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四个步骤

2018-02-07欧阳丽颖

黑河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优化算法运算能力

欧阳丽颖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将“运算能力”作为十大核心概念提出,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学生运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本文以小学一年级运算教学为例,阐述了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必须紧紧围绕“明算理、优算法、成技能、悟思想”四个步骤来展开。多年来,笔者一直用这个方法,严格要求,强化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的视、听、记能力协调发展,提升了口算能力。

[关键词]运算能力;理解算理;优化算法;数学思想与技能

课程标准中把“运算能力”作为十大核心概念提出,充分体现了运算教学的重要性。运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之一。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积淀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在一年级运算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以“明算理、优算法、成技能、悟思想”为支点的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多动手实践,理解算理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一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抽象的数学运算不感兴趣,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决定的。因此,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将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与实际操作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将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运算过程融为一体,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掌握运算方法。

例如,教学“9加几”时,对“9+4”口算进位加法的算理算法的感悟与理解,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1)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的方法探索运算过程和结果。(2)有机结合:教师抓住“凑十”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回答13是怎么得到的?学生说:“先从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里拿出1盒,放进盒子里凑成10盒,再用盒子里的10盒加上盒子外面剩下的3盒就得到了13盒。”(3)促成内化:让学生根据刚才移的过程说一说9+4是怎么算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具体的操作过程叙述出来,实际上就抽象出了“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3=13”。这是对实际操作过程的再加工,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理解掌握了“凑十法”,從而将算理和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理清”“法明”。

在运算教学中,如果在理解算理上花的时间比较少,那么算理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学生成了按照程序计算的机器,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因此,运算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经历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实践操作的过程,又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理解算理,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

二、鼓励多样化,优化算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指出“算法多样化”是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运算教学中就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和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化的学习,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熟悉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张扬个性。在运算教学中,“算法多样化”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应该因人而异。通过展示不同的算法,优秀的学生在多样化的算法中悟出简算、速算的窍门,潜能生从中选择一种最基础的算法,达到运算技能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比较中理解算理,在多样化中理解最优的算法,从而实现算法多样化与算法规范化、优化的有效结合。

例如,教学“十几减9”时,探究计算“15-9”,就运用了比较引导学生优化算法的探究。

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计算15-9?

第二步: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展示:

方法1:我是数出来的,还有6个,所以15-9=6。

方法2:我想9+(6)=15,所以15-9=(6)。

方法3:因为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所以先用10-9=1,再用1+5=6。

方法4:因为15的个位上的5不够减9,所以我先用15-5=10,再用10-4=6。

方法5:我用15-10=5,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再用1+5=6。

第三步:引导学生比较,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种方法。

在比较中,有的学生认为方法2“算减想加”好,想加法快;有的学生认为方法3“破十法”好,想不起来对应的加法时不耽误时间;有的学生认为方法4“连减法”好,每一次都够减了……正如《标准》要求的那样:“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在比较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反思自己的方法,从而优化了算法。

三、分层训练,形成技能

特级教师马芯兰说过“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要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转化,离不开一定量的训练。合理有效的运算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运算知识,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设计的练习过于繁杂、低效,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设计合理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时,分三个层次练习。

1.基本练习。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设计突出算理理解的基本练习,这是学生进一步巩固算理不可或缺的。练习如下:

(1)5+3= (2)20+70=

35+3= 24+70=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第(1)组都是要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第(2)组都是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时,要把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

2.对比练习。在运算练习时,除了基础练习,还可以根据学生易混易错的的知识点设计对比练习,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的正确率。练习如下:endprint

35+4= 42+3= 5+23= 7+21=

35+40= 42+30= 50+23= 70+21=

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上下两题为一组,在“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先相加,否则会弄出笑话。

3.变化形式。要使学生的口算能力逐步提升,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练习。授课之前,坚持3-5分钟的口算练习,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采用视算与听算结合的方式。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并计算,才能得出得数。练习如下:

让学生看口算卡片,直接说出得数。

62+3= 35+10= 4+53= 20+67=

2+86= 30+59= 0+15= 3+35=

让学生用耳朵听算式,直接写出得数。

44+2= 23+50= 6+32= 30+26=

40+46= 5+54= 28+60= 45+4=

合理地设计练习,视算与听算相结合,学生在练习中得到了动手、动脑、动口的锻炼,口算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另外,还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爱玩爱动、年幼好胜的特点,开展一些有较强激励性和竞赛性的比赛,如找朋友、开火车、接力赛、对口令、夺红旗、送信等,既达到复习知识提高运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不服输、向困难挑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生运算技能的培养。

四、引领找规律,感悟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在运算教學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规律练习,及时组织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寻找规律,让鲜活的数学思想在课堂中流淌,才能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思想方法,将数学基本思想根植于数学课堂。

例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多次设计“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化”的练习,学生在计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初步感悟加法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或变小,和也会随着变大或变小”。再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设计了“减数不变”和“被减数不变”的规律练习。教师放手让学生发现“规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规律”表述出来,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从而掌握运算的基本方法,获取基本的数学思想。

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循序渐进、扎实有效的训练过程。“明算理、优算法、成技能、悟思想”这四个环节,给原本枯燥的运算教学增添了思维的乐趣,使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加霞.函数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2008,(03).

[2]王永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的有效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16,(04).

(责任编辑 付淑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算法运算能力
原子干涉磁力仪信号鉴频优化算法设计
故障树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算法研究与应用
探解题方法悟价值取向
浅谈初中学生运算错误的原因和对策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故障树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算法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