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初中国共产党对外考察的特点及其影响

2018-02-07□刘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考察团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刘 艳

(浙江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对外考察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实施改革开放的重要步骤和内容,在引进外资、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创对外交往的新途径,改善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等方面成就斐然。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对外考察对直接推动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和改革开放的全面铺开意义重大,对吸收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有重要的作用,且对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思想新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对外考察的重大收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出于外交“还债”的需要,派出了大量党政要员出国进行回访交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和出台,这些政治性较强的出访,逐渐偏向于经济内容的考察,服从并服务于改革开放的需要,并于1977年至1982年掀起高潮。在此期间,对外考察的脚步遍及发展较快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以及亚太的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涉及国计民生各个行业,如农业类的中国农业代表团、工业类的冶金部冶金经济考察组、管理类的国家经委访日代表团、理论类的中国经济学家代表赴美考察团、金融类的美国金融考察团等。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对外考察让中国共产党人再次开眼看世界,看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的差距,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令中国震惊。在惊叹国外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之外,中国共产党初步总结了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转变了发展观念,敏锐地洞悉到了中国发展的新机遇。

(一)打开了眼界,认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巨大差距

对东欧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访问和考察让中国共产党看到了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从1947年到1977年,南斯拉夫的社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6.2%;人均国民收入由1947年的200美元增长到1977年的1600美元。而罗马尼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经互会成员国中名列前茅,其工业产值比起解放初增长40倍,国民收入增长14倍。匈牙利经济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当时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突出,1961—1965年期间匈牙利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1%,1966—1970年达到6.8%,1971—1975年增长6.3%,成为东欧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

而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访问和考察更是让中国对中外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当时走出国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来说,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出国。正如1978年5月出访西欧五国的谷牧后来回忆:“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对当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到底怎样,有了实感。”[1]谷牧等人发现,所谓资本主义早已不是之前从苏联政治经济学上获得的那些老概念了,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让中国考察团大开眼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活水平也并非像原来所宣传的那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经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这令中国共产党人大受震动。

对周边“后来居上”的国家和地区的访问和考察则让中国看到了原来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奇迹。“亚洲四小龙”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经济起步较早的,它们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迅速迈开发展的步伐,开始步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从1961年到1985年“亚洲四小龙”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其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东亚模式)备受瞩目。邓小平就多次提到“亚洲四小龙”,“主要意思是强调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中国也必须抓住时机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也可以实现跳跃式的发展”[2]P193。

(二)探索和总结了国外经济发达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大规模的对外考察侧重于以经济发展问题作为核心主题。除了考察国外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更重要的目的是探究其经济发展背后的原因,总结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便为我所用。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因素——“改革”。考察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模式多样性不断认可的过程,更是改革共识逐渐凝聚的过程。当时,中国共产党到访和考察过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不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反思自己,中国仍旧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茧”中痛苦挣扎。正如孙冶方在访问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后在国家经委企业管理研究班的一场报告中所言,“现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的交换,物资配给,完全是集中的办法。我们是自上而下的,往往是上面订了计划逐级分下去的,不是像南斯拉夫那样自下而上综合平衡的。所以,往往计划会议、物资会议开得很长,结果还是留缺口。现在物资会议开得比过去少了一些,但采购人员满天飞”[3]P569。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背后,则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作为支撑的。首先是巨大的科研投入。仅以农业发展为例。法国每年用于农业的科研经费达15亿法郎。西德每350户农户就有一位农业高级技术人员负责指导农庄经营种植。瑞士的一个农药厂每选育和生产一个新品种,往往要经过几年的工夫,在万种不同合成物中反复对比实验,才选出其中一种来;推广后,还得不断地进行观察,反复实验。[4]其次是先进的管理经验。1978年国家经委访日代表团在考察日本时,就发现日本极为重视管理工作。代表团发现日本“把管理比作‘软件’,强调管理是一门科学,没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就没有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他们把管理、科学、技术称为现代文明的三鼎足,把人的能力的开发,管理技能的发展,看作是当代最迫切的问题。这一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5]再次是高度发达的生产技术水平。除了重视管理,注意培养技术力量,培育雄厚的技术资本,这也是它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不断朝技术高地进攻;另一方面加紧技术引进,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本土化”,消灭技术差距。

而二战后的那些后起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背后都有出口加工区在发力。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利用国外技术升级、产业转移的机会,招商引资,集中力量发展进出口贸易,以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以韩国为例,它利用自身劳动力价格低廉优势,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原料、机件进行加工装配,将生产后的产品绝大多数进行外销;同时选择国际市场好、生产周期短、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鼓励外商进行投资办厂,或者设立免税的“出口自由区”。

(三)更新了发展观念,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对外考察让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要抓住时机实现改革开放。在东欧国家的考察中,中国方面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引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对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也采取了接纳的态度。这些无疑促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在所有制的层面,中国对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个体经济的认识有突破。社科院经济学家考察团在匈牙利考察时发现,匈牙利对自留地经济和辅助经济持宽容的态度,自留地经济占农民收入的30%。另外在经济管理层面,中国方面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1978年11月出访的国家计委访南斯拉夫代表团得出结论,“过去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一些同志,把斯大林时期苏联的计划体制当做是唯一的模式,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的。”[6]这种对计划模式的多样性的认可其实就是对社会主义模式多样性的认可。

在对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访问和考察中,考察团发现这些国家对发展同中国经济交流和合作的问题更有兴趣。而且,中国领导人、考察团所到之处,高规格、超规格接待比比皆是。透过他们的这些反映,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意识到,尽管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但根本的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可以从发达国家,美国、欧洲和日本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研成果,也可以取得相当多的国际资金”[7]P512。正如华国锋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如果不善于利用这种有利的国际条件,那就是失策”[8]。这可以看做是中国共产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课题有了新的认识。

二、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对外考察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对外考察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条件下进行的,也是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进行的,这与新中国成立前的对外考察,以及新时期以前的对外考察活动均有区别。

(一)考察主体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外考察代表团的主要成员除了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其他的成员基本上都是由政治上过硬、业务能力强的高中级干部或者业务专家组成,在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考察时尤其注意这一点。而且从考察团成员的构成来看,此轮对外考察的代表团的规格非常之高。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出于“外交还债”的考虑,考察团(尤其是访问性质的考察团)的规格必然不能低于对方以往的规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考察团(尤其是业务性比较强的考察团)是真正地想把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学回来,这必然要派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

从代表团的类型来看,除了有高层的出国访问这种比较特殊的对外考察团之外,专业性强的考察团比比皆是。这些考察团涵盖农业、工业、管理、经济理论、金融,等等。而各类代表团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以1979年出版的四册《国外农业考察报告》为参照来分析1978年主要的农业类考察,该书详细记录了1978年13次重要的农业类考察团的主要情况,考察的内容主要涉及农业管理(计划、财务、劳动)、农业科学队伍和技术(人才、育种、种植)、农业机械化,也包括以林业和畜牧业为重点的考察。

另外,考察主体还呈现出频率高、持续性时间长的特点。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对外考察频率很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外考察极为密集的、增长率极高的时段。据统计,1978年到1980年期间,对发达国家考察的年均增长率高达57%,而对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考察的年平均增长率次之,为41%。[9]考察的持续性时间长表现为从整体上看整个对外考察活动的延续性非常强,除了在改革开放起步阶段这段时间一直保持可观的数量外,考察活动还延续至今,可以说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始终。

(二)考察对象的特点

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开启了向国外和境外学习的新过程。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因此这个时期的学习主要局限于向苏联学习。这种思维习惯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起步阶段。虽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对外考察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谈到真正的学习,还是比较倾向于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东欧国家。

以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国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先于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这几个国家都在坚持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对传统的苏联模式进行了变革,并实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在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考察后,许多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模式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到底按照怎样的阶段发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不会只有一个,不同的国家会有很大的差异。过去不是常常说条条道路通向社会主义吗?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10]P40加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同源性,这种类似于“同根生”的血缘亲情也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因此,对已经初步具有要走符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意识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研究这些已经在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成就的国家就成为首选。

然而,东欧国家的改革开放之路很快就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暴露出问题,这使中国共产党对东欧国家的改革开放的具体做法采取谨慎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迅速将目光集中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来建设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要虚心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东西,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11]。出现这样的态度变化后,中国共产党对外考察的主要对象便转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则成为重中之重。当然,对东欧国家的考察仍在继续。

(三)考察内容的特点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7月国家计委在《关于引进新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规划的请示报告》中提出要进口价值65亿美元的单机和专利技术。这被称之为“六五方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为了落实方案,从1978年起,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出以林乎加为团长的赴日经济代表团和以谷牧为团长的西欧五国考察团。因此,可以说,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对外考察热潮的兴起是以技术设备的引进为肇始的。

随着方案的落实和考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单纯引进技术设备的弊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后,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12]P129-130而实际上,此前于1977年底派出的以袁宝华和李强为主要负责人的赴英、法考察团,已经有这样的意识了。考察团的结论之一是“当时欧洲的企业管理是与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紧密结合的”[13]。邓小平也在听取苏振华、萧劲光的汇报时再次强调,“技术引进应当是全面的,一定要包括企业管理,要彻底革命,不要改良主义”[7]P334。

改革的动力和阻力之间的博弈很快就反映出这种管理制度上的改革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矛盾:一方面是先进的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受到计划体制机制的掣肘,另一方面是改革释放出来的力量冲击了国家计划,甚至造成经济混乱。这时候,中央高层也意识到,管理制度的单边突进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动力,改革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体制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此背景下,从1979年末至1982年初,经济体制改革考察团先后对匈牙利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三、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对外考察的历史影响

苏联、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坚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国外资金,促进了经济大发展。对这些国家的考察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共识,推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同时,对外考察对改革开放决策的具体实施和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一)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

从1977下半年起升温的出国访问和对外考察成为改革开放决策出台的“催化剂”。对外考察团把他们在世界各国所见所闻的“实感”传递给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197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听取了西欧五国考察团的汇报。听了谷牧的汇报后,叶剑英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一面镜子,可用来照照自己是什么情况,没有比较不行。三十年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用这些镜子来照我们自己,差距还很大。对外考察,就是照镜子,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14]P126华国锋认为:“光照照不够,还要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怎样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加快我们的速度。”[14]P128而邓小平通过对国内的视察和国外的出访,以及听取汇报会和阅读汇报材料等形式,意识到“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2]P150。

在对外考察的推动下,改革开放逐渐被提上决策的议程。在1978年的国务院务虚会上,有过对外考察经历的会议成员结合国外经验为经济发展问题献言献计。正如后来胡耀邦所言:“我们过去有个错误,就是闭关自守。各国的历史发展都证明,闭关自守对发展自己的国家是不利的。这方面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朝鲜都比我们做得好。我们的开放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汲取了他们的经验。”[15]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许多对外考察的报告以及其他有关国外和境外情况的材料备受重视。会议印发了四份有关国外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经济为什么能高速发展》《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台湾的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些材料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推动了中央工作会议对改革开放问题的讨论。

(二)促进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具体实施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一个从局部试点到大面积开花再到整体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对外考察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

第一,对外考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在酝酿改革开放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借鉴国外和境外经验教训的问题。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2]P111华国锋也说:“出去考察一下,看来很需要,可以解放思想,看看国外有什么好东西,看看资本主义的弱点,联系自己作为借鉴。”[14]P118对外考察不但让中国共产党看到了外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也看到了其背后潜藏的问题与危机。如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在改革中推行高积累、高增长、高消费的三高政策将经济发展拖入不平衡的困境;匈牙利的经济改革制定了一个较为彻底的改革方案,但实际落实却不到位,最终拖累了改革的进行;香港等地的转口贸易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国际风险巨大,卷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些在改革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参考和前车之鉴。

第二,对外考察还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试点工作。可以说,试点这种试错式改革路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成功经验。改革开放初期的试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成为了改革开放全面铺开的重要参考。而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试点中对外考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零星的试点工作就已经开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规模的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各领域推行开来。“这些试点,虽然属于小改小革,如同在整个经济工作的大河中投下—块石子,但肯定会引起许多反应。我们要及时掌握情况,从中总结出经验。”[16]改革开放初期的试点工作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试点,由政府主导。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试点,由民众自发推动。对外考察对试点工作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第一种试点工作的影响上,即通过考察,对比参照,借鉴经验教训进行试点。

第三,对外考察为切实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打开了门路。对外考察不仅是调查研究的一种方式,而且作为走出国门的实践,它本身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内容。邓小平说过,“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朋友的帮助”[6]P323-324,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提供这些帮助。但是,如何与他们实现平等互利的合作,历史上还没有先例。尤其是在经历了十年“文革”的自我封闭后,如何实现这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对接,着实是一个问题。外国人对中国具体需要什么,哪些地方需要帮助也不甚了解。所幸的是,对外考察为此提供了一条路径。对外考察实际上就是一个初步的比较、分析和选择,直至综合吸收的过程,初步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国家所提供的技术、经验的比较和鉴别。如,经济特区考察组分别对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和边境自由贸易区三种类型的“特区”进行了考察,概括出其共同经验为我所用。[17]

(三)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思想的新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思想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思想取得了重大发展。在这其中,对外考察为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思想的发展引入了新的思想资源。

对外考察的过程中,东欧国家是一个考察的重点内容。当时,对外考察团对东欧进行了多次考察,也邀请东欧改革理论家来华讲学,因此东欧改革理论也成为对外考察的副产品传入中国。如,1979年创刊的《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曾多次刊发东欧改革理论和实践的资料和考察报告。其中,对中国改革理论影响较大的理论家有兰格、弗·布鲁斯、奥塔·锡克。虽然这些东欧改革理论和实践各有千秋,也有诸多局限,但它们都尝试对计划和市场关系进行重新的构建。兰格模式是模拟竞争市场模式;布鲁斯模式以一种“分权模式”,试图建立“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奥塔·锡克模式则倡导利益竞争,认为“宏观经济的分配计划,不应当代替市场机制,而是应当补充经济发展支配下的市场机制”;科尔奈模式则提出“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等等。[18]P261-266

当然,中国的经济学家对东欧改革理论和实践采取了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因此东欧改革理论对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的影响不能过于夸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对外考察也引入了西方经济学思想。中国经济学家代表团分别于1980年11月至12月、1981年4月至5月到访美国、英国,进行经济研究方面的考察研究,同时也在国内进行了大量西方经济学的讲座活动。同样的,这对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也有裨益。

猜你喜欢

考察团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山西中华文化学院与澳门青年山西学术交流考察团开展友好交流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重庆涪陵榨菜产业迎来河南考察团
贵州省考察团赴东莞环球石材集团考察座谈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