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访探寻学生的另一面

2018-02-07王志忠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爷爷奶奶家长学校

王志忠

我们当班主任的都知道家访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学校与家长沟通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前不久我们镇的中心校举行了,“踏着月色访千家”活动。现在总结一下,希望对今后的班级工作能有所帮助。

先通过学生了解孩子现在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统一印发了关于家访活动的调查问卷表下发了家访要求的工作指导意见并且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在出发之前,确定好的要家访的学生的名单,以及路线,联系好学生,在学生的带领下,我们按照名单上学生的家庭信息进行逐个访问。家访过程具体如下:首先我给家长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学生教育方向上的指引。其次给家长汇报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学生在家的基本情况。在家访中了解到有几个学生其父母均在外地打工,他们就由爷爷奶奶照顾。父母不在身边,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自制力差,故在家主动学习的少,爷爷奶奶过于溺爱,导致孩子过于娇惯,怕吃苦,根本就不怕爷爷奶奶,一有时间就看电视、玩手机、上网。有些学生从小不在父母身边,故跟父母缺少沟通,不愿意与父母多交流,产生了隔阂还有少数家长过于关心孩子的分数,但能力有限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只能不停的唠叨,让学生有了厌烦心理;也有的因为一些家庭的原因导致有些学生的性格过于偏激,家长对此也倍感头疼。

通过家访,拉近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距离。家長除了有事会在学校和老师做简单的交流之外,很少能和老师坐在一起,慢慢的聊聊家常。也就对学生在校情况了解的很少。因此每当有老师打电话时,父母想到的都是是不是孩子在学校又惹事了,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当这次家访,我们有机会主动和家长聊天的时候,更多的家长面对我们的到来,几乎都在重复着同一句话:“是不是我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情了?”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也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们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我们谈了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完成好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次家访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孩子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爷爷奶奶家长学校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看望爷爷奶奶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压岁钱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