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路径与策略
2018-02-07王艳星
王艳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小语教学大纲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当作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挖掘教材中训练口语能力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语文?‘语即口头语言,‘文即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语文。”可见,从事语文教学,必须强化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学生口语训练的素材。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尽最大努力去挖掘这些素材,让学生在不同的训练中发展自己的口语能力。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口语交际《学会感谢》就是有效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素材。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看看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说说当下雨时,自己没有带雨伞,会想什么,着急什么;正当自己一筹莫展之际,头顶上忽然多了一把雨伞,此时自己又会有什么想法呢;会对帮自己撑伞的同学说点什么呢。随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接着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都得到过谁的帮助,当时是怎么感谢别人的;如果当时没有及时表示感谢,现在的自己想怎么表达感谢呢。讨论后,让学生交流,其他同学随机补充。再请同学互相评价,同学的感谢是否恰当,说话是否得体。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表演。
二、想象情景中创造表达的机会
麦考莱曾经说过: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了。而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豐富。我们要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丰富的想象中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如学《珍珠鸟》时,学到珍珠鸟和“我”逐步产生信赖的段落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这小家伙在笼子四周活动时,它似乎在说什么;最后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时,珍珠鸟会说什么;落到“我”的小桌上,它在想什么;它俯下头来喝茶好像在说什么;“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时,珍珠鸟仿佛在说什么;文中的“我”在面对珍珠鸟一步步靠近时,会有什么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说法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发挥想象,进行说话练习,最后引导学生上讲台演演这个情景。学生在情景表演中,逐步练习说话,就能很轻松地提高说话能力了。
三、趣味活动中激发说话的欲望
说话就是“开口”,我们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开口。学生的潜力很大,一旦愿意开口了,就犹如打通了活水的泉眼,堵也堵不住。
1.讲述故事激发说话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讲故事还是听故事,都是他们的最爱,所以要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大胆地讲述故事。如《揠苗助长》,当学完课文明白文章内容后,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有关文本的关键词语,随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先在组内讲讲这个故事,再引导个别学生上台讲述故事。课文中有谁,他在做什么?他当时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会说什么?当时的神态又是怎样的?一步一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生动有趣地讲述这个故事。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的内容,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讲故事的欲望,还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
2.追问体会丰富说话内容
现在的课堂我们常常能听到老师们让孩子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但一些青年老师在上课时,往往只让学生说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们天马行空地交流体会后就没有下文了。如《走,我们去植树》,让学生说说你感受到了少先队员去植树时怎样的心情。学生交流:“愉悦的”“兴奋的”“开心的”——此时老师可以追问:你是从哪儿感受到少先队员们心情的“愉悦”“兴奋”“开心”的?学生交流:“迈开”“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然后老师还可以追问:“迈开”,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或者问:为什么“迈开”能让你感受到少先队员的愉悦呢?这样层层追问,学生就会从能说词语到能说句子了,也能从会说简单的句子到能说大段的句子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有根有据,而不是随口猜几个词语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能大大提高了。
3.由易到难增强说话本领
看图说话是一个有效增强学生说话本领的好途径。《走,我们植树去》,教学时可以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想一想:图上是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有谁?在做什么?先让班级中基础差一些的孩子看看图片结合这几个问题说话。接着引导学生再想想:你可以怎样描述一下春天?看看图上少先队员们脸上是什么表情,当时他们的心情怎样,植树时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学生思考后引导班级中一些水平中等的孩子,进行说话练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少先队员是怎样植树的,面对自己种好的小树,少先队员又有什么愿望呢?让学生讨论后引导说话能力强一些的孩子来说一说。当学生说得差不多时,再让班级中说话能力最强的孩子,将所有的说话点集中在一起,完整地说一段话。这样由易到难的引导学生说话,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慢慢地学生就会喜欢说、愿意说,也知道怎么说了。
四、听力培养中渗透说话的指导
在美国的一些课堂上,非常流行让第一个孩子说一句话,第二个孩子重复第一个孩子说的话,再自己说一句话,第三个孩子重复第一、第二个孩子的话,再自己说一句话,以此类推,来培养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其实这样的做法何止只是培养孩子的听力?它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孩子一个加一个词语地说,不重复地说,就能大大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了。记得省特级教师刘寿华老师在执教《九色鹿》一课时,也采用过这样的方法,他让学生说一说:“文中的调达是一个怎样的人?”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有的说“见利忘义”,有的说“背信弃义”,有的说“恩将仇报”,说了好多好多的词语。到孩子们把能说的词语差不多都说出来时,刘老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让一个孩子将前面孩子们说的词语串起来说一说,那个孩子只能说出三四个词语。刘老师再请孩子好好想想刚才同学们都说了哪些词语,串起来再说,慢慢地,孩子们能连着说出来的词语就渐渐多起来了。如果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上也能经常像美国教师一样,像刘老师一样让孩子们去听、去记、去说,那么毋庸置疑,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了,同样孩子的说话能力在一层层加大难度的引导下也就会稳步提升了。
激发说的欲望,插上想象的翅膀,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他们培养了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语文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