——我与它仅一面之缘,但我一定要学。父母应允了。他们向来尊重我的意见,对于我的个人爱好、兴趣,都是无条件地支持。所以,我很快就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古筝班。

学习古筝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从最基础的指法开始,一点一点地学,直到弹奏长曲。我学得很用心。刚开始学时,动作不标准,指法不娴熟,身体又很僵硬,甚至连琴弦的名称都记不住。在老师耐心、温和的指导下,我一点一点地进步,弹的曲子的长度也在一点一点增加。当我把一首长曲第一次流畅地弹完时,兴奋之情难以言说,就像脚下踩了一朵幸福的云,我恨不得跟全世界分享我的喜悦。带着得意与骄傲,我一回家又在父母面前把曲子弹了一遍。

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化,曲子的情感变化更加丰富,难度地越来越大,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了,我与古筝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有一年生日,我在一众亲友面前弹奏古筝,在他们疼爱与欣慰的目光中,我觉得我与古筝的缘分是注定的。

进入初中后,我的学业加重了,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练琴的时间陡然变少。不知从何时开始,培训班老师的话语里多了要努力考级、表演、加分的词汇,培训节奏也越来越快,特别是在中考升学的压力变得越来越近、越来越现实时,我的内心变得茫然而浮躁。难道练琴只是为了应付那一场场升级考试,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时因特长加分?我开始变得抵触,不愿去触摸琴弦。

古筝已很久没有声息了,成为家中一件静默的装饰品。父母没有逼我去弹奏,说放一放也好,整理一下心情,等哪一天想开了,再重新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的东西,怎么练都没有感觉,甚至会成为一种煎熬。之前那种弹琴带给我的喜悦和快乐消失了,只剩下厌弃和烦躁。我仿佛迷失了自我,疏远了古筝这个好朋友。对它长时间的冷落让我几乎忘记了当初学习古筝的初衷,尽管弹琴的欲望时不时撞击我的心房。没有人比我更明白,学业繁忙只是一个看似体面大方的借口,思维和身体上的惰性才是真正的原因。我常常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学古筝?现在又为了什么不想触碰它?

初见它时,只一面,我就彻底沦陷。这么多年,我学琴练琴的快乐、心灵的自由,都是缘于那一份对古筝执著而干净的喜欢。我与古筝之间虽没有言语的沟通,却有精神的交流。我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负担和压力呢?干干净净喜欢就行,做一对心灵相通、相互慰藉的朋友吧。

我决心与古筝再续前缘,共话衷肠,共同进步。故友久别,相逢叙旧,要找回曾经的默契,谈何容易?一开始,总感觉有满腔热情却不知与它如何交流,生涩得像刚刚认识。只有聊得多了,才能慢慢熟络起来。很快,我就遇到了重逢的第一道关卡——学校的古筝竞赛表演。我想,这是一个战胜自我的最好机会。只是我的内心仍然没有底,不确定分离了这么久,是否能好好发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练习,用心与它沟通,感受手指与琴弦在我心里泛起的涟漪。我们又找到了属于彼此的契合!

终于到了上台表演的那一刻。古筝在橘黄的灯光映衬下,显得格外安静,格外温柔。坐在古筝前,我的心中涌起百般滋味,登台时的无措和紧张,全都放下了,释然了。我想,过去的一切以及今天表演的成绩,都已经不重要了,就让我和古筝一起好好享受这过程吧。我深吸一口气,凝神,抬手。我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情感都凝聚到了古筝上,我的心里只有古筝——我要与这温婉的女子来一场深情的交流。演出结束后,我听到了潮水般的掌声。

那夜,万籁俱静时,我静静坐在古筝旁,轻抚琴弦。袅袅琴音中,那位淡雅清新、眼眸漾着笑意的美人款款而来。

猜你喜欢

琴音指法琴弦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单簧管演奏中指法的合理运用
僧心琴音
记白马寺(新韵)
夜品高陶九品赠侄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
额头上的琴弦
谁动了我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